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探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好,整个社会都将为农村下一代教育的缺失付出代价。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一、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格发展不健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2.学习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3.思想品行问题较多。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
  4.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5.隔代教育或上代教育的不足。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农民工流入地的教育部门应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入学就读的问题。政府要制定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3.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因人落实教育保护方案。
  学校方面:开展法制安全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
  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學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4.发展是硬道理。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生活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所有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一要注重情感因素,引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贴近现实生活,精心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探讨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思路的变化,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索,向我们提出了
期刊
案例展示:  一位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出示如下问题:王奶奶家养了15只鸭子、8只公鸡和32只母鸡,王奶奶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大部分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15+8+32=55(只)。笔者曾在一次检查六年级数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情况时出了这样的一道题:聪聪家养了5只公鸡,正好占鸡的总只数的20%,如果按照每只蛋鸡每天只生一个蛋计算,聪聪家养的鸡一天可以生多少个蛋?结果许多学生的答案是5÷20%=25(个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变成了训练作文水平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难点。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让小学生创造更新更好的作文,全面地完善和改进小学生作文写作途径,要不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在作文创作现状,并开展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
期刊
摘 要:要想使小学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有趣味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 趣味 课堂 构建  多年来的教改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小学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只有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科学而又合理地组织好数学的
期刊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吃喝拉撒睡学习等等,真是事无巨细,既平凡又琐碎,然而就在这平凡的琐碎中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了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育和教育工作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只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活动空间,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对幼儿要全面负责,既要分工负责也要密切配合。  就保育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我班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来谈一谈
期刊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意义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
期刊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开始。在多年的幼儿
期刊
摘 要:教师“预设”与孩子“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加强“预设”与“生成”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生成课程是在孩子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中由孩子自发生成的问题而形成的课程内容或主题。  关键词:幼儿 课程 “预设” “生成”  在孩子“生成活动”时,教师“如何处理”是二期课改需要研究和突破的难点,也是幼儿园教师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边摸索、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 教育 影响  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习不再是仅仅把知识灌输进学生们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如何把知识变成学生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识,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开放式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