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扬”与“弃”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当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如何更好地建设廉政文化?笔者认为,这离不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扬弃”。在哲学上,“扬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我国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对传统廉政文化的“扬弃”中继承与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没有继承,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合时宜地僵守旧有传统,最终将有碍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廉政文化也不例外。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不同的现实问题以及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显著的区别,人们对于廉政和廉政文化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对于廉政文化不能直接拿来,而要依据具体的历史情况和时代要求,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有选择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和时代要求的廉政文化。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吸取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有益成分,同时也要深刻地反思,革除其中的糟粕,只有辩证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对传统廉政文化的“扬弃”,就是将那些恒定的廉政文化基因从传统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去接受现代社会对它们的认可或摈弃,其目的是古为今用。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文化,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古代,“廉”是一种基本的道德理念和治国思想。
  《管子·牧民》中将“礼、义、廉、耻”比作国家的四根支柱,正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同时,“廉”也是吏德、“仕者之德”,是各级官吏应该具备的一种美德。儒家经典《周礼》对廉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说法:“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听,即平治之意;弊,即判断考察之意;六计即“六廉”。这就是说,考察官吏的政绩,判断其优劣,要以“六廉”为标准。这六条标准都冠以廉字,表明“廉”是为官之本,而且进一步认为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可以说,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已经形成了以“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体系。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了廉事、廉诗、廉文、廉对、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多样的廉政文化形式。如《礼记》言:“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柳州侯祠有联:“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李商隐有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姚步瀛有联:“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此外,还涌现出了海瑞、于成龙等政绩卓越、严于执法的廉政官员,这些都对当前廉政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我们必须要在实践基础之上积极“扬”的部分。只有注重文化的延续性,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廉政文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毕竟是适应古代伦理型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其主体部分并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古人对于“廉”的理解是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紧密连接的一起的,古代根据“贫富贵贱之等”的制度来安排社会生活,皇帝、官员、百姓之间所应享有的生活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廉”的界限与标准自然不同。在等级社会,即使律法明文规定不能腐败,并列明相关罪名刑罚,但能够决定某个官员是否有罪以及适用何种刑罚的权力主体始终是不明确的,惩治与防备腐败体系的正常运作依赖于皇帝个人的反腐意志和品德素养。
  此外,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修身为本,注重人的因素而忽视制度建设,官员的注意力不在于遵守制度,而在于寻求更高权力的庇护。这使得廉政建设易受个人意识左右,出现了“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的局面。这些都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摒弃克服的部分,是应该果断“弃”的方面。当然其中有许多具体内容经过扬弃,能够对新型政治文化的建构有所帮助。如传统廉政文化由内向外的实现方式如果能转换为一种内在的政治道德取向,将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强大动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治本”之术。它可以通过文化的内化作用和惯性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廉尚廉的社会风气,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腐败。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是以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不断提炼、挖掘传统优秀廉政思想,充分借鉴和吸收我国历史上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的“扬弃”,将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诚信高效、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作为廉政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内核,努力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使清正廉洁成为一种社会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政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时代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如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环境危机、物种减少、资源短缺一样,目前我国的文化生态系统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协调各类文化之间的矛盾,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良性文化生态;和谐文化;文化创新  良性文化生态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发展状态,它包括对社会发展的理想
期刊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学生。因此,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一、尊重学生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好
期刊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课堂上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宜的状况。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教育必然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入手,设立课堂改革的方向,明确学生需求,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教师责任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的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内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这些需求
期刊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人物最常说的一句话。剧中的主人公许三多开始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做什么都是错,给他所在的连队带来不少麻烦,可是他的班长一直对他“不抛弃,不放弃”,最终使他成为最优秀的士兵,进入了“老A”。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学生,叫刘旭。他在三年级的时候转入我的班级,没有任何基础,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每次考试都很差,很多时候三科加一起还不到100分。所有的老师
期刊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学科的本质及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指导人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观点、策略、原则。而数学方法是人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程序、格式,是实施有关数学思想的手段。对于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要逐个认识它们的本质属性、思维程序、操作程序,在教学中逐步地渗透。  二、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促進和指导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形成良好
期刊
摘 要:听力试题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本文首先分析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命题思路,然后针对命题特点提出几点答题技巧,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答题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听力;命题特点;答题技巧  众所周知,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被列为首位。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在越来越多的省份高考中加入了听力试题,更是使得英语听力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笔者
期刊
摘 要:民生即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民生问题是党与政府在新形式下,如何依据新的社会条件,满足民众在物质、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的新需要。民生问题与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民生问题是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原动力,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是指导民生建设的重要理论。从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解决新时期民生问题,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生问题;政
期刊
摘 要: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通过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大中专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择业;策略  由于造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地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中专毕业生、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
期刊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它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新的研究命题。其中,在法学研究领域主要是经济法的制度和理论的创新。由于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制度变迁,因而关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经济法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制度创新:从经济政策到经济法律  1.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历程中的“重政策、轻
期刊
摘 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校园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该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为此,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成为校本特色项目的重要部分,成为校园文化内容的重要主线,成为校园精神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