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永是首度向世界披露北京非典疫情真相的《TIME》记者,他说:“2003年,我第一次觉得工作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我写给美国人看的文章总算影响到了中国人。”但没人知道他自年轻时便有自杀倾向,在一线采访SARS疫情,他从来不戴口罩,也不采用别的什么防护措施,“一方面自恃身强力壮,另一方面可能潜意识里也觉得,让我得这个病试试也挺好。”
我现在是个癌症患者,对时间的记忆有点错乱。
2003年我是美国《TIME》(《时代周刊》)的记者,当年5月初出版的那期杂志,封面是五星红旗和一张SARS病人的胸透X光片合成的图片,可以看到红旗下浮现出布满阴影的肺部,标题是“SARS NATION”(非典国度)。这个封面报道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外国人觉得中国是个可怕的地方,中国人尤其是一些青年觉得,老美在刻意妖魔化中国—我是这组报道的作者之一,一个为外媒工作的中国人。
记得那年2月中旬,春节放假回来,我看到香港的报纸头版报道,广州居民在抢购白醋和板蓝根。我在《TIME》负责浏览几乎所有重要的中文报刊,办公室里订阅了差不多一百种,但是内地出版的报纸和杂志都还没有报道此事。我也没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的新闻,只是觉得好玩,就跟我的上司、《TIME》驻北京分社的社长报告,说广东有点奇怪的情况。我跟这个新到任的社长彼此看不顺眼,他也没理我—比起市民抢购什么东西的新闻,他更关心那些领导人的子女们在做什么生意,成天让我去打探此类消息。
但是《TIME》亚洲版的总部在香港,那边已经在关注日渐流行的奇怪肺炎。香港总部催我们北京这边也去调查一下,主要是寻找病例和询问一些医学专家对这种怪病是否了解。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春节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特有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春运,事实上导致了SARS从广东向全国扩散。北京也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所以成了后来的重灾区。
但是外媒的关注角度不在于疫情本身,他们对政府可能隐瞒信息这个问题更感兴趣。大概3月下旬的时候,官方披露北京有三十多人确诊,当时我们已经完成了一轮信息搜集,大家分头去找医院和政府机构可能的知情者,各显神通,几乎已经肯定,官方的数字是大大低于实际感染者数量的。
不过街头还没什么紧张气氛,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谁会把几十个传染病患者当回事呢?北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是我们杂志发表了蒋彦永的那封信之后。蒋彦永是解放军第301医院的老军医,他知道北京的几所医院里已经收治了相当多的非典病人,但是媒体还在宣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这让他感到愤怒。蒋彦永写了封信描述他看到的一切,这封信发给了CCTV和凤凰卫视,当然没反应,然后他又发给了《华尔街日报》,不知道为什么《华尔街日报》也没动静,最后蒋彦永才联系了我们。当天我和一个同事就抓紧把这封信翻译成英文,挂到了《TIME》的网站上。
那应该是4月初了,蒋彦永的信一出来,全世界都炸锅了,中国政府面临着很大的国际压力。但他这封信严格来说还不能直接证明中国政府撒谎,我们必须掌握第一手证据,找到足够的病例证明政府隐瞒数据。在那之前,我们已经多次到各大医院去侦查、探访,还采访过大夫,但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我决定再去四大传染病医院试试。
北京有几个专门收治传染病人的医院: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等等。4月11日我带了一个摄影师,装成进医院看病的样子,去这几个医院的呼吸科打探。309医院有非典病人,但不知道人数。302医院之前有个大夫跟我聊过,证实他们那儿有十个确诊病例。但我这次去被告知,他们的传染病住院病人除了肝炎患者,其他都被转移到佑安医院去了。地坛医院没有呼吸科,我随便抓了个护士跟她说我发烧、咳嗽,她眼神立刻就不对劲了,说你快出去到哪哪哪,然后就一溜烟跑了。
我最后去了佑安医院。这里有个专门的传染病区:一栋巨大的十字形建筑。我冒充来探视的病人家属,门卫不让进,我就往别处溜达,走到楼底下给病人配餐的地方。那是一个长长的走廊,约有150米,脚步声的回响很沉闷,恐怖电影里经常有这种场景。我看到三个工作人员,每人都戴着两层口罩,穿着防护服,推着餐车,正在给病房分发盒饭。这里每间病房的门边都有一个巨大的氧气瓶。有个护士走过来,问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我说来看病人,她说:“这里的病人都不允许探视。你赶紧走,别跟这儿呆着。”但她证实,佑安医院收治了至少一百多个非典病人。
从送饭护士那里得知这个病区住的全是非典病人之后,我一出来就沿着窗台数病房数量。转到一栋楼后边的时候,发现这里一楼每个窗台上都堆满了装食品的塑料袋。因为处于隔离状态的病人不允许家属探望,医院工作人员会把家属送来的食物放在窗台上,病人开窗户自己拿进去。我看到有一扇窗户半开着,隔着纱窗看到,里边有个穿蓝白条病号服的女孩,大概二十来岁的样子,我就过去跟她说话。
她问我:“你是记者吧?”
