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月迷情》到《黑暗中的舞者》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响音乐作为电影构成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与电影画面镜头所传达的视觉元素相得益彰,也为电影的人物刻画,情绪渲染和主题烘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包括噪音音乐在内,音响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在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和《八月迷情》两部电影中展现了独特的魅力,用一种离我们近在咫尺的发声器材和别具一格的听觉特征让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在电影这个艺术形式中绽放着绚烂无比的光彩。
  [关键词]音响音乐 视觉表现 噪音音乐 艺术价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24
  
  在影视声音构成中,语言、音乐、音响是传统的三大要素。其中,音响往往具备写实化的特征,用来表现客观的环境和声场;而音乐主要用来表达情感,往往带有主观的特征。但二者的区别也并不十分严格,有的时候,音乐会被当做音响来处理,发挥音响所起到的作用;反之,音响也可以被看做是音乐,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律动性。二者在形态和作用上的交融,产生了音乐音响和音响音乐。
  其中,与音乐音响相比,音响音乐往往为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在影片中音响的运用方式具备了音乐的表现效果和意义。就是说,尽管出现的是音响,但实际上它却具有音乐的某种特征,发挥了类似音乐的情感作用。在影视剧中,如风声、雨声、划水声、敲击声、车水马龙声等这些常见的音响,其存在给画面带来真实感,有时候在特殊的影片类型,如恐怖片、动作片中,还可以增强现场的紧张感、神秘感、以及动作的节奏感。当音响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落中完整地呈现时,并如同音乐中的各种乐器在总谱中有秩序地发挥出一种艺术表现作用的时候,这段音响就具有了音响音乐的表现功能,因为它以音响的形式获得了音乐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不但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营造情绪的变化,还可以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对影片本身的主题升华。
  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和《八月迷情》中音响音乐的运用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两部电影的类型都是歌舞片。它们可以说把音响音乐的艺术魅力发挥到了全新的地步,片中很多处出现的音响在连续的一段时间里巧妙地被编织成一首首和谐的有律动性的音乐,完美地融入电影的镜头画面中,为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凝练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部当代电影在音响音乐方面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又相辅相成。其中还有一点需要提出,就是两部电影中,在某些音响音乐的演绎过程中,音响的取材很广,甚至是生活中的噪音,因而或多或少地带了些噪音音乐的意味。虽然音响往往在物理特性上都具备噪音的特征,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乐音”范畴,但噪音音乐却并不是简单的音响堆砌,而具备了某种现代音乐的特性。
  一、噪音音乐——特殊的音响音乐
  噪音音乐起源于二十世纪的最极端却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菲利波
其他文献
[摘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其中小说人物郭靖得到广大阅读者的喜爱,学界对其研究不少,其中的争议也颇多。在这两部小说中,金庸没有像其他武侠小说家那样宣扬尚武精神,而是从人性、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察人物的人格理想、精神在人生遭际中的嬗变和完善。细读文本,会发现在人物郭靖身上有很深的“孝”与“义”的传统伦理胎记,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孝与义在人物内心也有纠结和嬗变。  [关键词
【摘要】从“狼来了”到“狼真的来了”,当代中国电影业自20纪90年代以来始终生存在一种焦虑与困惑之中。时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大片”早已经进入了国人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形,中国电影人经历了一个从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到逐渐了解、有所作为的过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也开始创作自己的大片,开始以自身民族电影的鸿篇巨制为有力武器,展开与好莱坞电影这匹“狼”的斗争,“与狼共舞”的局面于是便得以形成。
[摘要] 电影和小说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钟爱,电影通过场景画面的转换,配合音乐、语言等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而小说则是通过对文字的组织来实现内容的传递和转换,两者都是从文艺的角度带着读者和观众对文学的理解和对影像的认知。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语言 相似性 区别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31  电影的发展史与小说相比
[摘要]《画皮》是《聊斋志异》中最得影视创作者垂青的篇章,多次被搬上银幕,其中1966年、1979年、2007年的三个电影版本影响广泛,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改编策略——画皮,画骨,换骨。形成三种不同的影像风格和审美意蕴,是古代经典与当下语境结合的三种途径。  [关键词]古典名著 《画皮》 改编 二度创作    《画皮》应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得影视创作者垂青的篇章,数百字的短章,反复被改编成电影
[摘要]本文从《雨巷》这首诗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形式的音乐美和新颖的象征美入手,来解析这首诗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雨巷 四美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这首诗之所以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在于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四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形式的音乐美和新颖的象
摘要 《左右》是王小帅在题材选取和表达方式运用上均有所突破的影片。该片隐含着由浅至深的三个层次的思考:隐私呈现与伦理困境、特殊境遇下的人性纠结、人如何面对命运的抉择。其在形式技巧方面的突出特色是内向化叙事策略和动静结合的心理表现技巧。  关键词 《左右》 王小帅 伦理困境 内敛叙事    从《冬春的日子》到《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王小帅的电影虽然在题材选取和手法运用上有明显变化,但其中鲜明的个人
[摘要] 《一个字头的诞生》作为一部典型的黑色电影,无论其主题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弥漫着荒诞不经的后现代气息以及阴暗压抑的黑色氛围。而该片作为银河映像乃至杜琪峰的代表作,其中不乏杜琪峰对作者电影的理解与思考,是研究香港作者电影不可缺少的素材。  [关键词]黑色电影 《一个字头的诞生》 杜琪峰 银河映像 镜头语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17   
[摘要]英国电影以创作态度严谨、结构精美、对话机智而闻名于世,在改编英国古典文学名著方面也颇见功力。但在表现现代题材方面,英国电影远不及其它电影大国。  [关键词]英国电影 文学名著改编 现代题材    1984年,我国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大型外国电影回顾展即英国电影回顾展。我有幸作为举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主持了这次回顾展的学术讨论会。这次回顾展共展出英国各个时期的电影代表作共40
摘要:艾芜《山峡中》对江涛的描写具有隐喻,象征意味。可以从两个角度阐述江涛意象,一是江涛隐喻蛮横的生存哲学,即盗贼世界野蛮、冷硬的生存法则。二是江涛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见出生命抗争以生存的可贵和伟大。  关键词:江涛意象 蛮横 生存 生命力 抗争    《山峡中》是艾芜早期的代表作,向来被视为《南行记》中最为成功的一篇。研究者一直把目光侧重在人物的塑造上,认为艾芜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塑造了野猫子这个
设想如下的一个场景:当工作了一天的你,回到家中,突然想起一件家居用品在下班途中忘记购买,而此刻的你又有点累了,不想再出门,即便超市就在离家的不远处。当你吃完晚饭、打开电视,专门的购物频道中正在演示着一款你所需要的家居用品,主持人亲切耐心的介绍,加之上乘的质量和完备的功能,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立刻拿起你手中的电话定购呢?这种通过电视媒介,受众可以足不出户,但却能详细了解商品性能、实现轻松购物的方式,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