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往往看不到山的那一面,虽说山的那一面还是山,但毕竟没有相同的两座山。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中,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学生都怔住了。静默片刻,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尴尬无比。之后,学生们则把这突然出现的一幕看成那位同学的笑柄,过后还念念不忘,开了他很多玩笑。
其实,那位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经典散文《背影》中的“我”,当时做得是不是欠妥呢?很多教师都在讲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在听这篇课文,大家都在努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那位学生一样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并大胆地说出来呢?
在西方,父亲和儿子就像朋友,彼此平等,儿子对父亲可以直呼其名,但父亲对儿子并不溺爱,而是让儿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对儿子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包办代替。在中国,父亲往往是严厉的、谨慎的,父子之间沟通不多,貌似隔膜,但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含蓄而深沉的。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敢对父亲直呼其名,不过,父子之情就在那里,深重之至,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无法言说的爱,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溺爱,一如经典散文《背影》中的父亲,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般地关爱自己那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校歌形式鼓励学生:
走自己的路,
出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我觉得,这首歌有很强的针对性,似乎在对中国的父母或子女进行婉转的批评。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客观事实。例如,每天早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上学,书包都要替孩子背着;每天下午,学校门口肯定聚集着众多父母,他们来接孩子放学,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又如,有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大扫除。再如,大学生报到的时候,一个学生报到,八个家人送行。总之,家长代替儿女做了太多本该儿女自己做的事。父母爱孩子,那是肯定,但这样做,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懒得动手?对此,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反思。
当然,也有与上述事例截然相反的事例。一个农村学生,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虽然他从未去过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在报到之前却坚定地声明:一个家长也不许陪同!连报到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以后还怎么闯天下?这样的学生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
总之,站在家长的角度讲,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爱不仅是一种本能,而且是一种艺术。如何去爱,爱到何种程度,需要仔细研究。归根结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必代替,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树立自立的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和理解家长的苦心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经典散文《背影》的解读应该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这显而易见、自不待言,另一方面则是儿子应该懂得如何去理解、关爱父亲。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梁金)
在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小学苏教版教材)中,经典散文《背影》被归入“至爱亲情”这一单元,其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亲情令人感动。可是,我们可别只顾着感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儿子也太懒惰了吧!年纪轻轻、手脚灵活,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非得让上了年纪的父亲去冒险?”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学生都怔住了。静默片刻,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尴尬无比。之后,学生们则把这突然出现的一幕看成那位同学的笑柄,过后还念念不忘,开了他很多玩笑。
其实,那位学生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经典散文《背影》中的“我”,当时做得是不是欠妥呢?很多教师都在讲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在听这篇课文,大家都在努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那位学生一样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并大胆地说出来呢?
在西方,父亲和儿子就像朋友,彼此平等,儿子对父亲可以直呼其名,但父亲对儿子并不溺爱,而是让儿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对儿子力所能及的事绝不包办代替。在中国,父亲往往是严厉的、谨慎的,父子之间沟通不多,貌似隔膜,但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含蓄而深沉的。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敢对父亲直呼其名,不过,父子之情就在那里,深重之至,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无法言说的爱,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溺爱,一如经典散文《背影》中的父亲,依然像对待小孩子一般地关爱自己那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校歌形式鼓励学生:
走自己的路,
出自己的汗。
靠天靠地靠父母,
不算是好汉。
我觉得,这首歌有很强的针对性,似乎在对中国的父母或子女进行婉转的批评。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客观事实。例如,每天早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上学,书包都要替孩子背着;每天下午,学校门口肯定聚集着众多父母,他们来接孩子放学,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又如,有的家长会代替孩子到学校做大扫除。再如,大学生报到的时候,一个学生报到,八个家人送行。总之,家长代替儿女做了太多本该儿女自己做的事。父母爱孩子,那是肯定,但这样做,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懒得动手?对此,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反思。
当然,也有与上述事例截然相反的事例。一个农村学生,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虽然他从未去过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在报到之前却坚定地声明:一个家长也不许陪同!连报到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以后还怎么闯天下?这样的学生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
总之,站在家长的角度讲,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爱不仅是一种本能,而且是一种艺术。如何去爱,爱到何种程度,需要仔细研究。归根结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不必代替,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树立自立的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和理解家长的苦心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经典散文《背影》的解读应该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这显而易见、自不待言,另一方面则是儿子应该懂得如何去理解、关爱父亲。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