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一年级上、下册安排了集中识字,其中有来自于古代的蒙学教材,有中国传统的字谜识字,还有的揭示汉字造字规律……均采用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意蕴,选文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因子。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為识字而识字”,应进行适当的文化观照,让识字教学丰厚起来。
一、图画—文字,追溯“形意”合体
汉字的“形”不是一个简单、生硬的符号,如何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从笔画组合的层面走向深处记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由图画到文字,搭建从“形”到“意”的桥梁。
观物取像,以像示意。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水火》一文就向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介绍了象形文字。文中的“日、月、水、火……”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通过图片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观察图画与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比如教学“水”,先出示河水图片,然后出示甲骨文的“水”字。在比较中学生发现甲骨文中的四个点就像无数个水滴下落的样子,中间的曲线似水流动的样子。在从图到文字,再从文字到图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古人是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抽象勾勒,最终形成了文字,在认识汉字的同时又惊叹古人造字的智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以像想象,形意合体。中国的汉字就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在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汉字来源于图画后,教师可以直接出示文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美”,课件出示“美”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由甲骨文,学生看到了一个人,想到了古人可能喜欢在头上带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美美的;由篆书和楷体,学生好像看到了山羊。这时候,教师补充说明:在古代,羊早已被驯养,是餐桌上的主要肉食之一,羊肉的味道也很鲜美,所以这里的美也有美味的意思。学生通过汉字的形想到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理解得越深刻,对汉字的形掌握得就越牢固,学生就不容易写错字。
二、组合—串联,运用“构字”规律
从汉字构造特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比较,发现汉字构成的一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把汉字进行串联,组成字群,一组一组进行教学。
部件组合,析字猜字。教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学生在诵读中提炼出汉字“(日) (月)=明 、(田) (力)=男……”然后让学生根据两个独体字来说一说组合而成的新字的意思。这一过程旨在让学生领会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的构字特点。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逐步放手,让学生运用拆分组合的方法去认识并理解“众、歪、泪”等汉字,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发现汉字里深藏的秘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汉字的热情。
归类串联,字群识字。首先是偏旁串联。比如把一年级下册《操场上》和《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整合起来教学,提炼出汉字“打、拔、拍、提”“跑、跳、踢、踩”,让学生通过动作来表示每一个汉字传递的意思,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的字与人的手以及手部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与人的脚以及脚步动作有关,从而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根据这一规律进行拓展巩固,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动作与手、脚有关系,教师依照学生说的进行板书:“抱、拾、推……”“蹲、趴、跨……”并带领学生认读。其次是母字串联,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以母字“青”与各个偏旁组合成不同的汉字:晴、睛、情、清、请。通过比较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随即出示偏旁“亻、艹、米、女、鱼、争”和母字“青”进行组合,让学生来猜一猜“倩、菁、精、静、婧”的意思和读音。课后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包、丁、工……”这些母字与不同偏旁进行组合后会是什么字,由一个字带出一群字,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图画—文字,追溯“形意”合体
汉字的“形”不是一个简单、生硬的符号,如何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从笔画组合的层面走向深处记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由图画到文字,搭建从“形”到“意”的桥梁。
观物取像,以像示意。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水火》一文就向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介绍了象形文字。文中的“日、月、水、火……”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通过图片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观察图画与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比如教学“水”,先出示河水图片,然后出示甲骨文的“水”字。在比较中学生发现甲骨文中的四个点就像无数个水滴下落的样子,中间的曲线似水流动的样子。在从图到文字,再从文字到图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古人是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抽象勾勒,最终形成了文字,在认识汉字的同时又惊叹古人造字的智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以像想象,形意合体。中国的汉字就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在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汉字来源于图画后,教师可以直接出示文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美”,课件出示“美”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由甲骨文,学生看到了一个人,想到了古人可能喜欢在头上带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美美的;由篆书和楷体,学生好像看到了山羊。这时候,教师补充说明:在古代,羊早已被驯养,是餐桌上的主要肉食之一,羊肉的味道也很鲜美,所以这里的美也有美味的意思。学生通过汉字的形想到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理解得越深刻,对汉字的形掌握得就越牢固,学生就不容易写错字。
二、组合—串联,运用“构字”规律
从汉字构造特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比较,发现汉字构成的一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把汉字进行串联,组成字群,一组一组进行教学。
部件组合,析字猜字。教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学生在诵读中提炼出汉字“(日) (月)=明 、(田) (力)=男……”然后让学生根据两个独体字来说一说组合而成的新字的意思。这一过程旨在让学生领会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的构字特点。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逐步放手,让学生运用拆分组合的方法去认识并理解“众、歪、泪”等汉字,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发现汉字里深藏的秘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汉字的热情。
归类串联,字群识字。首先是偏旁串联。比如把一年级下册《操场上》和《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整合起来教学,提炼出汉字“打、拔、拍、提”“跑、跳、踢、踩”,让学生通过动作来表示每一个汉字传递的意思,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的字与人的手以及手部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与人的脚以及脚步动作有关,从而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根据这一规律进行拓展巩固,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动作与手、脚有关系,教师依照学生说的进行板书:“抱、拾、推……”“蹲、趴、跨……”并带领学生认读。其次是母字串联,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以母字“青”与各个偏旁组合成不同的汉字:晴、睛、情、清、请。通过比较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随即出示偏旁“亻、艹、米、女、鱼、争”和母字“青”进行组合,让学生来猜一猜“倩、菁、精、静、婧”的意思和读音。课后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包、丁、工……”这些母字与不同偏旁进行组合后会是什么字,由一个字带出一群字,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