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与丰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时,宜立足“简洁”,引导学生在理解、表达上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实在的发展。
  
  一读:简洁的文章结构、丰满的情节表现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学生不难读懂。在初读后,教者可引导学生把握结构出发,“庖丁解牛”般层层深入,直至面对文章表情达意的“细微之处”,确立研读的方向和重点。
  1 课题引路,进入文本。课文以人名为题,为此,教者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会写到哪些内容?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会写有关祁黄羊的一个故事;会写祁黄羊是怎样一个人,从而,让学生感悟到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并对“扣题读文”的方法有所了解。
  2 提挈纲领,把握内容。在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后,让其,列小标题:第一段(1~2自然段)因病辞职。第二段(3~11自然段):两度荐贤。第三段(12自然段):受到称赞。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作为教学中的常规训练。
  3 追根溯源,形象初现。祁黄羊为什么要向晋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这个故事因何而起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此时,可以相机介绍春秋争霸的时代背景,“负责训练军队”的中军尉,职责是多么重大。祁黄羊为国家鞠躬尽瘁,“多年征战”而“腿脚落下了毛病”;正是深知职责重大,祁黄羊在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从国家利益出发,才“请求”辞职。作为整个故事情节的“引子”,课文开篇已经把一个“出以公心”的祁黄羊推到了读者的面前。虽然是平白地叙述,但认真品读,仍能感受到人物的鲜明形象,也为下面进一步理解人物内心做好铺垫。
  
  二读:简洁的人物语言、丰满的内心世界
  全文以对话展开情节,语言简单质朴,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由此,品读语言,感悟人物内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 关注对话,体会主人公的坦荡胸襟。首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晋悼公和祁黄羊不同的身份和说话的语气。然后进行默读,思考:从人物说的话里体会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画出有关的词句。在学生自主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① 悼公对祁黄羊的一问、再问,都体现出对祁黄羊的绝对信任,由此可知祁黄羊为人做事一贯“出以公心”,具有良好的口碑和人格信誉。
  ② 从悼公一连串强烈的反问中,能深切体会出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和举荐儿子祁午都出乎人们的意料,确实让人不能理解。这里要注意“不是”“怎么会”“难道”等反问词,通过陈述、反问句式的转换比较来体会悼公的“深感意外”“十分惊讶”。作为一国之君的悼公尚且如此反应,更何况旁人?这里可以引导想象祁黄羊的决定对大家的震撼,在朝中可能掀起的轩然大波,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公而忘私”。
  ③ 相对于侧面烘托。“我看解狐就很不错。”一个“很”字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祁黄羊举荐解狐的真诚,能用“很不错”来评价杀父仇人,需要怎样的襟怀!“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只有”表现了祁黄羊严肃的态度和负责的勇气。
  ④ 相对于悼公强烈的震惊的“问号”,祁黄羊说话时一个个的“句号”,体现出他是那么安详、沉稳、平和。如果不是毫无私心、深思熟虑,怎么会如此坦荡呢?
  2 关注提示语,体会主人公的无私情怀。作为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一荐解狐”和“二荐祁午”两次对话中,“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和“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两处看似简单甚至重复的提示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祁黄羊想了些什么?学生经过讨论,或会得出几个结论:
  ① 祁黄羊“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② 祁黄羊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斗争,但对国家的忠诚最终战胜了复杂的情感(拓展联想)。此处学生在讨论中有可能出现“祁黄羊事先知道解狐病重,早打算让儿子担此要职”的意见,甚至还可能说到社会上的反面事例。教师应注意引导:联系事前祁黄羊为国家主动请辞、举荐时祁黄羊与悼公诚恳的对话,思考:祁黄羊会这样想吗?与那些“以权谋私”的人相比,不是更显祁黄羊的高尚吗?此时教师更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形象,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两处“想”的自主感悟,由表面的文字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真切触摸到了祁黄羊正直的品性、无私的情怀。
  通过联系、点拨、补白等教学方法,简洁直白的对话,一点点丰满起来。在语言内涵丰满起来的同时,主人公内心世界也丰满起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丰满起来了。至此,再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兴不避亲”、“出以公心”的含义,自然水到渠成。
  
