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技术课程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li7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急剧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教育教学比较集中的学校,应该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在教育技术方面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近年来,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都促使教育技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领域的学者对教育技术的概念也有了很多新的理解。
  教育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观念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片、计算机、网络等,既包括我们通常说的传统媒体,也包括现代媒体。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等无形技术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通常有视听技术、卫星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学校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推动教育技术发展,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以人为本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课程改革包括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
  教与学的方式又需要做那些改革呢?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耳听、手记、做题”为主要特征。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设计,教师把带有春天的景色照片以媒体课件呈现在阅读《春天》的学生面前,就是把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要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样教师就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则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
  课程改革要求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又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换句话说,对于传统教学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既要看到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不足的方面。一方面,应该重视系统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对传统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传授的研究,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系统知识的学习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怎样培养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使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一般说来,指导教育改革的理论不应当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是多元化的。但是,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必定针对不同的目标,而为了更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往往要采用与该目标直接相关的理论。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人才。这种状况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度推动新课程改革。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
  我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育思想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新型人才。
  现在,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有机结合是一种优势互补。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不论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还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校园生活服务等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最终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21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师当先卒!—口语交际是双方的、多方的活动,口语交际是为了表达自我的见解和交际的目的。只有运用“纯、明、启”的交际用语别人才能听得舒服,这样的交际才有效果。才能让别人容易接受你,理解你的观点,最终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一切都还是不那么明朗的世界,口语交际是他们认知世界万象的始发站,老师就是站长,要想让这列“小火车”顺利到达语文的大站,站长必须做好示范,学生才有目标
期刊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和认识提出几点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一、激发兴趣并强调责任  兴趣与责任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
期刊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这些突然其来的情况,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则会生成精彩的课堂;反之,则可能导致失败。而处理得好,就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机智。即教师能运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意外”,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分析判断,用灵活的思维敏捷地做出反应,将“意外”变成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翅膀。  如何发挥教育机智呢?下面笔者就借助于教学案例来探讨一下下。  一位老师上《巩乃斯的马》一课,设计了这样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营造自由与安全
期刊
在长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直以来,大多数学生是只会做题,不会开口说,还有很多的学生对英语根本就没有兴趣,或者是想学也学不会,学不进去。究其原因,这与初中学生平时语言材料输入的量太少有很大关系。学生每周只有有限的几节课,说的机会也不多,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
期刊
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采的内容、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每课的课时内容,适当穿插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提高练习次数,巩固技术动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共15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一篇拓展性阅读文,这些文章多是关于名人轶事、生活故事、幽默小品、历史故事等。短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生动,篇幅适当,贴进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但是由于篇幅长,句式复杂,生词量多,而我们的学生年纪小,英语水平层次不齐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音乐教育的这种德育功能已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现阶段的音乐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并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促进他们和谐人格的发展,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内涵及目的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内涵及目的  音乐教育是以音
期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thought of as important in China, a country, which appears to be involved in lots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期刊
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是否顺利进行对于幼儿能否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作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已有数年,但是如何在教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幼儿能力发展相对不均衡、家长素质相对较差的农村幼儿园开展好学前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我们做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一、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  (一)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前与小学教育衔接理论水平不高,制约着幼小衔接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