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与延展的共舞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家装书,台湾读者首先便会想到麦浩斯出版公司的“漂亮家居”。
  号称台湾居家生活风格美学第一品牌的麦浩斯,成立于1999年。次年,《漂亮家居》杂志正式创刊,这一开山之作的出场,预示着“漂亮家居”品牌由此开始了其专情深耕家装设计的征程。
  2002年,《漂亮家居》编辑部正式出版图书,定位大体上与《漂亮家居》杂志无异,均是以室内设计为中心,上游延伸至建筑设计,下游则扩展到软装布置。漂亮家居总编辑张丽宝表示,其以空间设计来定位品牌,即凡是与空间相关的设计都包含在内。
  张丽宝此前从事房地产行业,当时她意识到室内设计作为房地产的下游,是业主在购买了房子之后一定会进行的步骤,于是决意做室内装修设计的媒介产品。在《漂亮家居》介入台湾空间设计市场之前,台湾当时存有的行业内杂志大体分为两种,一类是以设计师为阅读群的偏向专业类的刊物,另一类是给房屋装修工匠看的装潢类的杂志。彼时台湾经济状况稳定,大多数人已经可以接受由室内设计师来装修,并且越来越重视这件事,只是由于这块市场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很不透明,对设计师的计价方式、工程上应该注意什么等环节都没有把握。《漂亮家居》选择把读者群定位在家居设计的消费者,把大量的装潢知识通过杂志输送给他们,例如如何判断设计师的能力,与设计师对接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何付费等等,这些消费者最迫切想要了解的议题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对应的读者。
  杂志与书有机结合
  《漂亮家居》杂志一举成功,在张丽宝的意料之中。她说:“美学这个概念只有在一个太平年代才能被充分重视和付诸实现,可是两岸从清末到1950年代历经太多战争,两岸的华人实际上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孕育美学这件事。也因为如此,到了太平年代的现在,台湾人会这么热衷于找室内设计师,从某个程度来讲是因为那段历史,他们对于美学是缺乏自信的,才会想到去找设计师;而面对设计师时又对如何应对没有把握。杂志在一创刊的时候就是要帮助消费者解决这些问题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需要这样的帮助。”
  相对图书来说,杂志的销售期毕竟很有限,以半月刊来说,在架销售一个月已是超理想状态。因此,家装知识通过杂志持续累积一年后,漂亮家居开始将眼光转向图书,将杂志的内容分类集结,再在不同选题上补充足够的内容,由此漂亮家居的第一批纸本图书付梓出版。首批精心规划的图书总体还是介绍装潢知识,例如针对起初大家都在装潢过程中怕吃亏的需求,推出了《装潢不吃亏》一书;针对规划装修费用方面的问题推出了“省钱住宅装修事件书”(四册)等。“大致上还是介绍装潢是怎么一回事,输送相对综合性的装潢知识,让读者有总体概念。”随后漂亮家居陆续出版“小坪数装修事件书”、“老屋装修事件书”等作品,开始针对更精细划分的装修需求出版图书。
  杂志与书的密切结合,令漂亮家居的出版动作受益匪浅。张丽宝说,做杂志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市场的测试,每个议题出去,在短期内通过售卖情况、消费者对当前议题的讨论情况等收到准确的反馈,从而得知在不同的时间段消费者对什么感兴趣,需要哪些支持。杂志由于篇幅有限,往往无法全面和深入地呈现一个议题所包含的面向,不过杂志无法提供的,可以通过做书来实现,即用书的方式把内容延伸、深化。“杂志是站在前锋的,在前端大量收集信息,是我们做书判断市场的一个基准。但杂志要深入还是有难度,书则是转身再往下挖。我们的方式就是这样。”
  只专营家装这一类书籍,让漂亮家居拥有的一大优势是: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对家装领域有足够的理解,累积的知识量够多。因有了这样的基础,漂亮家居出版每一本书的效率都很高,往往一个触发点能向纵横两方不断延伸,形成书系。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设计师不传的私房秘籍”书系,从2007年的《墙设计500》开始,到2013最新一本《照明设计500》,六年间延续了总共31本书,从建材、欧风设计、空间放大、创意隔间,到墙、书柜、厨房、亲子房等设计等,每一本都呈现500个案例。如此多的案例、图片,是如何在短期内获得的?原来,漂亮家居在业内经营多年,在设计师人脉上有了可观的累积。业内有一句话说:“设计师一定认识漂亮家居,不一定认识你。”可见编辑对图片资源、采访等素材的取得是相对容易、便利的。
  张丽宝坦言也会依据直觉来选书。“直觉,其实是一种反射,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够理解,自然会形成直觉。”她选书的另一种考虑在于,这本书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力,也即书必须具备一定的地位性。2013年他们策划出版了一本书——《最后的人间场。建筑的转渡》,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建筑师的旅程,去呈现全世界的墓园、殡仪馆、斋场等建筑。“做这本书是因为,第一,议题很特殊,虽然它不会带来非常大的销量,但在市场上暂时还没有第二本这样的书;第二,台湾社会这几年在生命教育的观念上有一些转折,人们开始对生命教育重视起来。所以做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在业界创造出来的议题性和地位性。”书出版后,漂亮家居联系一间致力于推动生前医疗关怀的公益机构——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捐赠出此书的版税,以期有助于推广临终关怀、尊重生命的观念。
  坚持和转变“家”的新价值观