“不是。”我真不觉得自己长得很像记者,怎么让她看出来了?
“别装了,你就是记者。”女孩说,“没关系,我正想跟记者说说这里的事呢。”
这女孩居然是301医院的护士,因为得病被隔离到佑安医院来了,她告诉我SARS传入北京的源头:北京第一例确诊的SARS患者是个山西的打工妹,过年从广东回山西,在家里发了病。山西的医院治不好,这人刚巧有个老乡在北京某部队大院工作,是给首长开车的司机,司机说我带你去北京的大医院治病去,就开车拉着这个病人及其家属到北京,送进了301医院。这个病人把司机、自己家人全都传染了,进了医院又把301医院整个呼吸科的大夫和护士都给传染了。
“然后我就到这儿来了。”女孩说。
这符合我们之前的预判:SARS流行早期的感染者,很多是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
女孩告诉我:北京至少有几百个“非典”患者,佑安和地坛两家医院都住满了,甚至有些官员也住在地坛医院。佑安医院的病房大多数都是三人一间,有极少数单人间。 为了保险起见,我让摄影师先拍些照片落袋为安。这个期间我跑去确认病房里的病床数量,好估计出接近准确的病人数字。我数出了超过一百个病人。
虽然我还有更多问题想问这位301医院的护士,但是她没机会再说了,有个工作人员发现了我们。文字记者有时挺烦跟摄影记者同时工作的,他们太招眼了。如果我们自己采访,目标没那么大,往往可以得到更多东西,他们,尤其是他们的照相机一出现,马上一帮人围上来围观,我们的活儿也就没法干了。
保安把我们轰出去了,不过关键的证据已经拿到。我回去就开始写稿,写完以后,《TIME》亚洲版主编告诉我,别回家了,找个饭店把自己隔离了吧。
我很高兴地跑到丽都饭店住下来。整个“非典”时期,《TIME》的记者凡是做了相关的报道,杂志就出钱让你住最好的酒店,说是隔离,也有点像奖励休假。我在酒店里大吃大喝,第一天还去酒店的娱乐设施场所玩,后来一想,万一我真得了病,别跑这儿祸害别人,这叫什么隔离呀? 后来几天就老老实实在房间里点餐叫外卖。
这期间有一天,社长叫我去开会,居然在凯宾斯基,我去了才知道,这家伙把自己也隔离到饭店里了。在凯宾斯基见到一个女孩,社长给我介绍说她叫Penny(化名),是新来的雇员。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讨厌。对女人我有三大忌讳,第一讨厌上海姑娘,第二讨厌戴眼镜的,第三讨厌穿尖头皮鞋的。Penny把三大忌讳占全了。
我觉得社长是想用这女孩把我挤兑走。因为我在《TIME》干了十年,资历很老,每月薪水两千四百美金,够雇好几个新人,除了所有国内假期,每年还有六周带薪年假。但是《TIME》对其驻外机构的员工人数也是有预算的,通常只有一个分社社长和两三个记者,其他的像翻译、司机和行政助理之类都不算《TIME》的雇员,外交部下面有个外交人员服务局,负责给所有的外交和新闻机构提供这些服务。不把我开掉,社长就没法添新人,但是要解雇我的话就需要支付昂贵的补偿,所以又动不得,我就成了社长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在等我提出辞职,我觉得他像小报记者。这就是我跟社长相互讨厌的深层原因。而Penny确实挺能干的,她有做记者的经验,英文也不错,理论上有能力把我挤走。
住酒店的那段时间,实际上我还是在通过打电话继续工作。309医院的一个医生告诉我,前两天他们把46个病人转移到医院旁边的一个宾馆里隔离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派人来中国调查,看到病房里只有十几个病人。等世卫组织的人走了,46个病人又移回病房里。“那个宾馆正在进行消毒处理,我估计他们不能再营业了。”这位医生说,“反正他们本来也打算重新装修。”而在中日友好医院有56个病人,医院上报了41个。世卫组织的人又来检查时,这些病人中有31个本院的医护人员被装进了救护车,剩下25个留在病房里迎接检查。救护车拉着病人们在三环路上跑了一天,那些医护人员和开车的司机都叫苦不迭,他们是跟一车致命病毒同呼吸共命运,一圈又一圈跑在北京的三环路上。
