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源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kstones are places as the last one among “the four precious things of the library” (brush, ink, paper and inkstone) however, they are the most convenient collections. Inkstones are performing as an acquired taste like several other facets of Chinese culture. Inkstones are generally black or dark in color. Their beauty oftentimes is not so much in how they look but in how they work together with the ink and the paper and brush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color or texture. Inkstones, together with brush, ink and paper, are used in writing of character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hich has a much deeper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an most outsiders, would at first appreciat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rigi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inkstones; and then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four most known inkstone” (Duan, She, Taohe and Chengni) with their materials and features in detail. The article also covers the two sounding band manufacturer Gu Erniang and Lu Dong.
  
  
  一、砚之源流
  
  砚虽在文房四宝中排次殿军,但由于它质地坚固,能世代相传,且无论贫富贵贱均须用之,故在流传至今的古代文房四宝中以砚最为多见。正如清代钱谦益在《保砚斋记》中所云:“天下玩好之物,多不能传之再世,而保砚为易。”
   最初的砚是圆窝状的石臼,称作“研”。由于人工墨尚未发明,使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所以还附有与研配套、用以研磨颜料的杵棒状研石,称作“研子”。在陕西临潼姜寨一处原始社会遗址中,曾发掘出一组用以绘制彩陶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研,呈臼状,配有石研棒、盖板,研旁留有数块黑红色颜料,研窝内有颜料残留痕迹。此物距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了,可视作砚之滥觞性实物
  经过夏商周3000多年漫长的岁月,直到汉代出现了人工墨锭,这种带有研棒的臼型研才被真正意义上的砚所取代。由于人工墨锭可以直接研磨,不需借助于研棒,所以砚的形状就由臼型变成了板型。
  汉代的砚所取材料已十分丰富,有石砚、陶砚、瓦当砚、漆砚、铜砚等。一般普通的石砚,形状流行圆形三足,即呈扁圆饼状,下有等距三足,适宜于时人席地而坐的习俗。而一些比较讲究的工艺砚,则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如出土的十二峰陶砚、彩绘嵌银箔漆砚、鎏金嵌宝兽形铜砚等,直到今天看来,仍具有令人惊叹的魅力,无疑综合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水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砚较为盛行,并伴随着制瓷业的兴起,出现了一种新的品种——瓷砚,这种瓷砚多呈圆形,砚面不施釉,以利于研墨;外周围以护圈,底下有三至五足。以青瓷最为常见。
  总的来说,唐代以前使用较多的是瓦砚,其中尤以铜雀台瓦砚为楚翘。汉末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因铜雀台瓦用黑泥研磨,并加鸡蛋清和胡桃油精制而成,故可贮水数日不渗,所琢之砚世称“铜雀砚”。铜雀台瓦砚通体深褐色,拱面琢为砚堂,瓦砚之规制为65cm×53cm×11cm之巨,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铜雀台之恢宏气势。
  此外,汉未央宫及北齐香姜阁之瓦均用来制砚。明曹昭《格古要论》有“汉末未央宫瓦砚记”。明正德六年状元杨慎《升庵全集》则曰:“曹操铜雀台瓦已不可得,宋人所收乃高欢避暑宫冰井台、香姜阁瓦也。”故清代的一方澄泥砚上镌有“精媲铜雀,润逼香姜”的赞誉铭文。
  隋唐时,陶瓷砚十分流行一种圆形多足的造型,砚堂隆起,周围环以一圈凹陷的水槽,底座则以一圈密集排列的蹄足组成,由于形状仿“四面周水,圜如璧”的辟雍而被称为“辟雍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砚面亦不施釉,多为青瓷或白瓷。此外唐代石砚还流行箕形、龟形、屐形等造型。
  宋代砚的造型则相对比较朴素大方实用,尤其流行“抄手砚”,即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时手的插入,既轻巧又稳当。而宋砚之著名,与瓷器同被认为是宋代的两大传世之物。
  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墨汁容易冻结,所以元代设计生产出一种可以生火加温的铜质暖砚。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砚台,下层有一抽屉,可放炭木等燃料,巧妙地将暖炉工艺应用到文房之中。后清代十分爱砚的雍正曾下谕对这种铜砚进行改进,故清代又出现了松花石暖砚等品种。
  明代时,砚台的造型崇尚自然,并出现了因材而制的随形砚,形式多样,有新月、莲叶、马蹄、古钱、瓢等各种造型,雕饰朴而雅。
  而明末至清,制砚逐渐趋向精雕细刻,并十分讲究砚石的色泽、纹理、声音、嫩润、年代、题铭等,由实用转向艺术欣赏把玩为主了。
  
  二、四大名砚
  
  在唐宋以前,砚台的材质主要有石、陶、瓷、漆等,一般来说,其发墨性能尚不够理想。唐宋时期,由于书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对文房书斋用品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一些质地比以前砚材远为优秀的品种便被发现和创造了出来。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端砚,因采用广东端州(今肇庆市)之石而得名。端石的开采约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5年),距今已将近有1400个年头了。端石是一种沉积矿床,一般产在泥质页岩中,其地质年代约有6亿年,其质地坚实而带柔性,细腻致密温润,具有发墨不损毫、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的特点,具备了“贮水不耗”、“呵气即泽”的良好性能。以产于端溪斧柯山者为最佳。
  
