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学生的语言、文字和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佳和最直接的途径。由于想象需要先有表象或生活经验的铺垫,而语言文字又能把大量的事物形象(表象)生动具体地描述出来,为想象提供了纵横驰骋的空间。尤其是聋生,由于先天的听觉障碍,用语言去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有许多困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仅限于表面的,这样就制约了他们语言的发展及思维品质的提高。还有,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严格的语文课堂训练才能形成并提高。
  那么聋校四五年级的语文课,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以小见大,培养聋生拓展想象力
  聋校四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阅历的,篇幅短小精悍,如果仅仅局限于原文而不去拓展,学生的理解就会很不深刻,因此对原文的某些语句还须进行深入的开掘,以加深对原文语句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很有效。
  例如,我在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一课时,让学生精读“伯伯,我们也要当红军,收下我们吧!”“毛主席知道是贫苦农民的孩子,点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两句话,我先问学生:“这两个孩子为什么当红军呢?”有一个眼尖的小男生说:“他们是贫苦农民的孩子。”按理说答到这里就可以了,我却继续追问:“当上红军就没有贫苦了吗?”接着让学生讨论,并回忆最近几天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想像红军进行革命斗争的事迹,最终使学生领悟到当红军是为了推翻旧社会,让受苦受难的穷人过上好日子。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这样一拓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全面而又深刻,学生的想象能力明显提高了。
  二、抓住空白,培养聋生丰富想象力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作者有意不把意思说透,存心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聋生的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增添靓丽的色彩。如《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怎样救出小白兔的并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道:“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它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我引导聋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要允许学生对课文做多角度的猜想,运用思维的发散性在想象空间里激发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以亲切熨帖的话语鼓励学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把聋生的思维和想象推向高潮。
  三、认真阅读,培养聋生再现想象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很多课文都有训练学生想象力的片段。课文中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环境、人物活动、事物形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我们应该怎样在阅读中培养聋生的想象力呢?如果只是让学生煞有介事、声嘶力竭地为读而读,而不去想象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是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借助于想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四、深入观察,培养聋生提高想象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观察并熟悉生活,积累材料,凝神聚思,作文才会境界高远,彰显个性。许多学生误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观察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摸一摸,甚至还可以用嘴尝一尝。我们调动各个器官去“观察”,大大弥补了由于耳聋的缺失。要深入观察,开掘生活中的体恤、亲和、善良、仁慈、同情、怜悯、互助、和谐、共处等,当这些方面闪烁光辉时,他们的想象力便得到了一次次翱翔,人格也受到了生活的沐浴和洗礼。因此,要放开学生的手脚,敞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进入生活的“百草园”,在百草园中求真、求善、求美;反之,如果脱离生活,必然会埋没学生生活的汩汩清泉,致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成为一潭死水。
  我在指导学生写“花圃”时,把我的学生带到公园的花圃中,鼓励他们用各种方法去观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听力最不好的刘宏写道:闻着这迷人的花香,我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酿成最好的蜜,献给我的亲人——老师……”有的写道:“广玉兰叶子的背面毛茸茸的,碰到我身上,像是给我挠痒痒……”我班年龄最大而又最呆板并患有幻听症的张猛写道:“一阵风吹过,雪松沙沙地响着,正忙着和下面的黄牙说悄悄话哩!”……这是多么充满激情并富有想象力的话语啊,谁能说我们的聋生就没有想象力呢?又有谁能说聋生的想象力就不能培养提高呢?
  总之,教无定法,培养聋生想象力还有更为科学、更有实效的方法。这就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更加辛勤耕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必须在充分尊重、信任聋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投下能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头,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引领学生,点燃他们想象的火花,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想象的天宇。
其他文献
先哲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不断有活动的水注入,沟渠里面的水才会不停流动,才能清澈见底。同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密切关注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学生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筛选出习作的真谛,从而优化作文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写出真正精彩的作文。  一、学生见到作文就头疼的根源  1.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
期刊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
期刊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非某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到底何在呢?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未建立图书室。农村小学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大多数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即使设置了图书室,也没有多少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而且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摘 要:“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数学直觉就是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规律性东西敏锐的想象和迅速的判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问和反思的习惯,形成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直觉 思维能力 培养  “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庞加莱的这一名言精辟地指出
期刊
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反映了化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有助于实现新课程关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基础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合适的内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构建知识,形成学习化学科学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空气》时,
期刊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较长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提升,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关键词:阅读教学 比较法 研究法 发展 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热爱书籍、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所以一定要优化教学过程。  谈起中学生阅读,许多专家都有专论。阅读
期刊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刘勰《文心雕龙》),考场作文中若能有灵动出彩的语言,犹如在炎热躁闷的夏天给阅卷老师送去徐徐清风,让他们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也必会让你的大作脱颖而出。那么,怎样让中考作文的语言拒绝平庸、写得出彩,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呢?  一、讲究选词,新颖生动  新颖是作文的生命,是美的灵魂,语言新颖才能产生魅力效应
期刊
人的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活动,技能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能力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发展,意志品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磨练,小学数学知识的获得(包括理解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应用等)既需要实际的操作活动,还需要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规律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过程,模型的建立过程,
期刊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科目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科目,它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的兴趣,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本文拟就笔者数年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教学心得,旨在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实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 经验  一、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其实就是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把语感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才会使学生的语感逐步增强,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应通过说话、诵读、语言实践、直觉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新课改 语感 培养 途径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