官方随后公布了真实的统计数字,造成了确诊病例一夜之间从几十个变成几百个的惊悚效果,疑似病例还有上千个。老百姓确实陷入恐慌了,可以设想,假如一开始没有隐瞒信息,几百个传染病人对北京这么大的城市来说其实不算多,而且很容易控制。问题就在于先隐瞒后公开,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让人们产生怀疑:谁知道你还有没有隐瞒更大的秘密呢?
等我结束在高级酒店快乐的隔离生活,出来一看世界全变了。4月20号,政府宣布免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的职务,这两个人背负了隐瞒疫情信息的责任。2003年我总共写了三四篇关于SARS的报道,4月25号《TIME》的总编还写了一封感谢信到北京分社,说我们干得太棒了。他认为是我们的报道迫使北京政府公开了疫情真相,并直接导致两位政府高官的下台。
此前我做这份工作已经觉得无聊至极,我采访过的人开始都对外媒寄予厚望,以为问题只要捅到国际上就能解决,事实上我根本帮不了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证据就是我有一个特别牛逼的电话本,上面几乎什么人都有,但是我如果给曾经采访过的人再打电话,对方一听是我就会骂“滚蛋”。
2003年,我第一次觉得工作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我写给美国人看的文章总算影响到了中国人。
兴奋完了就想,妈的,会不会有危险啊。我倒不怕得病,因为我每天抽烟喝酒,从无头疼脑热。这里有个简单常识:病毒要找宿主也会选个健康点的,哪个家伙身体里边环境好,病毒住着也觉得舒服,像我这种已经把自己的肺弄烂的人,病毒都不爱跟我这儿繁衍生息。我说的危险在于这事算给政府抹了黑,搞的两个大官都下课了,他们不来找我算账?我就告诉老婆,如果哪天我突然消失了,你需要给谁谁和谁谁打电话,也许他们能帮我。我每天把护照和绿卡都揣怀里,随时准备买张机票跑路。
绿卡是个很方便的东西,但是它也给我带来麻烦,就是像我这种有绿卡又不在美国定居的人,为了保住绿卡,每半年就得回一趟美国,俗称“跑卡”。当我感觉到北京的紧张气氛,正好也到了该去美国“跑卡”的时候,我顺理成章就跑了。
5月份我到了美国,去接受总编拍肩膀,听他对我说:“继续努力!”后来,《TIME》在2004年给我颁了一个奖,表彰我为《TIME》的公共服务领域报道做出的贡献,这个奖的影响力比不上普利策奖,但在新闻圈子里大家还都知道。
我在美国呆了一个多月,回来的时候,中国民众抗击SARS的运动正如火如荼,但是我已经不需要再做报道了。美国读者只要知道“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上欺骗了民众”就够了,很难再有耐心关注远隔重洋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就算我写这样的报道也发表不了,就算发表出来读者也理解不了。所以我又变成无所事事的状态,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Penny坐在我对面的位置,社长把外交人员服务局派给我们的中方秘书给轰走了,让Penny顶了秘书的名额。对此我毫无意见,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朝夕相处总归不坏,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社长唯一的优点是允许我在办公室里抽烟,我就一天到晚抽个不停,用电脑播放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许巍、小刚、伍佰什么的,还有很多英文歌。每逢社长不在时,办公室势必烟雾缭绕,仙乐飘飘。