  端石石色紫红,有时因含有隐晶质微粒而呈现不同的色彩花纹,使砚品更为活色生香、锦上添花,如蕉叶白、青花、火捺、鹧鸪斑等,而石眼则是一种铁的结核体,在成岩过程中逐渐形成层层晕圈的独特图纹,其状颇似各类鸟兽的眼睛。石眼贵活,即圆晕相重,轮廓分明,视之晶莹可爱;反之则谓死,不为所贵。
  端砚在唐代已经较为普及,唐李肇在《国史补》中反映:“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然而,端石的采挖却非常不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就道出了采石工人的艰辛:“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由于端石采挖的不易和前所未有的优秀材质,所以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珍重,刘禹锡《唐秀才赠紫石砚以诗答之》道:“端州石砚人间重。”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而且在唐时五代,上品端砚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据一方端砚铭文记载,当时购买此砚时,要价50千文,而同时的粮食为每石2百文,可见在当时赠送紫石端砚是非常厚重的人情交往了。
  歙砚,因产于古歙州,即今之江西婺源龙尾山而得名,亦称“龙尾砚”。开采于唐代开元年间。歙石的地质年代逾10亿年,属泥质粘板岩。其石色黝黑,略泛青紫,硬度为摩氏4度。特点是质地坚润不吸水,发墨如油不损毫,用后余墨涤之即净。歙石的常见石品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其中金星、金晕历来被认为是歙石中的上品,它是由石中所含硫化铁所形成,古代多作为贡品。
  南唐时,在歙州挑选优秀砚工为砚务官,为朝廷督造歙砚。后主李煜曾将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并称为天下之冠。北宋时,由于歙砚佳品迭出,引得文人墨客赞美之词纷至沓来,苏东坡就曾吟出“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的诗句,并客观地评价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与端砚的扣之“笃笃”无声相比,歙砚的特点则是扣之清越如金声。黄庭坚则对歙砚的纹色之美尤为推崇:“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认为金星歙砚的纹色要更胜端砚一筹。
  洮河石是继南方端石、歙石之后,在北方发现的一种优质砚材,它产于甘肃省岷县洮河沿岸,因古属洮州,故而名之。系由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开发甘肃临洮后始得之。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中描述了洮河石材的产地、优点和采挖的不易:“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由于洮河石终年被水浸渍,故而石质细腻,纹理缜润,呵气即湿,发墨而不损毫,具备了端、歙砚石的特点。洮河砚石主要有“绿洮”和“红洮”两种,尤以绿洮为贵,因往往带有条状纹理,犹如云涌浪滚,故美其名曰“绿漪”,十分葱翠可爱。由于石材开采过于困难,故明清以后,洮河砚逐渐式微。
  澄泥砚起于唐,盛于宋。其原料多取自华北沉积粘土矿床区,如山西汾河沿岸的绛县,河南的虢州、相州,山东的柘沟镇,河北的滹沱河沿岸。明代以后南方亦有制作。
  澄泥砚的取泥方法十分讲究,一般是将缝制的绢袋放于河中,待经年,水流将粘土细粒充满囊中后取出。制作时,加入黄丹等添加剂,揉成面团状,放入模具中,捶击令坚,稍稍阴干后,用竹刀刻成所需造型花纹,再晒干,以稻糠拌黄牛粪作燃料,烧一伏时。然后入墨蜡、陈米醋蒸5~7次。——通过这种工艺制造出来的澄泥砚,质地坚硬致密,含津益墨,呵之即湿,触辄生晕。
  由于原料、添加剂及烧制火候的不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澄泥砚可谓是色品多样、绚丽多彩。清代朱堜《砚小史》中是这样对其进行等级分类的:“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其次为绿豆砂,又次为玫瑰紫,……然不若朱砂澄泥之尤妙。”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朱砂荷鱼澄泥砚是一件质地、造型、雕刻俱佳的珍品,砚高2.2cm,长24cm,宽15cm,通体作一锦鱼侧卧于荷叶之上状,鱼腹中心砚堂及外圈荷叶边为朱砂色,鱼体四周则间以黑色。造型活泼欢快,线条流畅动感,色泽绚烂夺目,红黑二色对比强烈而雅致;锦鱼的鳞片清晰可见,荷叶的一角微微掀起……显示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厚积累,令人爱不释手、赞叹不已。砚背楷书铭文“离尘垢伴文人,腹中书满同上龙门”与冰清玉洁的绿荷和鲤鱼跳龙门的寓意十分贴切。
  
