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习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要求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使之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学”转变为“我好学”,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热点问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某项事物真正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而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科学学习习惯,就需要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科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抽象的理论较多,如果教师只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地按教材内容讲解,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感。教师若使用生动的、幽默性的语言进行教学,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使讲授内容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令人感兴趣,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状态和现实表现的同时,还要努力提炼课堂语言,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使课堂语言、教学语言更简洁、生动、形象、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贴近学生生活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而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他熟悉的地方来,所以我们的政治课一定不能游离于学生的生活之外,要尽可能多地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例如,在讲授商品这一部分时,就可以让学生以自己购买商品的经历为例先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引出教材中对商品的概念和两个基本要素的阐述。这样,学生就感到所学的知识离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近,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使学生爱学、想学。
  三、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通过设置问题,精心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高中思想政治新编教材中,文字量减少了,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却增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必须注意深入挖掘,以疑促思,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入细致、扎实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点,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四、把握社会热点
  近年来高中政治课高考与时事政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当前国际国内大事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教材与时事政治的联系。而且,这些时政热点又往往是学生非常关心、非常感兴趣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因素。只有把握社会热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
  五、构建和谐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意识到: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幽默风趣,就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若平铺直叙,则使人昏昏欲睡;若如暴风骤雨,则会令人心浮气躁。和谐的政治课堂教学能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最佳教学的境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一堂课的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求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现代教学手段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较多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能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可以突出政治教材图文并茂,活跃新颖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趣。
  七、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带着自己选定的现实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自主的研究、探索活动,对打破思想政治课单调沉闷的教学现状,把政治理论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继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思想政治课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要行之有效地改变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作为政治老师应该积极探索,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我参加很多数学教研活动,在上公开课,数学教师为了博得听课教师的好评,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其实,在数学教学中这些语言都是多余的,占去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使教师所教的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美,留给学生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
期刊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是先教后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机械记,只是在复制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累,且浪费了时间,收效很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互助学、合作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把握学习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学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一、明确自学目的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如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从事撞钟一职,每天早
期刊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坚强而又愚昧懦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牺牲品。  祥林嫂首先是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她新寡之后,便逃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食物不论,力气不错,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似乎闲着就无聊。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有添短工。然而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
期刊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学习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作品。从独唱、合唱到独奏、合奏、交响乐,从舞曲到歌剧,从中外民歌到近代的革命歌曲,涉及到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各方面知识,以及音乐家、
期刊
数学知识是思想方法的载体,而思想方法是知识的灵魂,揭示蕴含于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多边形是初中数学中内容相对较少,但研究比较深入的板块,也是初中数学中对对象进行一般性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内容之一,这里不仅有优美的结论,而且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其思想方法的丰富与密集,是非常罕见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数学研究问
期刊
“玩”是学生的天性,哪怕是成人亦是如此。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学习兴趣浓,即便是再难的问题,他们也会持之以恒去完成;对学习不感兴趣,即便教师强行威逼,也无济无事。  让课堂富有趣味,需要教师洞察学生的内心,以一颗“童心”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那么多的特级教师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上课却与学生们融成一片,为什么?正因为他们知道此时学
期刊
作为数学教师,为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都在寻找各种方法和策略,但更多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是认识和做法不同,而使效果也不完全一样。有的以慢求快,以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倍功半。实施成功教育,也需要一个“慢”,方能奏效。数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只有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
期刊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问 艺术 阅读教学 人才
期刊
翻开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我们都会被其中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插图所吸引。试想如果书中少了这些插图,那我们的语文课本该会多么枯燥乏味!那孩子们翻越它时,我们也不会看见他们那欣喜的表情。学拼音的课文,配有与字母形状相似或发音一样的图片,写景的文章,配有各色的风景图片,生动有趣的文章则有可爱的物体形象的图片,甚至连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都配有有趣的图片。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图片激发学
期刊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的重要结构变量,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制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心算、笔算、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