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的创新研究与探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传播。该作品将历史照片讲述与高科技三维特效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用精致厚重的画面及饱含深情的讲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文章通过对该可视化作品的创新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创新的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融媒视域;新闻报道;《红色气质》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献礼片,《红色气质》用9分5秒凝练了95年的气魄,用数字技术为受众构建了一幅温情而壮阔的历史回廊。这部微电影暗含了多个“九五”,首发上线时间为9:50,全片时长9分5秒,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作为新华社融媒报道中的一大创新成果,该微电影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语态、技术、内容几个方面。
  1.语态的创新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红色气质》的话语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凸显出鲜明的草根性、文艺性特征。传统新闻机构“语态”的创新,主要就是要学会变生硬说教为平等交流,变公文语言为平民白话,变概念口号为生动故事。在建党九十五周年这样的背景下,《红色气质》在语态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用贴近新时代、贴近新用户的时代性语言来替代严肃的宏大叙事,破除与受众间的距离。
  在开场时口琴吹奏的《国际歌》悠远而温情,全片从烈士瞿秋白女儿翻看相册照片中娓娓道出对父亲的回忆切入,进而引出一系列其他烈士的合影。创作者将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利用二维动画合成技术变得富于动态,使观众在观赏时视觉体验更好、沉浸度更高。这样的画面语言在切换中给人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放,而是在讲述人类美好生命消失的悲壮与遗憾及对那些光辉岁月的纪念和缅怀,真正地触动了观众心底最柔软的情感,使得本来宏大的国家叙事变得触手可及,掌控到位。纵览全片,在从个人——家庭这样“小我”的叙述中逐渐上升到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命运的回忆和展望,由“小我”上升到“大国”,引发观众个人情感层面的共鸣,是一种极具亲和力、接地气的语态表达方式,宏大叙事与小家情怀掌控到位,触手可及的情感和温度,流畅、形象地开启了“家——国”的叙事模式。
  通过照片讲述历史,让新闻人参与到这种叙事中来,与历史同在,为历史发言,也是该片语态层面的另一重创新。开篇时,画外音介绍到:“瞿独伊,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81年前,他的父亲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简单的旁白,言简意赅,但信息丰富,从现代回望过去打开了叙事的空间。“几十年来,新华社记者记录了无数的历史瞬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九十五载风雨历程”,新华社记者“不专业”、略显客观的画外音而非纯正的播音腔串联了整部作品,让新华社从历史的记录者,转变为有血肉的、有亲和感、宛若同在的历史参与者。
  2.技术的创新
  《红色气质》通过2.5D效果、3D效果将图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让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与图中的人物对话,这也是新华社在技术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兼具浪漫主义气质与现实主义情怀,从老照片到影像,独特的数字转化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没有对老照片进行过度修饰或是情景再现,而是创新性地保留了其古旧的质感。照片本身具有的厚重性与真实性是任何技术无法还原的,泛黄的色调、破损的边缘诉说着这个国家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利用数字技术,将静态的、二维平面的照片转化为动态的、具有三维立体感的镜头语言, 让照片“活”起来、“动”起来,使画面风格颇具实验性质与探索意味。用串联起来的照片来讲一个视频的故事,化静为动,将“个人——历史”、“过去——将来”连接起来。片中对于人物动作的处理留有空白、虚实相生,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情景交融,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构建了独一无二的英雄形象。
  数字技术在这部影片中不仅用来展现壮阔的历史诗篇和先烈的英勇事迹,同时也用来刻画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人父、为人夫平凡而温情的细节,例如焦裕禄那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合成了一张“全家福”,使得全家人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影像式的“团圆”,饱含温情,影片的温度在这一瞬得到了升华。结尾处,重返少年时代的瞿独伊独行于时空中同历史相逢,这里的她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所有的观众。在影像中我们同每一位革命先烈相逢,擦肩而过,感受他们强烈的意志,与他们四目相接、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继承他们的信仰。这种新媒体理念带来的浸入式体验,将观众的感情与历史熔铸于影像中,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为美好的社会主义奋斗的艰辛历程。复古泛黄的照片与新技术的对比,更加反映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过程。
  3.内容的创新
  融媒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一大挑战,也是媒介融合中的重中之重。新华社利用自己的内容生产优势,适应微时代的传播特点,融合了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动画、特效等多种传播手段,让《红色气质》刷新了我们对新华社以往正面报道的视觉体验,不得不说是一大创新。
  作为融媒视域下的新产品报道成果,《红色气质》打破了重大宣传主题报道的僵硬思维范式。它巧妙运用了深焦镜头、空间蒙太奇、时空对比、声画对比等多种视听语言技巧,把家庭柔情与牺牲精神、艰苦岁月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联、因果、递进等情感逻辑表现得淋漓尽致。《红色气质》用平和的图片处理和历史画面旁白,围绕老照片做文章,努力挖掘影像背后的内涵,拓展了历史照片的广度和深度,用一帧帧静态的照片还原出一个个独特的年代里共产党人的风貌,挖掘出那些最能触动人心柔软部分的元素,动情而亲切。