“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歌声从音箱传出来。
“这是什么歌?挺好听的。”Penny问我。
我告诉她是小刚的《黄昏》。跟Penny聊来聊去,我们就好上了,这段恋情陪我过完了2003年的整个夏天。我们每天晚上喝酒,通宵唱卡拉OK,天亮再去上班。但是社长给我加了薪,然后理直气壮地指使我干更多的活儿,他用这种办法折磨我,导致我每天睡得昏昏沉沉,听见闹钟响的时候都会梦见自己得了绝症。
现在我终于梦想成真了。
死亡并不可怕,难题在于选择何种死法。我十七岁开始得抑郁症,很快发展到有自杀倾向。我认真分析过各种自杀手段,觉得首先没一个死得舒服,其次没一个死得好看,就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转而盼望上天让我得个绝症。2003年在一线采访SARS疫情,我从来不戴口罩,也不采用别的什么防护措施,一方面自恃身强力壮,另一方面可能潜意识里也觉得,让我得这个病试试也挺好—接触那么多病人,终究还是没得上。2011年春天,我被确诊为食管癌,让我由衷高兴,觉得这辈子运气实在太好,最后的愿望都被上天满足了。我的人生经历足够丰富,第一个老婆跟我从学生时代在一起,分分合合好多次,终于结婚又离婚。第二个老婆是美国回来的,2000年底我俩领证,2004年8月离婚,同时我也决定不再忍受无聊的记者工作和讨厌的社长,于是递交了辞呈,获得彻底自由。2009年我第三次领了结婚证,这个老婆是在酒吧认识的,如今每天陪着我去肿瘤医院做化疗,用手机拍我手术后肿胀的脖子发到微博上。化疗让我失去了头发和眉毛,导致老婆拍的照片看上去具有了某种佛性。我告诉她,马雅可夫斯基说:“在这人世间,死去并不困难,创造生活可要困难得多”。我对这个世界不满,又改变不了什么,就这样活到现在,已经看见了人生的终点,好运气都还没用完。
我现在是个癌症患者,对时间的记忆有点错乱。
2003年我是美国《TIME》(《时代周刊》)的记者,当年5月初出版的那期杂志,封面是五星红旗和一张SARS病人的胸透X光片合成的图片,可以看到红旗下浮现出布满阴影的肺部,标题是“SARS NATION”(非典国度)。这个封面报道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外国人觉得中国是个可怕的地方,中国人尤其是一些青年觉得,老美在刻意妖魔化中国—我是这组报道的作者之一,一个为外媒工作的中国人。
记得那年2月中旬,春节放假回来,我看到香港的报纸头版报道,广州居民在抢购白醋和板蓝根。我在《TIME》负责浏览几乎所有重要的中文报刊,办公室里订阅了差不多一百种,但是内地出版的报纸和杂志都还没有报道此事。我也没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的新闻,只是觉得好玩,就跟我的上司、《TIME》驻北京分社的社长报告,说广东有点奇怪的情况。我跟这个新到任的社长彼此看不顺眼,他也没理我—比起市民抢购什么东西的新闻,他更关心那些领导人的子女们在做什么生意,成天让我去打探此类消息。
但是《TIME》亚洲版的总部在香港,那边已经在关注日渐流行的奇怪肺炎。香港总部催我们北京这边也去调查一下,主要是寻找病例和询问一些医学专家对这种怪病是否了解。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春节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特有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春运,事实上导致了SARS从广东向全国扩散。北京也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所以成了后来的重灾区。