  三读:简洁的对话表达、丰满的训练空间。
  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教者可利用这一显著特点设计积累迁移、学写对话的练习。
  选择以下任何一个情境写一段对话:1、读第2自然段。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向晋悼公主动提出辞职时,两人的对话。2、祁黄羊举荐解狐后,与家人的对话。3、祁黄羊举荐祁午后,与祁午的对话。
  这三个练笔以教材为依托,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形式写话。学生在想象人物对话情境的时候需要联系课文内容,把对话写下来的过程又是对祁黄羊进一步加深认识的过程。在练笔前,教者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用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中定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作者单位: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 深切体验,承受挫折之力  小学生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更需要锤炼,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力,需从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入手,以便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笔者抓住人物形象及人物所处的环境,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伯诺德夫人一家身处德国强盗中间,在凶神恶煞般的眼神下,仍然镇定自若与敌人周旋,巧妙移走烛台。学生们在分角色朗读、感悟中深深体会
期刊
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局限于书本。建设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新途径,寻找到了新方法,而语文学习团队的建设则是语文实践环境创设中的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组建  1. 精心划分小队。各小队人员人数适宜,一般为6人,其中成绩优劣平均,性格互补,性别比例适中。如将男生和女生均匀搭配,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将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  2. 精选负
期刊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不应当见利忘义。  一、 存在的困惑  基于这篇课文的以上特点,所以教师面对它至少有以下两大困惑:  1. 课型难把握。在教学时,一不留神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者是情节分析课,或者是小品表演课。
期刊
千百年来,汉字以其简洁质朴的形象美,灵巧生动的创造美,对称均衡的结构美,多姿多彩的艺术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根”。然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汉字的书写遭到了空间的冷遇,纵观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现状,由于写字并没有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因而对于单独安排写字课,教师们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形同虚设。有引起家长也不支持练字,说什么:社会已步入电脑时代,敲敲键盘就能跳出汉字,字写得好点、差点没多大关系。面
期刊
所谓有效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并且在学生完成效果上达到教师期望的评价。教师在合作前后,针对学生合作现状,作出适应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评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 评价中强化角色  对一年级学生,先要建立合作小组,有相对固定的组内成员,分配设置组员号和组长角色,组内成员身份第一要相对固定,第二要
期刊
把准基调情意真  ——评周丽娟教《在大海中永生》    魂归大海终永生 人民儿子中国人  伟男小平创大业 改革开放集大成  循循善诱启心智 范读引领唤童声  深入浅出创意境 把准基调情意真    (周丽娟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第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    多种感官练背讲  ——评贾海燕教《梅兰芳学艺》    京剧大师梅兰芳 从小学艺心苦良  紧盯注视练眼力 勤能补拙寒梅香  披沙拣金字词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安排的是词串,教学该如何进行呢?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生:春天。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我发现图上的小草发芽了。  生:我看到柳树长出了小芽苞。
期刊
去年,我接手的这班学生是从村校撤并整合起来的,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但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时,无意间上了一节“让我们走进名著”的教学,我看到学生们兴趣高涨,眼前一下子亮了起来:我何不顺着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阅读名著呢,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名著。  一、 切入主题  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名著。名著就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人生观、
期刊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文章记叙了叶老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一份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跃然纸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在文字间荡漾。有位老师引导学生读“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一段文字时,有学生问十来进房子有多大,老师随口回答有十间房子那么大。十来进房子有多大?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大?显然答案是错误的。这里的“进”不是“间”的意思。据资料,认为“一进”
期刊
我们在实践中强调单元导读课的整体感和结构感,注重以整体性和关联性为特征的“类结构”教学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在整体视野观照下学习,类比式地迁移运用内容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的学习能力。现以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名人故事类单元导读为例,谈导读课中“类结构”教学的有效推进策略。  一、 在预习反馈中实现类积累  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但他们类积累的意识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将积累的人物、词句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