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ang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训练是综合反映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在写作训练中,应该狠抓基础,强化词汇背诵,重视语法教学,以听促写,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与避免“汉语式英语”相结合,从而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写作训练;词汇记忆;语法训练;“汉语式英语”
  近年来中考英语试题对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严重,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减少表达错误,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是很有必要的。面对现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做了一番初探。
  一、狠抓基础,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
  一篇文章有很多句子组成,写出正确的句子是写作的基础,而句子又是由许多单词、词组等组成的,可见,要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应达到1600个,然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都不达标。除了词汇方面的问题之外,学生们在作文中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往往是由语法错误引起的。他们在写作中的句子结构混乱,语法不规范,含义不清楚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当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
  二、以听促写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在介绍该书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写没有的语言,不读没有说过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很明显,听的训练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重要渠道。在听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们提高了听力水平,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从而为表达打下基础。
  在听力训练教材的选择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听力材料,可以是小故事、对话、英美家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人物介绍,要求语言地道,由英美人士朗读,语速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使学生听过之后扩大见闻。具体做法是:事先提出每课生词,让学生在课后反复听课文内容,并逐字逐句写下。每周五布置,周末学生在家准备,周一用课堂时间教师将该文念一两遍,让学生听写,老师查阅,加以评讲。经过近三年的训练,有的学生在50分钟内能写下200字的短文。这种方法让学生的听力有了较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进步。
  三、强化写作能力的训练
  中文作文需要大量的练习,英语作文更是如此。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训练去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技能,逐级递升英语写作水平。
  1.模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范文进行写作活动。教师可以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它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多题材、多形式地自由作文练习。
  英语写作光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课外进行大量的自由写作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每天在课前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也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写信或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学生不受内容和经验的限制,可以就自己熟悉的题材进行写作。
  通过扩大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要求就越强。因此,在抓好课文教学的同时,提倡学生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和课外泛读来增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从而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避免“汉语式英语”
  由于初中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表达方式不遵守英语的表达或思维习惯,而是按照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或思维方式强行组成词句,致使在写作中错误百出,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式英语”。基于这些,我们要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中英文思维转换训练。例如:在理论上分清英语和汉语段落、篇章结构的不同特征及规律;从单词含义入手,对相近词进行词义辨析;创设语境,要求学生在语境中准确用词;通过各种训练,比较英汉篇章组织、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等等。这些训练的关键在于要训练学生从汉语思维过程转换为英语思维过程。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是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英语表达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又尤为重要。每个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文讲述的方法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参考文献:
  文秋芳,王立菲《英语写作教学》,外研社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为全体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又为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我们在制定小学数学索质教目标时,一方面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另一方而要根据小学生素质稳定的内化层面和可观察的外显层面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而全面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1.思想品德素质
期刊
摘 要: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学科,但是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弊病颇多。为了改变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同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弊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营造自由氛围,确定主体地位,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运用迁移理论四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教学 迁移理论  一、营造自由氛围,提供创新条件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人的有意义的活动问题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动机是直接抢劫有机休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尤其当学生不存在智残与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弱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大量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
期刊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适应这种新形式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点,让学生由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参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期刊
摘要:学习书法对于人的性格品质的影响很大,但是学习书法又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而且很可能进步并不是那么的明显。如何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书法,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我认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给学生自信最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自信;观察与比较;持之以恒;评价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学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改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 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官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它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它的应用又如何呢?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
期刊
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生正确进行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完整的数学概念。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概念的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成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  一、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教材的要求搞好概念的阶段教学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事物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课程学习的总目标之一即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  具体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欲要深入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下面从四个方
期刊
2011年,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郑州市、金水区启动并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金水区经三路小学承担了托管金水区凤凰台小学的工作。我们在“六统一”、 “三共享”的基础上,结合两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双赢的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探索教学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构建快乐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共建和美校园。  两校制定了以质量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学校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