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情炽热,想象丰富,语言凝炼,音韵和谐,是优秀诗歌共同的显著特点。进行诗歌教学,首先就应把握住这些特点,采用足以体现这些特点的朗读教学方法。朗读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通过朗读品味诗的语言
诗歌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朗读来辨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诗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包含着极丰富的意义,例如《咏梅》词中的“俏”,除了表达“秀丽、挺拔”的意思,在本篇中更显出“自豪”的美感,既押韵又传神。对诗人的炼字炼句功夫和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它,感受它,而朗读,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同。通过朗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对立。
在朗读中,穿插采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增强领会词句特点的效果。例如上述《有的人》里几句诗,倘用一般叙述的形式来表达,那就是:“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还在人们心里活着。”通过朗读比较,就能进一步辨味到诗句的紧凑、有力。
2.通过朗读加强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
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满的形象感,能在读者眼前展现生动的画面,激起强烈的共鸣。朗读作为诗歌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听觉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形象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更为具体深刻、细致入微的感受,还要帮助他们去分析理解诗歌中用以展示思想感情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
由于诗歌形象的集中和凝炼,由于诗人创作时的浮想联翩,诗歌的篇章结构常常不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或者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按照抒发感情的需要,描绘诗人强烈地感受到的一些特征,一些最能动人心弦的东西,一些最有典型性的事物。所以在诗行与章节中,往往出现急剧转变与巨大跳跃,省去某些过程与联系。这就要求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合乎逻辑的补充和连缀,把不连贯的地方连贯起来,把含蓄的地方体会出来,深入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过程和全貌。例如《回延安》需要理解全诗五个章节的抒情过程是:写重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写多年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写亲人重逢的喜悦→写喜见延安新貌→写对延安的回顾与展望。这样就可以理解全诗交织着诗人現实的感受,梦里的情思,对往昔的缅怀,对历史的追溯,直到对未来的展望。全诗就是这样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峰。这里,学生从朗读中,通过轻重疾徐、回环往复的吟咏,在深刻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可以具体理解《回延安》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为了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作者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如拟人、比兴、夸张、象征等。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同学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不单单是指出哪些诗句是比兴,哪些部分直抒胸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借助对表现手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诗的艺术形象,又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领会写作特点,使同学既理解表现方法的作用,又切实感受诗篇的感人力量。例如《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这种用拟人手法表现的呼告的语言,朗读时要自然、亲切、舒展、深情,仿佛就是在给“心口”、给“灰尘”诉说内心的语言。通过这样朗读,促使同学去体会:为什么诉说衷情的对象竟是“心口”、“灰尘”呢?这反映了作者当时有怎样的激情和感受呢?原来,“心口”剧烈地跳动这个生理现象正是作者此时感情上喜悦、兴奋、激动,感情奔放难以抑制的反映。“莫要这么厉害地跳”,正是表现跳动得如此剧烈。虽然作者呼告莫要如此激动,但心灵的跳跃是无法平静的。阔别了十年的养育之地,今天重回,此时此刻,多么想看得仔细些,清楚些。对“灰尘”的呼告,正是这种急切心情的反映。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的、热切的、真挚的感情,在诗歌的一开头,就深切地表露得更加亲切、真实就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就可以帮助同学理解并感受它的亲切、真实。
3.通过朗读加强领会诗的意境。
在诗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辨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实际上就为领会诗的意境创造了条件。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描绘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以及蕴含在情景和画面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义。离开了形象,便难以领会诗的意境。诗歌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歌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激情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吟味它和谐的音韵,体会它的感情色彩,,理解寓藏在优美动人的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反复朗读,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深刻领会这种意境,正是诗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诗歌教学中辩味诗的语言,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主题,这些都是在统一过程中进行的。教师的指导,要着眼在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并回转过来,根据诗篇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辩味它的语言,理解它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即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几个必要的反复。其中反复朗读,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就多数情况说,诗歌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反复朗读和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朗读一部分,分析一部分,朗读一遍,指导一遍,在朗读中辨味,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直至达到一篇诗歌教学的既定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诗的语言