  三、制砚名家
  
  在漫长而又多彩的砚台发展史中,有名可稽的制砚高手可谓是寥寥可数,因而尤其值得一记。
  顾二娘,清代康熙年间江苏吴县人。顾二娘擅制端溪老坑佳石砚,并十分精于辨石,能以鞋尖试石之优劣,故人称“顾小足”。其制砚以随形略加雕琢为宗旨,使砚品古朴简雅、自然圆活又兼有华美之韵,可谓巧若神工。当时著名古砚收藏家黄任拥有一片非常珍贵的端石,在流寓苏州时结识了顾二娘,并请其为之制砚,顾二娘欣然为之精心雕成一砚,黄任十分感激,赋诗道:“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并将其刻于砚背。此诗在圈中流传很广,后世仿品多刻之。
  
  清代嘉、道年间,还出现了一位以制漆砂砚闻名的高手——卢栋(字葵生),因其祖父卢映之为扬州著名漆器工匠,卢栋继承家传,精通漆艺,凡文玩之物事,均以漆砂为之,制造优良,雕刻精美,且尤其擅长漆砂砚的制作。所谓漆砂砚是以木材作胎,再髹以漆,漆中调入颗粒状的细砂,以助研磨。用这种工艺制成的砚台质地轻巧,能入水不沉,且坚细耐磨,成为独树一帜的砚品。时人赞曰:有发墨之乐,无杀笔之苦,庶与彼二上品(指端砚、澄泥砚)媲美矣。“日万字墨此可磨,得之不复求宣和。”引得当时仿制卢砚者纷至沓来。卢栋的砚盒制作亦十分精致,多以松石、螺钿、象牙、云母等材料镶嵌,与深色的漆地相映成趣。制砚名家顾二娘的砚匣,亦多出自卢栋之手。
其他文献
Vicenza, Italy. World Gold Council (WGC), in partnership with Vicenza Fair, the world famoustrade show and AngloGold Ashanti,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gold mining company, is launching the new jewel
期刊
Laofengxiang Ltd purchased,designed,modeled,sold by itself and created an unique style of pearl adornment.  5000 years ago, Hindu treated peal as one of The Seven Cimelias Of Buddhism.Peals won illust
期刊
作者:许凤英  油画是绒绣作品的重要稿源,绒绣工艺师们常以优秀的油画作品为作品原稿。绒绣《静物》选用19世纪英国油画家埃德华的同名作品。原作中物品繁多,玻璃、水果、银器、木桌,不同质感的物件汇聚一个画面,以极写实的画风充分表现,非常逼真。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著名绒绣工艺师许凤英从艺近五十年,技艺娴熟,在绣制《静物》中,化时近一年,依照画稿自行染线,配色无数,使每一种物品部用色充分,过渡自然;整体画面
期刊
The ceramics is also called china, same as China. The Ceramics (china) China is not only China’s China but the world’s China as well; the ceramics (china) not only belongs to China but also belongs to
期刊
Shanghai boxwood carving,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of shanghai-style craft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mong local traditional crafts with its sharp characteristics. It assimilated some western
期刊
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据《国宝大观》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银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唐代是我国金银制作的繁荣时期,“而当时的扬州,则已成为金银的贸易中心”,杜牧在《扬州三首》诗中所作“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等描绘可见一斑。他的“九里十三步街中,
期刊
作者:高幼琴 忻霞梅  作品画稿选自故宫博物院藏北宋崔白画作,是当今能确认为他的两件真迹之一。崔白是北宋中期的杰出画家,他的画风把宫廷画院花鸟画的创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情趣。由此也树立了他在花鸟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寒雀图》中有麻雀九只,姿态各不相同,形象极为生动。以墨色描画枯枝,几点胭脂小芽,精到地点出了一个“寒”意。乾隆亲笔题“崔白寒雀图”,并钤鉴藏宝玺十余枚。上海工艺
期刊
以“寿”为代表的传统吉祥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生活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体之一。我们在倡导本土文化成为一种文化思潮时,研究这些优秀的文字符号与图形,发掘更多的吉祥文字图形化方法,以更好地使其为设计所用,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吉祥文字,指的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汉字,如福、禄、寿、喜等,这些文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生活追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期刊
清初紫檀雕松竹梅小画桌    此桌用上好的牛毛纹紫檀木料制成,通体高浮雕松竹梅图案,并间以“穿枝过梗”的“过桥”雕法,刀法纯熟,技艺超凡。通体满雕工,以传统的松竹梅为题材。松竹梅常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因其不畏风雪严寒,寓意不畏逆境,坚真不屈的气节,深受人们推崇。竹与松,皆为长青之木,故亦有长寿之意·梅花在岁寒绽放,寒梅报春,亦预示吉祥喜庆。此件小画桌桌沿、束腰及牙条分层次满雕竹、松、梅花,更
期刊
“返手归真”——第三届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此展览旨在搭起一个国内或国外当代手工艺术交流的专业学术平台,并且给予各兄弟院校的教师或职业艺术家们有参与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学术提高及推进手工艺术在学院外的发展。这一届还推出了以个体艺术家为主题的“提名展”,这是“学院展”精品意识的一次新的提升。参展作品体现了“现代的”、“手工的”与“学院的”内涵,反映了对现代手工艺问题思考现实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