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的三境界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h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宝藏。进入参禅学诗的境界,参禅得成正果,学诗能出口成章。
  钱钟书《谈艺录·妙悟与参禅》对此有深刻的分析。他说:“夫‘悟’而日‘妙’,未必一蹴而至也,乃博学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钱钟书还引《思辨录辑要》所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这就是说,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扫除迷茫,断却烦恼,证得诗法,佛法真相的过程。敲击不已,功夫不断,博采众长,方能进入悟境。
  袁牧《续神品·禅悟》认为:“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严羽对此说的更清楚:“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悟”,韩愈知识渊博,但悟性比不上孟浩然,所以作诗赶不上孟浩然,这说明悟性比知识渊博更重要。
  佛祖六年苦行未能步入正道,以后到菩提迦叶,在一棵菩提树下经受住了波甸魔王派来魔女的诱惑,又抵挡住了魔兵魔将的威胁。在禅定中经历从初禅到四禅的不同境界。数十日后的一个拂晓,终于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文Buddlla(布达)的音译。意为觉悟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足的大圣人。
  禅诗是禅与诗的合璧,用诗的形式表现深远的禅意。
  禅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悟的把握,最经典的表述莫过于三境界论。
  第一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朝”点明时间,“郡斋”点明地点。“冷”则贯彻全诗。诗人不仅感到外在的冷,也透露出了心头之冷。由于冷,忽然想起远在山中的故人。颈联纯为想象,此时此刻,他该是把山涧里打下的荆柴捆扎起来,艰难的背到住处。煮石英之类的药饵作为食物。煮白石之典故出自葛洪《神仙传》:说是有个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食粮,因就白石山居”。“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想要拿一瓢酒,远远的慰藉风雨之夕中的故人,进一层抒发出了诗人的友情。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表层是写极目所见,无非是铺满落叶的空山,路没有了,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路。那么,到什么地方才能追寻到你的行踪呢?从禅理的高度分析,空山说明了此处没有人,也没有佛,参禅过程中尚未破除“我执”,因而遭遇到了极大的困惑。
  禅悟的第二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这是苏东坡《十八大阿罗汉颂》中的两句。《彦周诗话》有过这样的评论: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如东坡《罗汉赞》云:“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八字,还许人再道否?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在禅悟上又进了一步,虽然佛尚未寻到,但水流花开,这一生动的直观,已是一个无欲无人的声色之境,从而传达出了对我执、法执有所破除的消息。
  禅悟的第三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万古”表时间上的无限,“长空”指空间上的无限;“一朝”表时间上的短暂;“风月”表示事物空间上的具体存在;“万古长空”说的是永恒,“一朝风月”则是刹那间的领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的一朝风月之中,然而这一朝风月不过是万古长空中的一刹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重境界中都有个“空”字,“落叶满空山”有‘空’,“空山无人”有‘空’,“万古长空”也有‘空’,在这三重境界中,空不只是指空间,而且也包含了时间。觉悟到了空观的对象是永恒之空。这才进入了大彻大悟的涅槃境界。
  “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包含了“无常”与“无我”两方面的内容。一切事物都不过是短暂的。人是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它既没有永恒性,也没有独立的自性,这就是“无常”;人们考虑问题,总是先有一个我,执着于短暂的我,叫“我执”,排除“我执”,才能进入“无我”。
  化“无常”与“无我”而无生无灭,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坛经》记载神秀与慧能偈语,有助于我们了解禅悟。上座神秀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认为: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
  慧能不识字,只得求人将所做之偈题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不但悟到了“无我”,而且悟到了禅最高境界“空”。
其他文献
什么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经过了若干年的研究,我得出了这样的看法,这个主题很简单,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天道、人道之源    天道就是探讨天地来源的自然法则。人道就是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道理。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不防提一下“天人合一”的问题:“天人合一”只是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一种看法,一种很有价值的看法,但不能用“天人合一”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主题,因为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古代除了
期刊
若想做企业经营事业,最好把《史记》中的《货殖列传》读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经济、富国、强兵思想内涵丰富,司马迁写书的时候距离我们两千多年了,恒如果你把他读懂了,就会发现同现在的思想,同国外来的经济思想、理论、商业观念,很多是相同的。《史记·货殖列传》的只言片语都能透视司马迁的经济强国政治富民思想。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情,乐其业”,我们讲政治哲
期刊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国家之存亡。”(章太炎)  1906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七十多年之后,美国人吉尔伯特·罗兹曼评价道:  “科举制在
期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什么叫“儒”?这个中国字,根据《说文解字》的另一种解释:“儒”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我们再看“佛”——“弗人”,不是人,是超人。“仙”——“山人”,有如高山流水。“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儒者”。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
期刊
藏器于身    孔子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学问,有了能力,就是所谓的藏艺于身。  绝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为自己有几个人,就算是成功也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天下不是你打下来的。要注意藏器于身,大家要注意这个“藏”字,深藏不露,还不要表露出来,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无器。  所以当领袖的人要样样都行才可,连不行你都会,才可以当领袖。如果你以为当领袖的人什么都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
期刊
道祖老子是天下第一大哲人,诸子百家由他开始,他被神化为太上老君;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兼商人,并被后人神化为财神陶朱公。他们两个人是师生关系,是我在2004年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上提出来的。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
期刊
1858年的中国,腐朽的清王朝正经历着英法联军和太平军的双重蹂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烧杀掳掠,正伺机北上;2月,三次受挫于石达开的曾国藩,返乡奔父丧,太平军一度得势。3月,一个将从思想根基上动摇清朝统治的人降生了。他就是康有为。    国学扎根变法基石    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5岁便能夜读信件,口诵唐诗数百首。少年康有为从几位启蒙塾师教授的儒
期刊
陈氏子弟家学渊源,藏书丰富,陈小寅恪幼时便对经史子集各书均有涉猎。陈家虽然是传统世家,但是教育思想并不保守,最明显的是陈三立不要儿子应科举考试,而是要他们接受西式教育。陈寅恪12岁的时候就随兄长去日本留学,1909年又赴欧洲,在柏林大学等学府深造,后在哈佛大学随蓝门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  1926年,陈寅恪至清华国学院任导师,他由学术的积累期进入了勃发期,开始了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西北史地学的
期刊
上承“五四”的新文化流风,下开中西沟通之门户,林语堂的一生成就,反映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在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上的各种歧异、扭曲与自得,仿佛中西合璧,又仿佛负隅抵抗,形同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但林语堂的独到之处,在于乐于享受矛盾,戳破矛盾,与中西矛盾共生,在小处做大文章,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上最难形容与归类的大师。    享誊西方文坛 奠定大师地位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10
期刊
梁的自信是来自于他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对此,同时代大师级学者牟宗三有过评价,他说:“(梁漱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传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三百年的文化。”  梁漱溟从宋明理学入手,将西方生命哲学引入到儒学中,对陆王心学进行了“修正”。尊崇儒学,但不排外,将西学引入传统文化,正是现代新儒家的普遍特征,梁也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之一,其标志就是《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