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实施心理护理对脑出血病人取得的治疗效果,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为脑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提供新的护理思路。 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临床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持单一变量时,改变其他变量,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脑出血患者上肢肌力及手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及情绪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出血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除了采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之外,结合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心理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压力的日趋增大,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15%-20%,一年生存率仅38%。脑出血不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尤其是重症病人30d内死亡率高达30%-40%)疾病,同时也常常给大多数存活者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障碍,其致残率高达70-8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恢复及上肢肌力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SDS、SAS测试结果来以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包括对脑出血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而不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专门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方法:①饮食护理:每天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饮食不可过饱,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足够水分的摄人。②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房环境的安静、舒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用床挡,防止坠床;在注意保暖的同时防止烫伤,大小便必须在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同时配合针炙、理疗。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恢复训练之外,在入院3d内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一月后评定疗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恢复训练同对照组。心理护理对策:①尊重病人:对待病人要讲究文明礼貌,尊重病人,不可冷落疏远病人,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尽量迁就,在疾病的恢复期动员家属来院探望,以使患者能安心休养。②耐心对待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给予语言安慰。对语言不清的患者,要耐心倾听,能帮助病人去做的事要尽量办好,以增强其信心;耐心向病人解释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及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根据病人性格特点,病情轻重,家庭境遇的不同及针对以不同情感变化,采取不同的心理支持方法;恢复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应耐心引导病人,确保情绪稳定。③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护理人员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病人,在病房要语言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同时要注意在操作治疗时做到轻、稳、准、快,以免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痛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运动功能、上肢肌力恢复指数,同时测定患者的SDS和SAS分值。
2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表1中数据说明两组的上肢肌力恢复和手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和SAS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经过心理干预,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两组数据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表2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
3 讨论
以上的统计结果提示我们,在对脑出血进行治疗时,除了采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之外,额外实施心理护理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对大量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按照患者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固执易怒型患者、忧郁疑虑型、心理孤独型、悲观失望型、期待关怀型等。每一类型的患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诉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会根据从患者和家属方面得到的信息分析患者所属的类型,然后按照该类型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给予心理护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尤其是忧虑抑郁在脑出血的病因和病情进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患者的忧虑抑郁情绪对一些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脑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 2011,24(5)
[2] 徐春燕.脑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3(4)
[3] 郭桂荣.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29):203-204
【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心理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压力的日趋增大,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15%-20%,一年生存率仅38%。脑出血不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尤其是重症病人30d内死亡率高达30%-40%)疾病,同时也常常给大多数存活者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障碍,其致残率高达70-8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恢复及上肢肌力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SDS、SAS测试结果来以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包括对脑出血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而不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专门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方法:①饮食护理:每天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饮食不可过饱,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足够水分的摄人。②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房环境的安静、舒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用床挡,防止坠床;在注意保暖的同时防止烫伤,大小便必须在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同时配合针炙、理疗。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恢复训练之外,在入院3d内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一月后评定疗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恢复训练同对照组。心理护理对策:①尊重病人:对待病人要讲究文明礼貌,尊重病人,不可冷落疏远病人,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尽量迁就,在疾病的恢复期动员家属来院探望,以使患者能安心休养。②耐心对待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给予语言安慰。对语言不清的患者,要耐心倾听,能帮助病人去做的事要尽量办好,以增强其信心;耐心向病人解释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及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根据病人性格特点,病情轻重,家庭境遇的不同及针对以不同情感变化,采取不同的心理支持方法;恢复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应耐心引导病人,确保情绪稳定。③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护理人员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病人,在病房要语言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同时要注意在操作治疗时做到轻、稳、准、快,以免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痛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运动功能、上肢肌力恢复指数,同时测定患者的SDS和SAS分值。
2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表1中数据说明两组的上肢肌力恢复和手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和SAS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经过心理干预,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两组数据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表2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
3 讨论
以上的统计结果提示我们,在对脑出血进行治疗时,除了采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之外,额外实施心理护理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对大量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按照患者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固执易怒型患者、忧郁疑虑型、心理孤独型、悲观失望型、期待关怀型等。每一类型的患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诉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会根据从患者和家属方面得到的信息分析患者所属的类型,然后按照该类型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给予心理护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尤其是忧虑抑郁在脑出血的病因和病情进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患者的忧虑抑郁情绪对一些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脑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 2011,24(5)
[2] 徐春燕.脑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3(4)
[3] 郭桂荣.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29):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