但是外媒的关注角度不在于疫情本身,他们对政府可能隐瞒信息这个问题更感兴趣。大概3月下旬的时候,官方披露北京有三十多人确诊,当时我们已经完成了一轮信息搜集,大家分头去找医院和政府机构可能的知情者,各显神通,几乎已经肯定,官方的数字是大大低于实际感染者数量的。
不过街头还没什么紧张气氛,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谁会把几十个传染病患者当回事呢?北京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是我们杂志发表了蒋彦永的那封信之后。蒋彦永是解放军第301医院的老军医,他知道北京的几所医院里已经收治了相当多的非典病人,但是媒体还在宣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这让他感到愤怒。蒋彦永写了封信描述他看到的一切,这封信发给了CCTV和凤凰卫视,当然没反应,然后他又发给了《华尔街日报》,不知道为什么《华尔街日报》也没动静,最后蒋彦永才联系了我们。当天我和一个同事就抓紧把这封信翻译成英文,挂到了《TIME》的网站上。
那应该是4月初了,蒋彦永的信一出来,全世界都炸锅了,中国政府面临着很大的国际压力。但他这封信严格来说还不能直接证明中国政府撒谎,我们必须掌握第一手证据,找到足够的病例证明政府隐瞒数据。在那之前,我们已经多次到各大医院去侦查、探访,还采访过大夫,但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我决定再去四大传染病医院试试。
北京有几个专门收治传染病人的医院: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等等。4月11日我带了一个摄影师,装成进医院看病的样子,去这几个医院的呼吸科打探。309医院有非典病人,但不知道人数。302医院之前有个大夫跟我聊过,证实他们那儿有十个确诊病例。但我这次去被告知,他们的传染病住院病人除了肝炎患者,其他都被转移到佑安医院去了。地坛医院没有呼吸科,我随便抓了个护士跟她说我发烧、咳嗽,她眼神立刻就不对劲了,说你快出去到哪哪哪,然后就一溜烟跑了。
我最后去了佑安医院。这里有个专门的传染病区:一栋巨大的十字形建筑。我冒充来探视的病人家属,门卫不让进,我就往别处溜达,走到楼底下给病人配餐的地方。那是一个长长的走廊,约有150米,脚步声的回响很沉闷,恐怖电影里经常有这种场景。我看到三个工作人员,每人都戴着两层口罩,穿着防护服,推着餐车,正在给病房分发盒饭。这里每间病房的门边都有一个巨大的氧气瓶。有个护士走过来,问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我说来看病人,她说:“这里的病人都不允许探视。你赶紧走,别跟这儿呆着。”但她证实,佑安医院收治了至少一百多个非典病人。
从送饭护士那里得知这个病区住的全是非典病人之后,我一出来就沿着窗台数病房数量。转到一栋楼后边的时候,发现这里一楼每个窗台上都堆满了装食品的塑料袋。因为处于隔离状态的病人不允许家属探望,医院工作人员会把家属送来的食物放在窗台上,病人开窗户自己拿进去。我看到有一扇窗户半开着,隔着纱窗看到,里边有个穿蓝白条病号服的女孩,大概二十来岁的样子,我就过去跟她说话。
她问我:“你是记者吧?”
“不是。”我真不觉得自己长得很像记者,怎么让她看出来了?
“别装了,你就是记者。”女孩说,“没关系,我正想跟记者说说这里的事呢。”
这女孩居然是301医院的护士,因为得病被隔离到佑安医院来了,她告诉我SARS传入北京的源头:北京第一例确诊的SARS患者是个山西的打工妹,过年从广东回山西,在家里发了病。山西的医院治不好,这人刚巧有个老乡在北京某部队大院工作,是给首长开车的司机,司机说我带你去北京的大医院治病去,就开车拉着这个病人及其家属到北京,送进了301医院。这个病人把司机、自己家人全都传染了,进了医院又把301医院整个呼吸科的大夫和护士都给传染了。
