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宝贵的知青岁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如英
  1945年8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市人。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由于父亲政治问题,未能如愿。高二时休学主动选择上山下乡,于1964年以个人插队的方式成为知青,下乡地点为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区白毛坪公社民主大队,后成为大队下墦塘小学知青教师。1968年转点,在西岩公社江南大队江南小学以民办教师身份从教,直到1979年返城。1988年,父亲洗刷冤屈,落实政策,成为公办教师,就职于邵阳市前进小学,任教研组长。2001年退休后被返聘,直至2005年正式退休。
  一、为了梦想,决然下乡
  1945年,我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我的父亲是资江小学的老校长,一辈子兢兢业业,献身教育事业。受父亲的影响,加之身边有许多善待我的恩师,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渴望走上三尺讲台,与可爱的学生们共度朝夕。不幸的是,我的父亲读书时期因被同学冤枉,记下了政治问题;当校长期间因倡导学生学习而非搬砖劳动,以“只专不红,走白专道路”的罪名受到批判。父亲的政治背景让我数次入团入党政审不合格、申报师范学校失败,满腔热血无法施展,对人生感到迷茫。恰逢居委会和上山下乡知青办在大力号召群众上山下乡,我认为农村是广阔的天地,青年人可以大有作为,加之农村比较单纯,不会再考虑我的政治问题,于是我在1964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下乡。
  我下乡的公社是城步县苗族自治区白毛坪公社。公社有37个知青,只有4个女孩。乡下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最初我与其他三位女知青住在庵堂里,后来公社向大队秘书借了房子,里面有两张床,我们两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后来我当了知青教师,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床上连席子都没有,就把稻草放在床上,然后人睡在稻草上。除了在课余时帮助乡亲们干农活积工分,我们每月还领5元的民办教师补助。购置生活必需品要走很远的路,交通不便、书信不通,与外界基本没有联系。
  我们也无法适应当地文化。当时苗族地区民风尚未开化,年轻人都讲苗语,喜欢对着我们说脏话,而且在男女问题上比汉族开放。下乡时,干部特意对当地群众强调,我们是下乡的知青,需要像保护军婚一样保护,谁触犯这一条就要坐牢。当地学生和青年人就不敢对我们毛手毛脚,但有些人还是油腔滑调。
  二、实现梦想,站上讲台
  1965年3月,下乡几个月后,考虑到我的文化程度,再加上我老实、听话,大队选我做知青教师。大队共有四个老师,我所在的生产队就只有我一个。
  我去的学校在一座半山腰间的庵堂里,只有1到3年级,所有学生都在一起学习,一共21个学生,都来自周边的农户。学校没有教学大纲,也没人指导,基本是以前我的老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学生,教学方式非常随意。所有科目和教学内容都是我自己决定,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与体育,语文课就教《毛主席语录》,数学就教基本的数字和运算,体育课有踢毽子、踏步等活动,音乐课以唱歌为主。没有固定的课程表,基本是一门课教累了就换一门。教学时长也不确定,一般视当时情况而定,有时60分钟,有时不到二三十分钟,但我也会按着我的教学提纲走。当时没有考试,无法判断教学质量,也没人在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生产队负责发放,总额较少,但仍有黑板和桌椅等基础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教师的基本教学需要。
  当时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因此我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我不但负责教学,还要负责学校的一切事项。公社对教学质量较少过问,但是生产队的教学还是受公社文教专干的检查监督,公社偶尔也会在暑假请资深教师为农村年轻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尽可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虽然条件艰苦,事务烦琐,但幸运的是,当地老乡对知青十分尊重,照顾我们的起居,不但热情款待我们,而且还教我们做农活。平日我很少出工,所以同龄的朋友也不多,但我常与周边年长的老奶奶聊天。正月去给老人家拜年,老人们通常舀一勺甜酒、一勺南瓜,混在一起给我们吃,或者给我们喝油茶,非常客气热情。过年如果哪家杀猪了,我们还可以顺便分一些。有个比我现在年龄还大的老奶奶,每次看到我都非常客气。我怀着孩子要转点的时候,她就给我递了一包自己种的黑豆子,还跟我说:“老刘啊,这个吃了好,能催奶。”乡亲们的悉心照料帮助我度过乡下的漫长岁月。
  学生也成为我快乐生活的源泉。当时学生们较少有“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想法,但很听话,对学习比较热情。他们见到我会轻快地打招呼,我们会一起玩游戏、跳皮筋、踢毽子,师生关系非常好。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但思想非常单纯,有时候走到我面前咧着嘴问我:“果里有个干红薯,老师你恰吗?”①大多数居民、家长和学生对教师非常尊敬,这都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传统,所以我在那很少受到别人的刁难。
  三、婚后转点,再次从教
  我与老张因同在一个大队相熟,老张时常接送我去大队和公社开会,就这样慢慢在一起了。1968年冬天,老张被调到城步,我只能跟着老张一起走,到他家乡去了。