  对于一些出版方来说,出版的核心意义在于提供心智上的养分;有的则希望借由出版物让读者获取切实的知识,从而让生活更完满。漂亮家居属于后者,并且在源源不断为消费者整理、提供最前沿的装修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推行积极的前沿观念。
  台湾开始重视家装设计之前,大多数消费者都只会找工班打家具,不请设计师,更没有“设计付费”的概念。作为台湾第一本面对消费者的空间设计类杂志,《漂亮家居》从开始创刊,借由强调设计/设计师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断主张:设计是一种智慧财产,是需要付费的。“因为只有这样,设计师的价值才会被体现出来,才会让整个家装设计行业正常运作。就算我们一直公布设计师的‘秘密’,他们对我们推动设计付费的概念还是非常认同的。”
  张丽宝至今还记得,在她年少时台湾流行的一句口号:“爸爸回家吃晚饭”。彼时台湾正是经济打拼期,大家都努力地累积财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够,才有了那样的社会呼吁。品牌创立十一年来,漂亮家居不断坚持的另一件事,是强调“家”的新价值观:“家不仅仅是住所,它还具有核心价值,是最忠实的避风港。把家建造好,家庭凝聚力自然就好了,而建造家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空间是第二重要的——要待得下去必须要很舒适。这是非常基础的。”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我能感受现在的人跟以前很不一样了,对家的概念更重视,买了房子一定会找设计师装潢,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张丽宝也发现了另一种可贵的转变,过去大家所重视的多数是设计的美感,现在则更重视机能,即实质的生活感。事实上,漂亮家居早已提前预知这样的需求,并默默地促进了这一转变,“过去设计师只是把消费者的想象落实,设计师不是要生活在那个空间,消费者自己才是。所以我们不断地引导消费者一定要做足功课,一定要了解自己,除了避免遇到不好的设计师,还是要回归到家本身;要认识到这个家是你要住几十年的,而不是设计师来住。”
  人们对家的理解越来越透彻,对居所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漂亮家居跟随这些转变开发了不少新书系,例如“盖自己的房子”书系(六册)。几年前,编辑部发现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满足地产商盖的房子,而是希望自己动手盖房子。基于这个需求,漂亮家居采访了多个台湾本土自建房子的案例,均是从与建筑师讨论如何设计建造开始,追踪到建好后怎样进行室内装修;除了屋主,还需要在房子建构的不同阶段采访不同的建筑师、设计师。“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就像生小孩一样。”书系六本书并不是笼统地叙述如何盖自己的房子,而是每一本都有更细致的划分,包含改造老屋、盖山城木屋、回乡盖房子、修盖风格木屋等。六本书的陆续出版,令台湾动手盖自己的房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唤起了很多人对自主建房子的想象。
  了解市场,深耕与延展同时进行
  漂亮家居的家装书多数为自制书。自制书的工程量比引进外版书大很多,但由于书都很长销,张丽宝通常不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同时,虽然具备家装书自制能力的出版社不多,出版多种类型书的出版社也未必能有针对家装书的专一深耕,但市场上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两本好的家装书。张丽宝表示很乐见这样的表现,因为市场的空间是可以被扩大的,并且需要同业共同形成好的趋势。“所以常常很好玩,当你看一个市场的时候,有时候你会觉得市场上只有一家出版社独家在做,应该可以进去第二家,但实际上未必进得去;但有时候,明明已经有好几家了,觉得不能再进去了,搞不好反而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都是很难说的。”有一个故事,一个鞋商在非洲看到某个大型部落的人都没鞋穿,就紧急调配很多鞋来贩卖,结果根本卖不出去,后来才醒悟到非洲的这个部落根本不穿鞋。这个故事很好解释对市场的领悟的重要性。
  十二年前《漂亮家居》选择满足当时的形势下最迫切的需求,时至今日,其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与张丽宝对于市场异动的深刻领悟有着密切的关联。2014年杂志将再次改版,这一次不再着重之前的装潢基础知识的传导,而是转变成装潢设计趋势性路线的传递,定位给设计师和对设计感兴趣的人,这些人往往很希望得知空间设计的最新概念、发展,因此杂志要呈现的即是空间设计前沿、偏向导向性的内容,比如发布台湾空间设计白皮书,引发在地空间设计的不同面向的讨论等等。“杂志角色的转换跟数位发展的冲突有关,网络普及之前,人们了解装修知识的最直接途径是杂志;而在网络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没有比网络更快速便捷了,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知识,同样还可以找书。所以知识被需求的途径发生了这样的挪移,如果杂志还是定位给最末端的消费者,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他们不再像往常那么需要它。”这样,杂志就真正变成了一个品牌,加上之前对读者认可度的积累,这一品牌是具有很高权威性的(这也是定位转变的另一原因)。
  对张丽宝来讲,设计是一个很狭小的领域,在这个狭小领域最重要的是能坚持深挖,有自己的独特方向。有时候,当其他编辑部出版了热门话题书籍,他们也面临诱惑,甚至心动。“可是回头一想,这真的不是我的专业,与其做一个不专业的编辑,不如回归自己的专业认真耕耘。”“面对诱惑还要坚持自己的路,并且要试图提醒同事,在这个小小的领域里我们还要尽量扩展出去。只要观察、了解未来趋势走向,我们大概就可以想象可以带给读者什么样的不同阅读方式、内容。”
其他文献