诗歌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朗读来辨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诗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包含着极丰富的意义,例如《咏梅》词中的“俏”,除了表达“秀丽、挺拔”的意思,在本篇中更显出“自豪”的美感,既押韵又传神。对诗人的炼字炼句功夫和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它,感受它,而朗读,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同。通过朗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对立。
在朗读中,穿插采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增强领会词句特点的效果。例如上述《有的人》里几句诗,倘用一般叙述的形式来表达,那就是:“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还在人们心里活着。”通过朗读比较,就能进一步辨味到诗句的紧凑、有力。
2.通过朗读加强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
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满的形象感,能在读者眼前展现生动的画面,激起强烈的共鸣。朗读作为诗歌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听觉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形象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更为具体深刻、细致入微的感受,还要帮助他们去分析理解诗歌中用以展示思想感情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
由于诗歌形象的集中和凝炼,由于诗人创作时的浮想联翩,诗歌的篇章结构常常不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或者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按照抒发感情的需要,描绘诗人强烈地感受到的一些特征,一些最能动人心弦的东西,一些最有典型性的事物。所以在诗行与章节中,往往出现急剧转变与巨大跳跃,省去某些过程与联系。这就要求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合乎逻辑的补充和连缀,把不连贯的地方连贯起来,把含蓄的地方体会出来,深入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过程和全貌。例如《回延安》需要理解全诗五个章节的抒情过程是:写重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写多年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写亲人重逢的喜悦→写喜见延安新貌→写对延安的回顾与展望。这样就可以理解全诗交织着诗人現实的感受,梦里的情思,对往昔的缅怀,对历史的追溯,直到对未来的展望。全诗就是这样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峰。这里,学生从朗读中,通过轻重疾徐、回环往复的吟咏,在深刻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可以具体理解《回延安》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为了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作者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如拟人、比兴、夸张、象征等。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同学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不单单是指出哪些诗句是比兴,哪些部分直抒胸臆,更重要的是使同学借助对表现手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诗的艺术形象,又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领会写作特点,使同学既理解表现方法的作用,又切实感受诗篇的感人力量。例如《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这种用拟人手法表现的呼告的语言,朗读时要自然、亲切、舒展、深情,仿佛就是在给“心口”、给“灰尘”诉说内心的语言。通过这样朗读,促使同学去体会:为什么诉说衷情的对象竟是“心口”、“灰尘”呢?这反映了作者当时有怎样的激情和感受呢?原来,“心口”剧烈地跳动这个生理现象正是作者此时感情上喜悦、兴奋、激动,感情奔放难以抑制的反映。“莫要这么厉害地跳”,正是表现跳动得如此剧烈。虽然作者呼告莫要如此激动,但心灵的跳跃是无法平静的。阔别了十年的养育之地,今天重回,此时此刻,多么想看得仔细些,清楚些。对“灰尘”的呼告,正是这种急切心情的反映。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的、热切的、真挚的感情,在诗歌的一开头,就深切地表露得更加亲切、真实就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就可以帮助同学理解并感受它的亲切、真实。
3.通过朗读加强领会诗的意境。
在诗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辨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实际上就为领会诗的意境创造了条件。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描绘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以及蕴含在情景和画面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义。离开了形象,便难以领会诗的意境。诗歌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歌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激情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吟味它和谐的音韵,体会它的感情色彩,,理解寓藏在优美动人的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反复朗读,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深刻领会这种意境,正是诗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诗歌教学中辩味诗的语言,理解诗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主题,这些都是在统一过程中进行的。教师的指导,要着眼在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并回转过来,根据诗篇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辩味它的语言,理解它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即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几个必要的反复。其中反复朗读,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就多数情况说,诗歌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反复朗读和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朗读一部分,分析一部分,朗读一遍,指导一遍,在朗读中辨味,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直至达到一篇诗歌教学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