  《红色气质》并没有像其他追忆先烈的片子那样,单纯通过旁白和一张张破损泛黄的照片将历史串联。作者通过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的手段,尝试着宏大主题的“下探”和接地气,注重宏大背景下个人、家庭、情感的细节性表现,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感和视觉冲击,使得《红色气质》具有了可以触及的温度。同时,开片俄语版的《国际歌》,将观众带入战火纷飞和国难当头的历史氛围之中,妥帖地为全片营造了一种既充满忧愤之情,又激越昂扬进取的时代情绪。结尾处的国际歌,则呼应开头,升华了微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回顾过去峥嵘岁月,将新时期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幸福奋斗的时代理想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红色气质》既是一部袖珍型的史诗性纪录片,也是一部为共产党人画像的人性之作,更是开启全媒體传播时代的一部探路之作。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大创新成果,《红色气质》这样的主旋律报道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思考。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的创新最根本还是要立足于用户为本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对于新闻工作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传统的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更需要新的影像传播手段来进行思想的传达,这对于新闻传播机构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理念上领先于时代,重视内容创意、用户为本、技术导向,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影像手段来讲故事,是融媒视域下新闻报道创新的重要走向。同样,对于类似重大题材的报道类型的选择也是我们新闻传播机构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注释:
  【1】 新华网. 《红色气质》激荡家国情怀.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7/01/c_135479935.htm.20160701.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视觉媒介的相继兴盛,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凭借给观者带来的想象所赋予的叙事能力,图像叙事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本文拟从文本分析、悬念设置、人物塑造、影像语言风格的角度对《神探夏洛克》进行叙事分析。  【关键词】:图像叙事;视觉传播  视觉叙事(visual narrative)是借助视觉性来进行叙事活动,
期刊
【摘要】:应诉管辖制度自1991年纳入我国《民事诉讼法》以来,经历了立法上的变化。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对国内案件和涉外案件统一适用的应诉管辖制度,改变了此前仅在涉外案件中适用应诉管辖的局面。本文介绍了应诉管辖的立法沿革,分析了将其适用于国内案件的合理性、应诉管辖与移送管辖的关系以及应诉管辖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以期对应诉管辖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应诉管辖;程序安定性;适用 
期刊
【摘要】:火电厂循环水处理问题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面对的难点问题,从目前的处理方式来看,虽然能够起到净化的目的,但是在作用效果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会引起新的污染。反渗透技术是一种物理方法,因此在对环境质量几乎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同时在净化处理方面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反渗透技术在火电厂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反渗透;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海外华文作家虹影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运用仔细阅读及参考相关文献的方法,以虹影的双重身份和悲剧主义根源作为出发点,对小说《饥饿的女儿》中所表达的“饥饿”进行解读。由此,认识到虹影在小说中表达出的主人公在生活物质上的饥饿、精神世界贫瘠造成心灵归属的饥饿和对于父爱的无比渴望而异化成关于性爱的饥饿。从而,也更好的发掘到虹影小说作品的文学内涵和社
期刊
【摘要】:张说是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是这一时期的名相。在文學创作上,他摒弃了齐梁以来的繁缛文风,以其质朴真挚的情感和细致的笔触成为盛唐诗人的楷模,他的诗歌有着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脉络。  注:本文为系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项目成果  【关键词】:张说;文学成就  张说被称为“开元宗臣”,是武则天到玄宗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作为唐朝的名相,他集政治家、文学家的光环于一身,为唐代前期的社会
期刊
月夜小怀  屋外闲云碎,离庭小风吹。  月懒移窗户,蛩静恐高飞。  惠草思秋露,浅水望蕨薇。  能无阴霞美?日暮且徐归。  雨行游  绿裘新着柳,趁雨好行游。  秀草初解绶,玉蕊正含羞。  吐芳娇娇硕,恋水涓涓流。  远山寒麓静,近斋韵书遒。  惬意闲开笔,舒情适怀悠。  偶见林中燕,误飞丽宫楼。  两重深殿锁,一生难自由。  可堪运时晚,徒手搔白头。  身事殊漫漫,啼音沸啾啾。  直羡湖间叟,湿
期刊
【摘要】:真实主义歌剧诞生于19世纪末叶的意大利,是意大利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诞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產物,是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学艺术思潮等因素影响下的产物。研究它的诞生对于全面的了解真实主义歌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真实主义歌剧;历史背景;文学艺术  真实主义歌剧诞生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是西方歌剧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真实主义歌剧的素材多数来源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艺术
期刊
【摘要】:《荆棘鸟》中的早期女性人物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像荆棘鸟那样采取极端的方式。为此,她们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导致悲剧的命运结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新时代的女性可以自主选择爱情和婚姻,掌控自己的命运。  【关键词】:荆棘鸟;爱情;婚姻;女性命运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77年发表其代表作《荆棘鸟》之后声名鹊起。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情节跌宕,结构复杂,堪称一部经典巨作。小说
期刊
从村子搬到镇上,再从镇上搬到城市,恍惚三十余年,每当城市的灯火阑珊遮住天上的繁星的时候,末班的六路公交车都要载着我,经过一个又一站台从城北载到城南,如我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孤独的眺望着窗外,那盏盏灯火是谁家的?有我的归宿吗?我落寞的眼泪模糊成浑然一色,分不清五颜六色,我读不懂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不懂我,依稀间看到的是盏马灯,是盏在父亲手里摇曳的马灯。  22年前一个冬日里一天,父亲从乡武装部领回我的
期刊
【摘要】:贾柯章导演拍摄的电影《山河故人》自2015年10月上映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分别从后殖民,符号审美特征以及叙事空间等角度进行了解析。但《山河故人》中的恋母情结却无人涉及。本文拟探讨影片中主人公张道乐的恋母情结。  【关键词】:恋母情结;《山河故人》;张道乐  一 母爱的缺失  恋母情结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因即是在幼儿或儿童成长期母爱的缺失。幼年时母爱的缺失会导致成年后对母爱怀有强烈的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