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号替代绰号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一段时间,班内学生起绰号成风。刚开始有几个女生满脸不高兴地向我反映:“老师,他们叫我的绰号可难听了!”后来,又有任课教师反映:“你班的学生竟然给老师起绰号,有时公开称呼,搞得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却哈哈大笑,真是太不礼貌了。”经过调查,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包括同学、老师、学校领导。我这当班主任的竟有好几个。
  学生给别人起绰号,大多并无恶意。但是,有时候因为同学之间乱起绰号,会使有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不经意间对同学造成了心理伤害。例如,比较胖的同学被称为“胖墩”、“水缸”;较瘦的同学被称为“麻秆”、“排骨”、“鸡背”;脸上长雀斑或长痣的同学被称为“满天星”、“黑豆豆”……调查中发现,有超过90%的同学都有过因为长相、名字被起绰号的经历,而其中多数人对此充满了反感,感到压抑、郁闷。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起绰号而大打出手,影响了学生团结、校园和谐。对于这种同学之间乱起绰号的现象,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能听之任之,我觉得很有遏止的必要。
  一、绰号调查
  在班会课上,我以“你为什么喜欢给别人起绰号”为题,对同学们作了问卷调查。有的同学说起绰号古已有之,水浒108将谁没有;有的同学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普京、布莱尔都有绰号;有的同学说自己讨厌他,所以给他起绰号;有的同学说别人给我起,我以牙还牙也给别人起——由此可见,他们往往通过给人起绰号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看法、不满甚至反对,他们对别人的绰号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
  我再以“你喜欢别人给你起绰号吗”为题对学生作了调查。大多数同学对带侮辱性的绰号很反感,认为很伤自尊心;当然,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起亲昵的绰号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显得“很哥们”。但绝大多数同学反对别人给自己起绰号。
  我又以“你的家人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名字背后有什么精彩故事”为题要求学生回家问问父母长辈,然后组织演讲。李成龙说他要成为李氏家族中一条气宇轩昂的巨龙,像成龙大哥那样作出一番事业;贾伟强说他要像钢铁战士那样伟大坚强;王琨鹏说他要大鹏展翅,搏击长空……每个人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那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虔诚的希冀,一个追梦的印证。
  二、绰号起不得
  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给别人起绰号是建立在一定兴趣之上的动机行为,刺激的大小、强弱是影响动机的重要因素。对于那几个特别爱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我采用逆向刺激法来调整学生的行为动机,起到了有效的制止作用。
  有一天,我对这几个同学说:“你们这些同学给我起的绰号不错,很好听,老师也很喜欢。从今天开始,用三天的时间,你们每人再给我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老师对名字起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奖品是每人一个软皮本,并且老师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些同学兴趣非常高,每个人都给我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
  三天后,我遵守诺言,给这些同学发了一件奖品。接着我又布置了一项任务,我说:“同学们给我起的名字非常好听,我很喜欢。其他老师也想让你们给起个好听的绰号。你们每人给所有的任课教师分别起十个好听的名字让他们选择,但是这次没有奖品,我相信同学们会做得很好的。”
  几天后,我又对他们说:“同学们给任课教师起的名字应该说还可以,但不是很让人满意。这样,我要求每人再给全校所有教师分别起五十个好听的名字供他们选择,三天必须完成任务,否则罚扫卫生区一周。”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务,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抱怨辛苦,学生给别人起绰号的兴趣尽失,感到是一种负担。
  三、绰号变口号
  绰号叫得少了,班内沉寂起来,没有乱哄哄的绰号叫,好象缺少点生机和活力。我决定用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口号替代绰号,焕发班级的战斗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班以奥运冠军刘翔为学习榜样,命名为“刘翔中队”,学习刘翔刻苦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长大后也要為国争光。
  既然我们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精彩故事,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虔诚的希冀,包含着长辈的厚望,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成为焦点,我决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写出自己的口号,替代那些绰号。要求:内容积极向上,讲究琅琅上口,最好跟自己的名字有联系。我举了几个例子:“(贾)伟强,伟强,伟大坚强。”伟强是体育委员,忠于职守,家长也希望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王)振豪,振豪,真是英豪。”振豪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基础差、学习不够努力认真,我告诉他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同学们对这个作业都很感兴趣,在前面调查的基础上,很快和家长写出了关于自己的口号:(李)英辉,英辉,永放光辉;(李)成龙,成龙,望子成龙……大家都非常兴奋,在写、说口号中更加理解了自己名字的意义。绰号被口号替代,口号喊出了班威和气势,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
  经过一番治理、疏导,班内乱起侮辱性绰号的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响亮的口号。通过口号,同学们都认可了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名字感到骄傲和自豪,消除了绰号带来的压抑、自卑和郁闷,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班内形成了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反复实践,现已初见成效。  一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符合数学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的特点,也是新课程理念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已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保持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期刊
律动教学是艺术领域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艺术领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如何引导幼儿灵活创编律动呢?  一、抓重要特征,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生动地创编律动  每件事物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幼儿歌曲中有的歌唱妈妈,有的歌唱老师,有的歌唱小草,有的歌唱花猫……不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何澄清这些误区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成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期刊
幼儿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活动。幼儿天生好奇心很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幼稚的想象中,创造性会若隐若现。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呢?  一、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
期刊
教案,作为授课前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践中,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终结性结果,无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中,我校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和切实提高教案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为原则,大力推进备课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改革实验的主要参与者,笔者拟就备课行为的转变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
期刊
一、开展幼儿品格礼仪教育的意义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品格即命运。”品格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什么时候开始品格培养?培养哪些品格?蒙台梭利就曾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是2.5—6岁,此阶段形成的人格会跟随人一辈子。如果错过培养时机,就如我们织毛衣时掉了一针,日后补上也总有补过的痕迹,而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难以重来。因此,在幼儿期开展儿童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而且也应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极其繁重、极其复杂的工作。班主任既肩负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又必须关心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班级工作呢?如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和心理环境,以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呢?在这方面我摸索出了一点不成熟的经验,现整理出来,与大
期刊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我们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时,首先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探究性学习。狭义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的活动,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