  到老张家还没一个月,儿子就出生了。我躺在床上想:“我该怎么办,做什么呢?”正好他们生产队开会,没有会计,有人提议让我当,于是在儿子满月后,我参加公社的培训,做了一名会计,一干就是
  十年。
  接着老张调到西岩中学教书,恰逢学校公开招聘民办教师,我就马上报名了。当时我带着孩子,也没什么时间复习,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着后,就点着煤油灯在床边看看数学公式。当时要考政治、语文、数学三门,去考政治的路上我幸运地瞟见墙上写着“什么是宪法”的答案,因此也多得了2分;加之我从小在市区接受教育,比当地人的基础扎实些,就考上了当地民办教师,只在星期日或者休息時间给大队决算、统分。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完整的大队小学,一到六年级都有。我教的班有40多个学生,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还经常随性地请假不来上课,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继续读初中和高中,也有学生能一直读上去,出人头地。低年级是由一个老师包班教学,固定科目有语文、数学;高年级有单独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体育课上得比较少,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也没有场地;音乐课一学期一两次,主要教唱歌、认谱。   当时学校有了成套的教科书,老师们有教学任务,但没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非常随意,只要把书上的内容教完就好,一节課教不完就分两节课;老师间也不流行互相听课,都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涉。我刚去的时候,没有范本,也没备过课,就按自己构思的教。语文课就学拼音、汉字,数学就学基本的算术,都跟着教材走。开始有基于教材内容的考试,表明教学质量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学校一共有7名老师,只有1名公办教师,其余都是通过考试的村里的民办教师,后来大多转正了。当时老师培训的机会极少,老师如果想提高自己,就去参加中函,有专门的老师教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内容,寒假集中学习10~15天,暑假集中学习20~25天。那时候我去参加中函,集中学了两年,后来学习没有结束我就回城了,也没有继续上,所以没有拿到中函的毕业证。
  四、自愿返城,辗转归队
  1979年,大规模知青返城,我也自愿返回家乡。回家后首先就面临工作问题,下乡支教时间虽长,但并未给我特别的待遇,我始终是一名民办教师。我们一家四口回城后先与父亲住在一起,过了两个月,我带着小孩租了房,房子里横竖摆着两张床,手都能直接摸到屋顶。无工作的困苦让我只得开口问父亲讨要孩子的学费。
  走投无路之际,我找到父亲学校的老师,请求他帮忙找工作,随即被介绍到资江小学当14天代课教师,接着我又在向阳小学代课14天。随后,我又在沙井头小学代课一个月。我思忖,代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就向教育局领导求助,说我不求工作好坏,只要能解决吃饭问题即可。市政府比较照顾返城知青,第二天就将我安排到水利机厂幼儿园工作,成为厂里的正式员工。在幼儿园,大、中、小班我都带过,但我还是想回学校教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转到邵新小学教一年级,区里来听课觉得我上得不错,从此校长也就放心下来。在邵新学校的七八年间,我一直是以工代教,虽然被称为老师,但是享受的是保育员的待遇,后与厂长商讨后,给了我幼师的薪资。
  我父亲通过不断写报告说明情况,成功地洗掉了档案里“历史反革命”这几个字,政治问题彻底解决了。1988年,我提供了政审的材料。教育局派人调查情况,替我落实了政策,发布了红头文件,说我这是归队,承认我自1965年开始的教龄,然后就把我分到了前进小学。学校书记听说是落实政策来的,认为落实政策的都是不能教书的,并不信任我,甚至一开始跟我说学校不缺人,拒绝在我的调令上签字。而我认为我应当服从调令,听从教育局的安排,因此在不断的求情后,我被安排教一年级。后来三年级一位老师休产假,校长请我代课。全区统考时,我教的两个班在区里分别名列第三和第五,校长和书记非常满意。随后,六年级的老师生病住院,我带六年级,全区统考时数学考了第一,这也就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我原有的看法。我曾指导一名学生参加华罗庚数学竞赛得了冠军,我也因此得到“优秀教练员”称号。后来,我一直担任学校教研组组长,负责和管理学校的数学教学。
  我在当知青教师时并未受过专门的训练,也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师范生,普通话、板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刚从城步回来上课时,我也有点胆怯,担心别人揭我的短。当时,邵阳九县三区要选拔一位教师到市区上课,我就去听课,再忙都不间断。市里区里有时会请专家上课,我也去听课,做好笔记,虚心求教。很多上课的形式和教学的内容我就是从听课中学到的。正是上山下乡的这段经历,教会我要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①,从不抱怨,只脚踏实地地干,通过努力和付出得到别人的认可。此外,知青经历也教会我不要有私心,不要计较,无论在乡下还是回城我都先等别人选完,我再拿剩下的。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教育的投入也逐渐上升,但是许多教师还是不愿意去农村,这是整个社会环境的责任。要改善这样的情况,需要对学校教育、社会风气、个人精神品质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我看来,“知青教师精神”就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净化教师的从教信念,促进教师奋勇前行,培养真正关心学生、乐于从教、善于从教的明日之师。对我来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愿意去偏远的山区执教,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愿意无怨无悔为之付出!
