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欧美国家一般人群的房颤患病率约为0.4%~1%,并且随年龄而递增,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于10%,其中男性、女性人群的每年发病率分别超过2%和1.5%;周自强等报道国内房颤患病率约为0.77%,其中60岁以上人群约为1.3%,而80岁以上人群已升至7.5%[1]。房颤能够增加患者脑卒中、心力衰竭危险和总死亡率,现有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和(或) 转复为窦性心律、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其中以转复为窦性心律预后最佳。我院通过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快速性房颤并心功能不全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颤(心室率>100次/min)并心衰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61~85,平均(69.3±6.8)岁。合并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12例。其中12例为初发性房颤,20例为房颤复发。由于患者年龄大,且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房颤发生后出现明显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强迫半坐位,两肺底有明湿啰音等心功能不全征象。
1.2 入选标准 房颤发作时间<24h,收缩压>90 mmHg,除外既往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
1.3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生产)150 m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10 min),再将胺碘酮3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1 m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1h后如未转复且心室率>100次/min,追加胺碘酮75 mg静脉注射;如8h后心室率<100次/min且未转复,改为0.75mg/min持续泵入。同时给与硝酸酯类药,门冬氨酸甲镁盐,吸氧。治疗期间,一旦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出现心室率<60次/min、收缩压<90mmHg、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24h,输液期间给予心电血压监护,记录用药前和复律后的心电图,同时观察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数、复律时间、药物剂量;?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室率;患者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及两肺底有明湿啰音等心功能不全征象改善情况;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在SAS软件包完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选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4h内有26例患者(81.3%)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初发性房颤患者11例(91.7%,11/12),复发性房颤患者15例(75%,15/20)。复律时间:在1h内2例(7.6%),1~8 h内10例(38.6%),8~24 h内15例(53.8%)。转复成功者所用胺碘酮的剂量在150~1065 mg。复律成功后,患者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能脱离氧气平卧入睡,患者两肺底湿啰音减少或消失,心功能改善。6例复律未成功者心室率也逐漸下降,临床症状较前减轻。治疗期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增加,患者心室率明显下降,血压也不同程度降低;用药24小时后的心率、血压与用药前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32例患者静注胺碘酮前后心率、血压变化
2.2 不良反应 24h内共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85/50mmHg),经对症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复律后出现频发房性早搏;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0~58次/min)伴有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停药12h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经局部热敷痊愈。治疗期间观察心电图QT间期<0.50秒,无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虽不危及生命,却能造成患者的不适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心脏功能恶化。近年来,虽然射频消融、起搏等电学技术治疗房颤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国内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其中以胺碘酮的循证医学证据最为丰富。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具有Ⅰ、Ⅱ、Ⅲ、Ⅳ类药物的作用,静脉使用时首先发挥Ⅰ、Ⅱ、Ⅳ类作用[2]。 本组心功能不全者无一例恶化,且由于心率减慢进而使心功能改善。胺碘酮是目前所证实的唯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于自律性增加、触发活动或折返激动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效。
国外报道的胺碘酮对房颤转复率多在53%~87%。Cybulski等[7]证实静脉应用胺碘酮20h对房颤的转复率为83%,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44%,这种差异在治疗8h后就已出现,并且与基础心脏病的类型无关。本组中胺碘酮治疗24h可使81.3%房颤患者复律,与上述报道基本吻合,并且证实胺碘酮对于初发性房颤的转复效果更好(91.7%);此外,即使房颤患者未能复律,胺碘酮也能不同程度地减慢心室率,改善症状。这表明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并心衰房颤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对于初发性房颤患者尤为适用。本组观察到8~24h复律的患者约占53.8%,表明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时间偏晚,多在用药8 h之后出现。
本组中大多数患者对于胺碘酮的耐受性良好,其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脏传导系统抑制和低血压,经减量/停药和其他对症治疗后均能很快消失,一例局部静脉炎停药热敷后痊愈,无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胺碘酮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对于新发的老年快速型房颤并心衰而言,静脉应用胺碘酮进行短期治疗不失为一种好的临床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自强,胡大一.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491-494.