“然后我就到这儿来了。”女孩说。
这符合我们之前的预判:SARS流行早期的感染者,很多是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
女孩告诉我:北京至少有几百个“非典”患者,佑安和地坛两家医院都住满了,甚至有些官员也住在地坛医院。佑安医院的病房大多数都是三人一间,有极少数单人间。 为了保险起见,我让摄影师先拍些照片落袋为安。这个期间我跑去确认病房里的病床数量,好估计出接近准确的病人数字。我数出了超过一百个病人。
虽然我还有更多问题想问这位301医院的护士,但是她没机会再说了,有个工作人员发现了我们。文字记者有时挺烦跟摄影记者同时工作的,他们太招眼了。如果我们自己采访,目标没那么大,往往可以得到更多东西,他们,尤其是他们的照相机一出现,马上一帮人围上来围观,我们的活儿也就没法干了。
保安把我们轰出去了,不过关键的证据已经拿到。我回去就开始写稿,写完以后,《TIME》亚洲版主编告诉我,别回家了,找个饭店把自己隔离了吧。
我很高兴地跑到丽都饭店住下来。整个“非典”时期,《TIME》的记者凡是做了相关的报道,杂志就出钱让你住最好的酒店,说是隔离,也有点像奖励休假。我在酒店里大吃大喝,第一天还去酒店的娱乐设施场所玩,后来一想,万一我真得了病,别跑这儿祸害别人,这叫什么隔离呀? 后来几天就老老实实在房间里点餐叫外卖。
这期间有一天,社长叫我去开会,居然在凯宾斯基,我去了才知道,这家伙把自己也隔离到饭店里了。在凯宾斯基见到一个女孩,社长给我介绍说她叫Penny(化名),是新来的雇员。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讨厌。对女人我有三大忌讳,第一讨厌上海姑娘,第二讨厌戴眼镜的,第三讨厌穿尖头皮鞋的。Penny把三大忌讳占全了。
我觉得社长是想用这女孩把我挤兑走。因为我在《TIME》干了十年,资历很老,每月薪水两千四百美金,够雇好几个新人,除了所有国内假期,每年还有六周带薪年假。但是《TIME》对其驻外机构的员工人数也是有预算的,通常只有一个分社社长和两三个记者,其他的像翻译、司机和行政助理之类都不算《TIME》的雇员,外交部下面有个外交人员服务局,负责给所有的外交和新闻机构提供这些服务。不把我开掉,社长就没法添新人,但是要解雇我的话就需要支付昂贵的补偿,所以又动不得,我就成了社长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在等我提出辞职,我觉得他像小报记者。这就是我跟社长相互讨厌的深层原因。而Penny确实挺能干的,她有做记者的经验,英文也不错,理论上有能力把我挤走。
住酒店的那段时间,实际上我还是在通过打电话继续工作。309医院的一个医生告诉我,前两天他们把46个病人转移到医院旁边的一个宾馆里隔离起来。世界卫生组织派人来中国调查,看到病房里只有十几个病人。等世卫组织的人走了,46个病人又移回病房里。“那个宾馆正在进行消毒处理,我估计他们不能再营业了。”这位医生说,“反正他们本来也打算重新装修。”而在中日友好医院有56个病人,医院上报了41个。世卫组织的人又来检查时,这些病人中有31个本院的医护人员被装进了救护车,剩下25个留在病房里迎接检查。救护车拉着病人们在三环路上跑了一天,那些医护人员和开车的司机都叫苦不迭,他们是跟一车致命病毒同呼吸共命运,一圈又一圈跑在北京的三环路上。
官方随后公布了真实的统计数字,造成了确诊病例一夜之间从几十个变成几百个的惊悚效果,疑似病例还有上千个。老百姓确实陷入恐慌了,可以设想,假如一开始没有隐瞒信息,几百个传染病人对北京这么大的城市来说其实不算多,而且很容易控制。问题就在于先隐瞒后公开,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让人们产生怀疑:谁知道你还有没有隐瞒更大的秘密呢?
