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消融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消融技术治疗5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比分析患者经超声消融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超声声学造影及MRI增强平扫等观察指标。结果:超声消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不良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无重症发生;治疗后6个月,超声声学造影及MRI 增强平扫检查结果可见,54例患者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供血量明显减少,2 例患者肌瘤消融不明显,54例患者的肌瘤达到中度或显著凝固性坏死,超声消融率96.43%;两种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收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治疗
  子宫肌瘤是由于女性性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及生理、心理不协调共同诱发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处于宫腔内的平滑肌增生再结合少量的结蹄组织纤维形成的子宫肿瘤。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子宫异常出血、下腹部触摸痛包块、白带异常[1]。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应该遵循高效、安全[2]。本研究,将探讨子宫肌瘤采用超声消融技术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而超声消融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能量聚焦在靶向组织,使子宫肌瘤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期间,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56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区间为[22-53]岁,平均年龄(35±2.4)岁;病程区间[0.3-12.4]年,平均病程为(3±2.1)年;肌壁间子宫肌瘤1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14例、子宫颈子宫肌瘤19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均经过多普勒彩超检查及MRI增强平扫进一步确诊;②非月经期及绝经期前妇女,希望保留子宫完整,有生育意愿的女性;③子宫肌瘤的瘤体直径>1.6cm,无恶化扩散迹象。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宫颈肌瘤、妇科炎症及妇科恶性肿瘤;②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③组织器官功能异常,对造影剂、增敏剂敏感。
  1.2 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①治疗前一天禁食及导泻,治疗前进行清洁灌肠及服用预防感染药物;②治疗前清洁皮肤及备皮;③治疗前排空尿液,留置导尿管;
  ③麻醉的实施:镇痛新和杜冷丁配合使用。
  1.2.2超声消融治疗:①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声学造影及MRI增强平扫,观察子宫肌瘤的血液灌注情况及瘤体大小,确定消融靶向范围,;②患者俯卧,治疗部位超声消融过程在脱气环境中进行,避免损害非靶向组织器官,保留安全的超声通道;③治疗参数:超声频率1.0 MHz,焦距140 mm,功率350W,每次点照射1~3 s,间隔4s,重复3次治疗,方式为点扫描及线扫描,点距4mm,层距4mm。
  1.3 评析效果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②超声声学造影及MRI 增强平扫检查瘤体血供状况或病灶体积变化;③子宫肌瘤的消融效果 效果显著:肌瘤中央90%以上无造影剂充填或T2WI 信号明显改变;效果一般:肌瘤70%~90%无造影剂充填或肌瘤T2WI信号有所变化;无效:造影剂充填>30%或肌瘤T2WI信号无变化。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超声消融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比 超声消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52 例月经失调患者中有46例月经周期正常;38例白带增多患者中有29例白带减少;54例腹部包块、触痛患者中有52例腹部包块、触痛减轻或消失;
  2.2超声消融治疗后不良反应 轻微下腹部疼痛、局部皮肤损伤、发热、骶尾部酸痛等,经对症治疗后无重症发生;
  2.3 超声声学造影及MRI 增强平扫对比 ①治疗前的声学造影,所有患者的肌瘤存在超声造影剂充填,病灶大小约5.3~10.2 cm,见Ⅱ~Ⅲ级血流信号;而治疗后,36例患者的肌瘤中央90%以上无造影剂充填,18例患者的肌瘤70%~90%无造影剂充填;2例疗效不明显(造影剂充填>30%),即是54例患者的瘤体大小明显缩小及供血量明显减少血;②治疗前后的MRI增强平扫对比,34 例患者的肌瘤T2WI 信号明显改变,20例患者的肌瘤T2WI信号有所变化,2例疗效不明显,即治疗后病灶大小及供血量无明显变化。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后声学造影和MRI增强平扫结果对比
  组别
  效果显著
  效果一般
  无效
  超声消融率
  声学造影
  36(64.29)
  18(32.14)
  2(3.57)
  28(96.43)
  MRI增强平扫
  34(60.71)
  20(35.71)
  2(3.57)
  55(96.43)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或超声消融为主,化学药物治疗为辅,但是手术治疗的创伤性比较大,容易伤及子宫,容易造成患者不孕不育,且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肌瘤的大小、位置及医疗仪器要求比较高;而本研究采取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此技术是介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非侵入性治疗,无治疗创伤性,而在临床治疗上,患者的治疗顺从性很好[3]。
  本研究中,采用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后患者的病症明显好转、并发症很轻微、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供血量明显减少、超声声学造影及MRI 增强平扫检查结果均显示超声消融率96.43%;这表明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强、患者顺从性好、收效快,可以作为了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为了进一步提搞超声消融率,需要①使用增敏剂,提高超声消融强度及准确性,避免对周期组织造成伤害;②服用性激素分泌抑制剂,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可以缩短消融的时间[4];③在月经周期来临之前的7-14天内进行超声消融治疗,此时对子宫内膜观察最清楚,可以尽量避免对子宫内膜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陈锦云.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剂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
  [2]姜曼,赵卫,姚瑞红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82-85.
