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洋与巴托克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云:大千世界,书海茫茫。人得遇其书,抑或书得遇其人,纯粹都只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某日傍晚,走逛台大公馆胡思二手书店,无意间从架上发现了一本书龄比我还大,由全音乐谱出版社于1971年首版发行的早期匈牙利音乐家《巴托克》(Béla Bartók)的翻译传记。没想到更令我惊喜的是,打开书名页一看,竟是当年译者李哲洋(1934~1990)签赠给已故作曲家戴洪轩(1942~1994)的签名书!
  正是他,李哲洋!乍见这名字的当下,旋即使我坠入遥远的时空记忆,依稀回想起高中时代初次接触古典音乐入门,那时的我几乎是每晚如饥似渴地从校内(师大附中)图书馆借来一期期由他主导编译的《全音音乐文摘》与《名曲解说全集》贪看着长大的。
  对于我这一代,甚至更早一辈的诸多资深乐迷而言,当年《全音音乐文摘》滋养了无以数计的爱乐种子,其影响力庶几等同于台湾乐界的《文星杂志》。
  提及这套《全音音乐文摘》自1971年(12月)创刊起,至1990年(1月)停刊为止(最后一期终刊号为巴托克专集),前后出刊长达十九年(中间曾停刊数次),共计发行133期,且每月皆以一位音乐家或地域乐种(如法国音乐、东欧音乐、维也纳乐派等)作为当期企画专题,内容主要包含翻译自日本、欧美音乐学者撰写的作曲家介绍与名曲解说;另外还有邀请特约作者针对华人演奏家的采访报导,以及近期出版相关音乐译著书评书介等文章,堪称包罗万象、雅俗共赏。即便以今天的标准衡量,《全音音乐文摘》涵盖面向之广、内容之丰富,至今在台湾依然难有一份音乐专业刊物能够望其项背,而且由于没有广告压力,更能引介大量知识性、学术性的文章。
  比方在该杂志第五卷第一期(1976年)当中,李哲洋即以一篇《漫谈黑泽隆朝与台湾山胞的音乐-研究台湾山胞音乐的第一块稳固的踏脚石》首度发表文章提出重视日治时期民族音乐学者来台进行音乐调查的问题,复于六七十年代台湾乐坛学界大佬许常惠、史惟亮浩浩荡荡地进行民歌采集运动之初,便率先投入田野调查,就像他一生所向往尊崇的巴托克那样,带着简陋的录音器材深入民间走访台湾音乐的根,并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发觉采集运动本身在研究方法上的诸多盲点,可谓饶有先见之明。
  追怀这位战后传播普及台湾音乐文化的重要推手,从小在新竹出生成长的李哲洋,少年时期父母离异、生涯坎坷。十六岁那年(1949)以第二名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台北师范音乐科”,课余常与郭芝苑、张邦彦三人出入台北衡阳路文星书店斜对面的田园咖啡屋交流古典黑胶唱片信息,昵称“音乐三剑客”。1950年12月,他的父亲李汉湖任职八堵铁路局图书管理员期间,因被指控受牵连惨遭枪决。性情耿直、无所屈挠的他,后来又因在周记上批评校长而遭学校开除,从此被列入有关单位监控的“黑名单”里,终身不得再进入体制内接受正式音乐教育,甚至被阻断了申请出国留学的任何机会。于是他开始背负家计重担,独自抚养三位弟妹,陆续当过书店店员、台肥公司制图员,最后转任基隆三中音乐教员。尽管经济拮据,他却仍矢志刻苦自学,更不惜上山下海搜购一切有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文献,并以此为职志,土法炼钢,深入堂奥。
  李哲洋阅读兴趣广泛,举凡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舞蹈志、音乐美学乃至乐器学等无一不涉猎。因为懂日文,也从日本出版界翻译了不少经典名著,诸如菅原明朗的《乐器图解》、威纳尔的《马勒传》、鲍考雷斯科的《贝多芬》与锡特隆的《巴托克》、赫菲尔的《西洋音乐故事》、卢原英了的《舞剧与古典舞蹈》,以及根据日本音乐之友社《名曲解说全集》重新编译而成的蓝皮精装本《最新名曲解说全集》(该套书原本预计要编二十四册,后来因为主持翻译的李哲洋过世而停顿,故只出了十七册)等,对台湾早年推广乐教的启蒙委实功不可没。
  据闻年轻时的李哲洋喜欢爬山,亦经常前往原住民部落采集他们的音乐,甚至一度热衷练习素描绘画,因而得以结识林丝缎(台湾美术界第一位专业人体模特儿),随之更与她相互结褵,同甘共苦。从六十年代中期以降,李哲洋毅然放弃教职,一头栽进民歌采集运动浪潮中,却因为在音乐采集的观念上与其它领导者意见不同:许常惠主要将之视为汲取创作灵感的“素材”,史惟亮则是认为唯有绝对纯净的、不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民俗音乐才具有保存价值,而忽略漠视当下已逐渐混杂汉化的现代原住民流行歌,这都与李哲洋所秉持——强调互动生态的民族音乐学理念格格不入。为此,他选择退出主流学界舞台,仅凭一己之力默默付出。
  职是之故,由于李哲洋没有取得外国文凭的显赫学历,多年来始终以“民间学者”身份沉潜钻研,在他五十七岁因罹患淋巴癌病逝后,遗留下生平累积的音乐史料整整七十大箱,其中包括关于《台湾音乐志》、《台湾音乐词典》研究初稿,赛夏族音乐调查图录、采集手稿及相关文献。去世前一年,李哲洋交代助手范扬坤“要把这些资料烧掉”。所幸,这批珍贵数据最后由遗孀林丝缎决定捐给艺术学院(今台北艺术大学),于校内图书馆顶楼设置了李哲洋纪念室进行数字化整理与保存,静待未来有志研究台湾音乐历史的后继者善加利用。
其他文献
三年前,上海国际文学周曾经举办了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讨论。上海作家孙甘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是说,要记得上海曾经也是乡村。很朴实的事实,却道出一种对“刻舟求剑”式的“城市/乡村”二分法的质疑。若城市文学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当我们谈论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什么呢?  巧的是,今年广州书墟的主题正是“阅读我城”。从创作者的视角看,作为客体的“我城”是如何被书写的,这当然重要;然而
