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量的概念是一个十分常用的、重要的物理概念,同时它也是非常抽象的,对于初中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容易将“能量”与“力”的概念相混淆。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能量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能量概念的实际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认识能量的概念;第二步,理解能量的概念;第三步,应用能量的概念。步步为营,让学生正确理解能量的含义。
  【关键词】能量概念,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把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能量的相关知识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教材,它将看似互相独立的热学、光学、力学、电磁学联系起来,所以能量相关知识的教学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条主线。能量的概念是一个重要和常用的物理概念,准确理解其含义对于学习相关的知识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它也是非常抽象的,对于初中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容易将“能量”与“力”的概念相混淆。笔者通过能量概念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对初中物理能量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实际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能量概念出现在教材(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中的第一节“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笔者通过访谈的方式随机采访了刚学习完本节课题的26名同学。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是动能?2.哪些因素影响动能的大小?3.什么是能量?结果发现:前两个问题分别有25个和23个同学回答出来,而第3个问题只有4个同学能较为完整的答出,8个同学在提示下勉强答出,而剩下14个同学的回答反映出对概念理解的偏差和错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能量概念的教学不够重视,简单的给出概念之后便草草了事。笔者认为明晰能量的概念应是本节课题的第一重难点,并应该以此为主线展开教学。
  第一步,认识能量的概念。
  教师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举出几个实例后,便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方式略显生硬和唐突,是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初中生接受的。
  首先,应复习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对物体有力的作用;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通过复习,有利于学生明确功和力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利用视频引入能量的概念。播放一段正在做功的物体的视频,提问:“此物体是否在做功?”学生答:“是。”教师此时顺势引入能量的概念。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观察视频后的感性认识,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
  第二步,理解能量的概念。
  在引入能量的概念之后,通过事例或者视频归纳出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接下来,大多教师往往直接进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此时应该创设契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的概念。
  首先,提问:“静止在校园里的汽车是否具有动能?你是如何判断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判断小车没有动能的方法:1.小车没有运动;2.小车不在做功。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利用动能和能量的概念进行判断的,而第二种判断方法恰好暴露了学生之前对能量概念理解的偏差。然后,教师追问:“不在做功的小车(物体)就一定没有能量吗?”(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反例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发现第二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步步逼进,层层深入。接着,教师阐述“能够做功的物体”与“正在做功的物体”的区别,可以更好地达到让学生掌握能量概念的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还可以介绍能量的另一种定义“能量可以理解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这种定义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笔者要特别说明的是“能量是做功的本领”是我国八十年代以前许多物理教材采用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是能量的准确含义,也受到了美国学者莱尔曼和我国学者邓仁忠的批评。但笔者认为对于初步接触能量概念和机械能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说法是可以进行介绍的。
  第三步,应用能量的概念。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学环节结束后进入重力势能概念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通常通过实例归纳出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笔者认为,重力势能概念的归纳环节应该交给学生,通过归纳,让学生能够简单地应用能量概念。
  首先,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学生举例,“例如泥石流能将人埋入乱石堆;打桩机的气锤能够将桩打入地下;高中掉落的物体能够在地面上砸出坑……”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物体具有能量,但却没有提及到能量的本质。然后,教师在重点强调学生所举实例中的关键词语“将人埋入乱石堆;将桩打入地下;在地面砸出坑”之后,提问:“为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因为它们能够做功)通过应用能量的概念,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能量的概念。
  国家教委于2001年颁布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首次把“能量”作为新教材课程内容的三个主题之一,近年来考查与能量知识相关的考题数量和分值呈上升趋势,可见能量相关知识在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性。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所以正确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建立能量的概念,对今后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建立能量观是十分重要的。笔者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让学生从对能量概念的初步感知到对其内涵的确切认识直至深刻理解,步步为营,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谭世略.《初中物理能量及相关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主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为学生们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善教学模式,成为了目前生物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趣味横生;教学效率;多媒体;互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
期刊
误解和悟解是师生交往和沟通的两个“极”,很多的矛盾起于误解,但一旦悟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一切一切的误解又是那么的好化解,甚至会出现“干戈化玉帛”美丽诗篇。  案例一:无望惹祸端,明晓祛阴霾  2010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学生在离校回家前用便利贴在我的桌前留下这样的一张纸条:“老师您惹到我,小心一点”,署名是“您知道的学生”。  当我看完这张纸条时闪过心中的忧虑“我伤到学生的哪根神经”,我努力回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机器人集成了众多领域的先进科学与技术知识。该课程的开设,可以使那些将来立志投身通信、微电子、计算机领域的学生打下一些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创新能力,这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素质教育要求。  【关键词】科学素养;机器人教学;创新精神  教育部从2003年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同时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简易机器人制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前进、反思和提升的过程。教学心理学认为,反思是教师和学生能力和效率不断进步和提升的重要“法宝”,反思活动运用,能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的总结和改正,为有效开展活动“扫清”前进、发展的“阻碍”。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供学生反思的机会,引导学生反思,运用有效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反思活动效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素养;能力
期刊
【摘 要】动手实践,是人类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探知新知、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条件。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时,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遵循教学原则,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培养高中生探究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能力培养  探究实践能力
期刊
【摘 要】有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物理学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巨大。物理学科教学的魅力所在就是物理实验,可以说:精彩物理,实验为先。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乐在其中、乐而好学;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物理实验对物理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及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演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因此,物理教学的
期刊
【摘 要】学海无涯,教无定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个系统工程,本文作者驾驭改革祥云,鸟瞰教育革新,从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注重实验环节、把握认知规律和把握自主评价途径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氛围;实验环节;认知规律;自主评价  驾驭改革祥云,鸟瞰教育革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践行有效课堂
期刊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批时代气息浓厚、构思精巧、设计新颖的探究性试题不断涌现。这些题目较侧重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但从学生的解答情况分析,普遍存在一种:“不授不会,新题不会”的现象。也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背景若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不全面的,学生就不容易解答;题型新颖或是呈现形式不同于传统题目,学生就不会
期刊
【摘 要】构建主义认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教学活动组成要素的重要构建。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掌握和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教学的实际效能。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主体内在能动性,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教学内容的每一细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解答的效能性,实现初中生学习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性教学;策略运用  学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学科,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内涵、内容要义的生动体现和高度概括。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向学生传授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策略,是问题教学活动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师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在实际问题教学活动中,解答问题的策略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问题教学实践体会,对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中,如何传授学生解答问题策略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