[2] Braunwald. 心脏病学 (第5版) 2000,1月 第1版:558-56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颤(心室率>100次/min)并心衰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61~85,平均(69.3±6.8)岁。合并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12例。其中12例为初发性房颤,20例为房颤复发。由于患者年龄大,且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房颤发生后出现明显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强迫半坐位,两肺底有明湿啰音等心功能不全征象。
1.2 入选标准 房颤发作时间<24h,收缩压>90 mmHg,除外既往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
1.3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生产)150 mg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10 min),再将胺碘酮30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1 m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1h后如未转复且心室率>100次/min,追加胺碘酮75 mg静脉注射;如8h后心室率<100次/min且未转复,改为0.75mg/min持续泵入。同时给与硝酸酯类药,门冬氨酸甲镁盐,吸氧。治疗期间,一旦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出现心室率<60次/min、收缩压<90mmHg、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24h,输液期间给予心电血压监护,记录用药前和复律后的心电图,同时观察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数、复律时间、药物剂量;?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室率;患者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及两肺底有明湿啰音等心功能不全征象改善情况;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在SAS软件包完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选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4h内有26例患者(81.3%)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初发性房颤患者11例(91.7%,11/12),复发性房颤患者15例(75%,15/20)。复律时间:在1h内2例(7.6%),1~8 h内10例(38.6%),8~24 h内15例(53.8%)。转复成功者所用胺碘酮的剂量在150~1065 mg。复律成功后,患者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能脱离氧气平卧入睡,患者两肺底湿啰音减少或消失,心功能改善。6例复律未成功者心室率也逐漸下降,临床症状较前减轻。治疗期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增加,患者心室率明显下降,血压也不同程度降低;用药24小时后的心率、血压与用药前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32例患者静注胺碘酮前后心率、血压变化
2.2 不良反应 24h内共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85/50mmHg),经对症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复律后出现频发房性早搏;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0~58次/min)伴有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停药12h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经局部热敷痊愈。治疗期间观察心电图QT间期<0.50秒,无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虽不危及生命,却能造成患者的不适及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心脏功能恶化。近年来,虽然射频消融、起搏等电学技术治疗房颤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国内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其中以胺碘酮的循证医学证据最为丰富。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具有Ⅰ、Ⅱ、Ⅲ、Ⅳ类药物的作用,静脉使用时首先发挥Ⅰ、Ⅱ、Ⅳ类作用[2]。 本组心功能不全者无一例恶化,且由于心率减慢进而使心功能改善。胺碘酮是目前所证实的唯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于自律性增加、触发活动或折返激动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效。
国外报道的胺碘酮对房颤转复率多在53%~87%。Cybulski等[7]证实静脉应用胺碘酮20h对房颤的转复率为83%,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44%,这种差异在治疗8h后就已出现,并且与基础心脏病的类型无关。本组中胺碘酮治疗24h可使81.3%房颤患者复律,与上述报道基本吻合,并且证实胺碘酮对于初发性房颤的转复效果更好(91.7%);此外,即使房颤患者未能复律,胺碘酮也能不同程度地减慢心室率,改善症状。这表明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并心衰房颤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对于初发性房颤患者尤为适用。本组观察到8~24h复律的患者约占53.8%,表明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时间偏晚,多在用药8 h之后出现。
本组中大多数患者对于胺碘酮的耐受性良好,其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脏传导系统抑制和低血压,经减量/停药和其他对症治疗后均能很快消失,一例局部静脉炎停药热敷后痊愈,无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胺碘酮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对于新发的老年快速型房颤并心衰而言,静脉应用胺碘酮进行短期治疗不失为一种好的临床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自强,胡大一.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491-494.
[2] Braunwald. 心脏病学 (第5版) 2000,1月 第1版:5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