期刊
Publication  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一直在阴霾笼罩下的图书市场终于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国家财政部在2013年末下发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五年间,国家将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  1月9日~11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如期举行,作为年度书业界“风向标”的展会,不断释放出新年度书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而
期刊
二十世纪,是属于设计的好时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极简主义(minimalism)在这一时间段出现并且流行。作为一种艺术或者艺术流派,极简主义最初通过视觉领域发声。比如这一类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往往将绘画语言削减至色与形的关系,摒弃一切对主题造成干扰的不必要元素。类似的,雕塑、装置艺术、设计等等诸多领域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和作品开始主张以物自身最原初的形态来作为展示,意图消弭作者借由作品对观者的压迫
期刊
2013年夏天第一个高温日,我踩着几乎融化的马路来到北京最北端的一处度假村,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晓辉教授正在那里开会,此去是为感谢他为我策划的一本书《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撰写了序言。  跋山涉水地跑过去,除了当面道谢,更重要的是,我对彭老师实在好奇——他在华中师大开设的性科学概论选修课、他掌门的人类性学专业,都是全国高校独一份。我太想亲眼看看这么独树一帜的老师,真人到底是何形状。  是的,这本书,讲的
期刊
“当了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挥动锄头、踩下铲子、捧起松软的土壤,大量的汗水从发迹、背部、前胸、四肢流下……
期刊
不经不觉来到第四回的广州书墟,今年主题是“阅读我城”,焦点集中在寻找和展现城市暗藏的文化脉络。策划富心思的广州书墟是爱文字者的年度赶集,安排惯常采用高密度集聚的形式,在一个周末内,覆盖两岸四地的人文议题,让来自不同城市的讲者和读者,自由地遇见和交流,高剂量的活动吸纳了多个地方的灵动气息,让爱书人一次进补。除了讲座工作坊等安排外,今回还新添了一项,在歌莉娅总公司的“行云”树屋上,进行“深夜朗读会”。
期刊
这是一本围绕着巨流河而形成的时间之书,如千川注入江河,洄澜激荡。  2009年7月7日,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她八十一岁开始写此书,在山间养生村里用古老的书写方式,一笔一划,足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史诗场景的自传,将家族史和个人奋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百年的舞台上,读完的人,无不心潮激涌,感叹不已。昔日学生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形容此书重量;哈佛学者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
期刊
写人的短文,我最爱《世说新语》,言语简约而人物恍然生动,读之如立眼前。古人写东西吝啬笔墨,绝不多用一字,所以有时失之简淡,读着不太过瘾。有一阵子反复读朱伟的《作家笔记及其他》,以为当代写人的散文里,也就止于此了。后来读杨葵《百家姓》,看他写“熟悉的陌生人”,又生一番感慨,觉得有些人物还是活在文字里魅力更大,因你若与其朝夕相处,不免看到他的缺点。刚看完王安忆《今夜星光灿烂》,里面既有名人,也有类似“
期刊
一定有很多人意识到生活迈不开脚步的一大原因是为物质所累,也一定有很多人开始了断舍离的整理历程。纯粹以物质和生活的丰富度来讲,一定要具备一种能力的人才能来谈断舍离,这种能力就是要非常了解“什么物质在运作生活的功能”。  在经过物质上的初步断舍离之时,人的思维也在经历断舍离的过程,摒弃“越多越好”的执念,获得和这个物质世界抗衡的力量。  生活往往被注入不同的智慧,当我们感到困惑、停滞不前,也许应该好好
期刊
她是二十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  她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濒死病人和亲属安详面对死亡。  她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清晰界定临终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帮助人们学会接受死亡。  她在自己临终最后的著作《生命之轮》中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作为三胞胎中老大的伊丽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