  [3]刘艳林,吴光平,张焰等.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早期疗效观察[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8):562-564.
  [4]王丽萍,柳弘彦,杨林萍等.86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临床疗效的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4):2712-2714.
  作者简介:霍会蚕,女,1984年10月出生,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研究生、2011年8月至今工作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围产医学及产科危重症处理、妇科常见病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BV三联法在妇科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泌物标本用BV三联试剂与Amsel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BV三联法阳性率为32.5%,采用Amsel法阳性率29.9%,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V三联法操作简便,易于标准,结果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细菌性阴道病[1](bacterial vaginosis)为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 ICU 患者气囊导尿管意外拔(脱)管发生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厦门市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 病人中出现的16例患者气囊导尿管意外拔(脱)管相关因素 结果 ICU 患者意外拔管主要因素有患者因素:意识状态模糊、躁动不安;护理因素: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导管缺少有效固定,操作疏忽,镇静不当等。结论 ICU 患者留置尿管后,应做好插管固定工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我镇一年级学生乙肝表面抗体状况和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镇一年级新生244例,对乙肝表面抗体(抗- HBs)阴性且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也为阴性的220例学生进行强化乙肝疫苗的接种,6个月后进行检测并分析接种后抗- HBs的滴度。结果:抗- HBs阴性组中,阳性为103例,占62.05%,抗- HBs弱阳性组中,阳性为49例,占90.74%。经统计学比较(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外伤的诊断和综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救治的161例急性胸外伤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结果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其诊断、治疗经过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论:对胸外伤患者,应详细全面检查,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积极救治和及时处理合并伤是降低死亡利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胸外伤;肋骨骨折;血气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8例,女63例,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提高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准确性的科学方法。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实验室在初筛检测中发现的初筛阳性标本23份,全部上送到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实验,对患者基本情况、使用试剂、标本状况、操作过程等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送到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23份初筛阳性标本,经过确证实验证实,有21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头晕、恶心2天于2013年7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2天前不明原因突感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闭目卧床休息时减轻,改变体位时症状加重,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院外未治疗收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 36.0℃,脉搏 90次/分,呼吸 17次/分,血压 149/93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双眼球无水平震颤,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率9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讨论脊柱侧弯矫正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2014年1月至五月中3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实施脊柱侧弯矫正手术的手术配合。结果 3例手术顺利完成,无感染及并发症。结论 成熟完善的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增加手术成功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脊柱侧弯;护理;手术配合  脊柱侧凸又被称做脊柱侧弯,是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疾病。脊柱侧凸可分为先天性和特发性两种类型。
期刊
1854年,德国人Killan首创了Spondylolisthesis一词,即脊柱滑脱。1955 年Newman 等[1]将这种与脊柱退变有关、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命名为退行性脊柱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简称DS),DS是指因长期的腰椎间盘、关节突关节、以及周围韧带退变、松弛而导致的椎间关节出现的不稳,表现为上位椎体向前、向后或向侧方发生滑移[2]。腰椎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120驾驶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方法:搜集整理近5年来我院120院前急救近2.5万次接警出诊记录,回顾性分析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总结其原因;结果:出诊前准备工作、安全意识及专业知识的欠缺,使驾驶员暴露在高风险下;结论:积极完善出诊前的准备工作,增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医师,加强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防范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法律风险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重症肺炎中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后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IVIG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吸氧、美洛西林钠抗感染、利巴韦林抗病毒,纠正心力衰竭、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VIG,用量0.2~0.4 g/(kg·d),连用3 d。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胸片等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