她是二十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  她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濒死病人和亲属安详面对死亡。  她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清晰界定临终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帮助人们学会接受死亡。  她在自己临终最后的著作《生命之轮》中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作为三胞胎中老大的伊丽莎
期刊
俗云:大千世界,书海茫茫。人得遇其书,抑或书得遇其人,纯粹都只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某日傍晚,走逛台大公馆胡思二手书店,无意间从架上发现了一本书龄比我还大,由全音乐谱出版社于1971年首版发行的早期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Béla Bartók)的翻译传记。没想到更令我惊喜的是,打开书名页一看,竟是当年译者李哲洋(1934~1990)签赠给已故作曲家戴洪轩(1942~1994)的签名书!  正
期刊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报道:今年年初,广东省委宣传部拨出100万元专款,对10家积极参加阅读服务活动的民营书店给予奖励。据不完全统计,10家获奖励的民营书店共设立阅读空间近2000平方米,座位近1000个,2013年举办规模较大的主题阅读活动近200场,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受铺租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网络书店冲击等多重压力,广东省实体书店和全国各地实体书店一样,经营上面临前所
期刊
假如有一天,你因为坚持一个正确的信念,被不理解者视为恐怖分子,甚至以暴力攻击的方式伤害了你,你是否仍然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是否愿意原谅、接纳那个当初出手攻击你的人?  我不知道我会否愿意,我希望我可以,一如奥比·萨克思大法官。南非于1988年4月7日废除种族隔离以及走上民主化道路后,由当时的总统曼德拉任命的首届大法官,宽恕了那个炸断他右手臂与一只眼睛的人。奥比大法官说,这是他“温柔的复仇”,让花
期刊
第一次接触猫力的穷游故事时,她已经在网络走红。当然猫力的走红泰半是因为她的无国界游荡,另一部分跟她的“美颜大胸,不怕脏不怕死,谈论屎尿屁性爱和阅读吃饭一样脱口而出”的美貌精怪形象也相关。这个穷游的神经质女生,只担心一件事——“死之前还没把这个世界看完”。  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能走多远  猫力说,23岁之前自己一直是一个乖乖女,每天面对着学习课业,父亲对她教养甚严,规定放学后一个小时内回家,不准恋爱
期刊
“节制”、“干净”、“冷澈”是恒常用来指涉房慧真文字的形容。而她那些公开的照片,又多是冷峻着一张脸,情绪紧紧收敛着,拒人于外似的,树立起不易亲近的形象。是以即便已积攒了数年采访经验,在与房慧真碰面前,竟仍不由升起一丝忐忑,就怕场子冷了。  下笔冷静节制,有如素描  《河流》一书的美术设计黄子钦谈及本书设计概念时写道:“要把边缘的题材处理成‘史诗感’是有难度的,因为破碎且低调,不容易集中。所以在处理
期刊
Google Books当然不是新鲜事了,吵吵嚷嚷的著作权之争,也进入各自演化之道。但2013年BBC推出的纪录片《Google任务:世界之脑》(Google and the World Brain),让相关议题重回我眼前。  平台想尽可能零成本取得所有内容,这不是新鲜事,台湾银河互动网络公司总经理李国杰(老猫),十多年前出版的《老猫网络大探险》就曾写道:“与其把网络当成宝藏,倒不如把它看成一个超
期刊
应该进入第五或第六年了,每年到书市期末回顾,非得都要用上一句“今年继续衰退”,衰退俨然已经是一种常态。意外的是,2013的衰退可能更甚于往年。往年如果像小规模的“土石流”,出版业者坦承,2013下半年后就是“整座山崩下来”,产值仅十年前的一半。博客来网络书店公布了一个数字,四十岁以上购书人数成长了11%,十九岁以下降一成,这个数字明白道出一个出版人必须面对的事实:当前的购书主力为中年族群,四十岁以
期刊
据中国文化传媒网消息报道:“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揭幕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据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作家为核心的实体全版权运营模式。该中心将对曹文轩各类版权的分销进行全面和专业的管理,充分显示版权整合的拓展和服务优势。在发布会上,“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签署了包括电子出版、电子游戏、电影、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协议书,“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LOGO也同时发布。自2014年起,此LOGO将在全国各
期刊
据艺术史学家曹星原女士透露,著名中国美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 )先生已于美国时间2月14日下午2时仙逝于加州家中。  高居翰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曾长期执教于伯克莱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并担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他是最早将海外汉学研究与德国传统的艺术史研究相结合并取得成功的艺术史家,其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