等我结束在高级酒店快乐的隔离生活,出来一看世界全变了。4月20号,政府宣布免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的职务,这两个人背负了隐瞒疫情信息的责任。2003年我总共写了三四篇关于SARS的报道,4月25号《TIME》的总编还写了一封感谢信到北京分社,说我们干得太棒了。他认为是我们的报道迫使北京政府公开了疫情真相,并直接导致两位政府高官的下台。
此前我做这份工作已经觉得无聊至极,我采访过的人开始都对外媒寄予厚望,以为问题只要捅到国际上就能解决,事实上我根本帮不了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证据就是我有一个特别牛逼的电话本,上面几乎什么人都有,但是我如果给曾经采访过的人再打电话,对方一听是我就会骂“滚蛋”。
2003年,我第一次觉得工作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我写给美国人看的文章总算影响到了中国人。
兴奋完了就想,妈的,会不会有危险啊。我倒不怕得病,因为我每天抽烟喝酒,从无头疼脑热。这里有个简单常识:病毒要找宿主也会选个健康点的,哪个家伙身体里边环境好,病毒住着也觉得舒服,像我这种已经把自己的肺弄烂的人,病毒都不爱跟我这儿繁衍生息。我说的危险在于这事算给政府抹了黑,搞的两个大官都下课了,他们不来找我算账?我就告诉老婆,如果哪天我突然消失了,你需要给谁谁和谁谁打电话,也许他们能帮我。我每天把护照和绿卡都揣怀里,随时准备买张机票跑路。
绿卡是个很方便的东西,但是它也给我带来麻烦,就是像我这种有绿卡又不在美国定居的人,为了保住绿卡,每半年就得回一趟美国,俗称“跑卡”。当我感觉到北京的紧张气氛,正好也到了该去美国“跑卡”的时候,我顺理成章就跑了。
5月份我到了美国,去接受总编拍肩膀,听他对我说:“继续努力!”后来,《TIME》在2004年给我颁了一个奖,表彰我为《TIME》的公共服务领域报道做出的贡献,这个奖的影响力比不上普利策奖,但在新闻圈子里大家还都知道。
我在美国呆了一个多月,回来的时候,中国民众抗击SARS的运动正如火如荼,但是我已经不需要再做报道了。美国读者只要知道“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上欺骗了民众”就够了,很难再有耐心关注远隔重洋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就算我写这样的报道也发表不了,就算发表出来读者也理解不了。所以我又变成无所事事的状态,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Penny坐在我对面的位置,社长把外交人员服务局派给我们的中方秘书给轰走了,让Penny顶了秘书的名额。对此我毫无意见,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朝夕相处总归不坏,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社长唯一的优点是允许我在办公室里抽烟,我就一天到晚抽个不停,用电脑播放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许巍、小刚、伍佰什么的,还有很多英文歌。每逢社长不在时,办公室势必烟雾缭绕,仙乐飘飘。
“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歌声从音箱传出来。
“这是什么歌?挺好听的。”Penny问我。
我告诉她是小刚的《黄昏》。跟Penny聊来聊去,我们就好上了,这段恋情陪我过完了2003年的整个夏天。我们每天晚上喝酒,通宵唱卡拉OK,天亮再去上班。但是社长给我加了薪,然后理直气壮地指使我干更多的活儿,他用这种办法折磨我,导致我每天睡得昏昏沉沉,听见闹钟响的时候都会梦见自己得了绝症。
现在我终于梦想成真了。
死亡并不可怕,难题在于选择何种死法。我十七岁开始得抑郁症,很快发展到有自杀倾向。我认真分析过各种自杀手段,觉得首先没一个死得舒服,其次没一个死得好看,就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转而盼望上天让我得个绝症。2003年在一线采访SARS疫情,我从来不戴口罩,也不采用别的什么防护措施,一方面自恃身强力壮,另一方面可能潜意识里也觉得,让我得这个病试试也挺好—接触那么多病人,终究还是没得上。2011年春天,我被确诊为食管癌,让我由衷高兴,觉得这辈子运气实在太好,最后的愿望都被上天满足了。我的人生经历足够丰富,第一个老婆跟我从学生时代在一起,分分合合好多次,终于结婚又离婚。第二个老婆是美国回来的,2000年底我俩领证,2004年8月离婚,同时我也决定不再忍受无聊的记者工作和讨厌的社长,于是递交了辞呈,获得彻底自由。2009年我第三次领了结婚证,这个老婆是在酒吧认识的,如今每天陪着我去肿瘤医院做化疗,用手机拍我手术后肿胀的脖子发到微博上。化疗让我失去了头发和眉毛,导致老婆拍的照片看上去具有了某种佛性。我告诉她,马雅可夫斯基说:“在这人世间,死去并不困难,创造生活可要困难得多”。我对这个世界不满,又改变不了什么,就这样活到现在,已经看见了人生的终点,好运气都还没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