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学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
  一、 以想象拉长宽度,感受母子情
  师:民间有种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以期望出门人早归。课文中,孟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针脚。你看,在昏暗的油灯下,时间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夜,已经很深很深了:让我们走进这位妈妈的心灵深处,想一想:此时,这位妈妈边缝补衣服边在想些什么?
  生:儿子又要远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生:我一定要多缝几件衣服,不然儿子路上会冷的。
  生:我一定要把衣服缝牢固一点,不然衣服破了怎么办,我又不在他身边,不能及时帮他缝补。
  生:我把针脚缝得密密的,让郊儿按时回来。
  师: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把自己的盼望密密地缝进了衣服里。来,让我们带着妈妈的这颗心把这一小节读好。(这次朗读,同学们都很投入,很有感情。)
  师:儿子终于要走了,妈妈早早地起来送儿子,一直送到村口。她有太多太多的不愿意,有太多太多的话对儿子说,她会说什么呢?
  生:儿啊,你就要出远门了,妈妈帮不上你什么忙,只有为你缝几件新衣服了。
  生:孩子呀,这一去路途遥远,你可得保重呀!
  生:孩子呀,路上一定要小心呀,别冻着,别饿着。
  生:孩子呀,不要担心妈妈,妈妈一个人会照顾好自己的。
  师:是啊!孩子走多远,母亲的牵挂就有多长。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声音,那就是——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师:让我们把母亲的这份担心、挂念带到课文当中去读一读。
  师:听了母亲的话,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孟郊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他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怎样和母亲告别呢?
  生:母亲,你放心,儿子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生:妈妈,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点评:在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时,抓住这两段中最感人的内容反复地品读,让学生转变角色,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去感知,去体验,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
  二、 让延展增加厚度,品味母子情
  当老师带领学生体会完《游子吟》这首诗后,接着引导:
  师: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只有付出不计报答,母亲的爱是润物无声的,她的爱融入平常的点点滴滴。孟郊铭记着妈妈的养育之恩,写下了《游子吟》。我们每位同学也都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我们也正感受着母亲,享受着母爱。在你的脑海中,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学生思考,小声讨论)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体会自己母亲带给你的母爱。
  生:记得一个冬天的深夜,我突然胃疼,吐了一地,妈妈非常着急,外衣也顾不上穿,就忙着给我量体温、喂药,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起来,我发现妈妈眼睛都红了。
  生:记得有个星期六下午,我和村上的小朋友玩,忽然刮起了大风,冻得我直发抖。这时,妈妈及时给我送来衣服。
  生:我每次去学钢琴,无论刮风下雨妈妈总是陪着我。
  生:早晨,妈妈总是把早饭做好了再叫我起床。吃完早饭,还要送我上学。下班还要接我回家,给我做饭,检查作业。妈妈真是很辛苦。
  师:母爱伟大,母爱无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齐读课文,把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心里。
  【点评:此处的设计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把“读”课文和感悟“生活”融为一体,让孩子们的心灵与文本共振。课堂上,孩子们叙述母爱的点点滴滴,足以证明这一情境的创设拨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琴弦。】
  三、 用行动提高温度,升华母子情
  师: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呢?今天的作业是放学回家后为妈妈做件事。
  第二天课上,我让学生汇报昨天在家为妈妈做了什么事,孩子们情绪非常激动,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我帮妈妈敲背。我先端来一张椅子,请妈妈坐下,用拳头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敲着,妈妈眯着眼睛说:“真舒服。”
  生:昨天晚上,妈妈洗完衣服要晾的时候,我让妈妈给我晾,虽然我只晾了几件衣服,可妈妈还是表扬我了。
  生:昨天,妈妈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休息,我想:妈妈上了一天班肯定累了,就跑到厨房给妈妈倒了一杯茶端给妈妈喝。
  生:妈妈打扫卫生时,我帮妈妈拖地板……
  师:我们为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许并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但却能温暖母亲的心。让我们沐浴着母爱,怀揣着一份孝心,再次充满深情地朗读课文。
  【点评:要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再去报答父母吗?不是的,现在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给父母端茶送水递拖鞋,帮父母做小家务之类的小事他们还是有能力去做的。教师的适时引导,指明了学生行动的方向。这样的引导,升华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朗读课文更加声情并茂。】
  (作者单位: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把准基调情意真  ——评周丽娟教《在大海中永生》    魂归大海终永生 人民儿子中国人  伟男小平创大业 改革开放集大成  循循善诱启心智 范读引领唤童声  深入浅出创意境 把准基调情意真    (周丽娟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第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    多种感官练背讲  ——评贾海燕教《梅兰芳学艺》    京剧大师梅兰芳 从小学艺心苦良  紧盯注视练眼力 勤能补拙寒梅香  披沙拣金字词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安排的是词串,教学该如何进行呢?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生:春天。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我发现图上的小草发芽了。  生:我看到柳树长出了小芽苞。
期刊
去年,我接手的这班学生是从村校撤并整合起来的,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但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时,无意间上了一节“让我们走进名著”的教学,我看到学生们兴趣高涨,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我何不顺着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阅读名著呢,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名著。  一、 切入主题  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名著。名著就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人生观、
期刊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一份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跃然纸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在文字间荡漾。有位老师引导学生读“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一段文字时,有学生问十来进房子有多大,老师随口回答有十间房子那么大。十来进房子有多大?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大?显然答案是错误的。这里的“进”不是“间”的意思。据资料,认为“一进”
期刊
我们在实践中强调单元导读课的整体感和结构感,注重以整体性和关联性为特征的“类结构”教学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在整体视野观照下学习,类比式地迁移运用内容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的学习能力。现以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名人故事类单元导读为例,谈导读课中“类结构”教学的有效推进策略。  一、 在预习反馈中实现类积累  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但他们类积累的意识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将积累的人物、词句与
期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时,宜立足“简洁”,引导学生在理解、表达上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实在的发展。    一读:简洁的文章结构、丰满的情节表现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学生不难读懂。在初读后,教者可引导学生把握结构出发,“庖丁解牛”般层层深入,直至面对文章表情达意的“细微之处”,确
期刊
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敏锐地捕捉课文语言中的真实信息,做到心领神会,就必须了解和领悟汉语言潜在信息的负载形式,即所谓的“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才能拨开云雾,探索其庐山真面目。  一、 辨语气,关注语音的暗示信息,聆听父亲的责备  一次观摩课,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陈金才的语文课,他与学生做了一个假设性的对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星期天,你一早就出去玩了,不打招呼,也不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要始终置学生于主动者位置,提倡写“个性化作文”。    一、 何谓“个性化作文”    所谓“个性化作文”,既是指学生个性特征在习作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具体体现,又是指学生通过习作过程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全发展。叶圣陶先生对“个性化作文”的论述颇多,也
期刊
编制阅读测试题,不仅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更要为学生的阅读架设一座桥梁,一座通往理想阅读状态的桥梁。那么,什么是理想状态的阅读?这显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仍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那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命题者应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将诸多目标进行整合,形成个性化的东西。下面以短文《咱俩的秘密》为例,谈谈笔者心目中理想的阅读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如文中所示,阅读本文,我们
期刊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第______个。(1分)  3.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______个。(1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