  访谈后记
  刘如英老师是一位了不起的知青教师。凭借对教师工作的热情,她在国家需要她的时候毅然下乡,忍受贫苦、甘于平淡,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岗位,并始终秉持对教育的初心。返城后,她丝毫没有享受知青教师头衔带来的名利,辗转奔波后,终于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从教近40年,她感恩那段知青岁月,正是那段困难的日子,锻造了她的教师之魂,教会她作为一名教师要不存私心,对学生有情意,不因家庭富裕与否随意评判学生,鼓励和认可困难的学生;不论教书地点如何,都要无怨无悔为教育事业献身。刘如英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印象深刻,谈起学生来如数家珍。在她收藏的照片和其他资料里,我能看到她作为人民教师的爱与担当,感受到她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此向刘如英老师表达敬意,对她不辞辛劳数次接受访谈表示感谢,并庆幸自己有此机会得以记录她这段知青岁月!感谢我的妹妹,帮我联系老师并陪同我一起进行访谈。最后,衷心感谢胡艳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学生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郭思乐教授说: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在关注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唱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课堂,我在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十月,她和朋友沿海自驾游。坐在副驾驶座上,秋阳暖暖地包着她,听着导航仪女声的一成不变,身体摊得太舒服,眼皮也渐渐支撑不住自己的重量……瞌睡打了一路,好几次惊醒时,车都停在路边。  她问朋友:“怎么了?”  朋友说:“没事儿呀,我休息一下。”  车再次发动,她再次迷糊过去,却感觉到车正在停下来。朋友还是新手,停得有点儿猛。  懒得睁眼,却突然间颊上被什么湿湿地碰了一下,又一下。像飞蛾的翅膀擦过,又像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从美学角度看,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美的过程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获得审美的喻悦。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因此
[摘 要]课堂教学剑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平铺直叙的课堂结构、顺风顺水的教学节奏,在彰显课程定位、资源特质、具体学情的基础上,板块组建、策略遴选、流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整合和优化,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尝试在以教材为核心的基础上,引入小古文的课程资源,借助于教学设计的优化调整,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朗读词串;悉心聆听;精准理解;积累内化  [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游戏作文就是其中的一把金钥匙。     一、 游戏,让学生趣生心自动  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
我们往往看不到山的那一面,虽说山的那一面还是山,但毕竟没有相同的两座山。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中,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作为教学“例子”的教材(文本)更是可以作为文本课外资源开发的主要凭借。  教师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准确把握拓展时机,对文本课外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把拓展融入文本教学的
圆子:  你好!我的家庭很和睦,但自从我生下二孩后,婆婆的一些做法让我很不舒服。我小时候,父母总叫我“小美女”。事实上,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因为我就是个长相很普通的女孩。如今,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终于明白父母当时的审美观。因为在我心中,我的两个儿子也都是最帅的。但是,婆婆却经常强调:“我的大孙子帅,小孙子丑。”  婆婆对我大孩的态度: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大孩都上小学三年级了,放学回家后,依然钻在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呼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灵活运用日本学者佐藤正夫提出的三种学习组织形式——个别学习、分组学习、同步学习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探究,达成自我最优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个别学习;分组学习;同步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教师与学生的故事,其中多数都是教师如何如何影响与感化学生,使其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了学习成绩等等。而今天,我想谈谈我的学生们是如何影响了我,让初为人师的我在前进道路上一边播种,一边收获,享受到了从事这份职业的幸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离开学校德育处的行政工作,真正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授课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在这不短不长的六年里,我一直将自己看作是一名教学“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