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幸福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fer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幸福感呢?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环境,它有着不同的含义;幸福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个人对幸福的直接的、个体的感受与领悟就是幸福的个体性。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没有对幸福的追求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没有合理的幸福理念就不会获得人生的幸福。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探索出如下的一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幸福感指数。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幸福的概念
  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的快乐看作是幸福,可一旦快乐成为生活的目的,我们就会陷入为学生找乐的尴尬境地,迁就他们不合理的需求,从而无法引导学生去担当生活的严峻,无法启迪学生去反思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早期愉快教育的失败无疑就是个教训。事实上,幸福理应涵盖完整的生活意义,是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状态,是精神获得卓越发展的美善生活的实践,快乐只是幸福所应有的一种情感表现。现实的教学环境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单纯追求简单地快乐,喜欢游戏,喜欢影像资料,喜欢音乐……然而语文教学是个庞大的工程,光靠单纯的影像资料不足以完成教学任务,游戏时信息量就会减少,音乐可以适当应用,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从而制约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明白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语言是语文的根本。语文课堂的语言品位不可少,学生平日的语言积累不可少。学生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概念,知道语文课该学些什么,就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坐标了,幸福生活的指数自然就会有所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力,造就良好心态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在超越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对个体进行回眸关照,从而形成了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同情、宽容、关怀、体认、接纳、珍爱等生命情感,而这种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这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幸福之基础,也好似幸福之源泉。注重实施情感教育,学生理解父母、老师的辛苦,感受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打造授课的艺术性,感受教师魅力
  一般初中生每天只有一节语文课,除了这一节语文课之外,基本就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语文了。从这里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有多么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积累,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上好每一节语文实践课,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到学习语文的方法,不要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反正都能考那么点分数,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理科上见效快”这样的意识。
  四、训练学生的鉴赏力,享受艺术之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不能仅满足传授知识,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不仅限于“识记”或“理解”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阅读一般文学作品,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评析能力。”因此文学作品教学要按课程标准要求,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正确地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态度及对作品做出初步评价的能力。
  五、同伴相互交流展示,享受自赏的幸福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说这么一句话——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希望看到你们是行动的矮子,语言的巨人。其实我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任何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事件、人物、景物等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重要的训练,描述日常生活,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被认可的幸福感,尤其是自己欣赏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容易得到满足。学生经常有这样的幸福感,每天的心情会好许多,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提高许多。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勤”、“爱”、“严”、“宽”四字真功不能少。  勤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可见了解学生的重要性。每接管一个新班级时,先做到的是勤到班,深入、全面体察每一个学生,“观其言,察其行”,把每个学生言行、举止、特长、缺点彻底摸清楚。全面了解他们,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特点,由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呈现出
期刊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首要基点。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主要依靠管理者的合理有效组织,在重要的班级管理者中,班主任是最核心的管理者。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管理方式和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班集体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班集体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氛围,从而影响良好的班风
期刊
技术服务教育,教育服务社会。数字化校园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来构建融学习者、专家、社会活动于一体的种种接近真实的虚拟情境平台。而情境学习理论则指导学习者通过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来真正地获得知识,并同时掌握专家运用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推理过程与方法策略。下面将分别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关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其结合进行阐述。  一、形成了新的教学思想  情境学习强
期刊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肉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际而成长。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实行了创新教育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想可以从以下几
期刊
作为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是读书的最基本要求,但绝大部分后进生的作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一、后进生语文作业质量差的成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后进生作业状况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学生角度来说,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信的缺位。后进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大多认识不清,对作业基本上都
期刊
借景(物)抒情和托物言志是文学创作中的两种表现手法,它们看似没什么区别,都是托其他之物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也因此很多学生在课文学习和写作中常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这两种手法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首先是概念上的差异。借景(物)抒情是指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而托物言志是作者表述自己的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日趋完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主要技术之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一、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美育作用  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都蕴含美的因素,而录像、录音、幻灯等等信息技术手段,则以直观、形象、色彩
期刊
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用语言讲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枯燥乏味,千课一律,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学生听讲昏昏欲睡或厌恶于表,那教师就应扪心自问:是否使用了笨涩的语言来施教了名家名篇?是否自己的语言有悖于语文学科的特点?  众所周知,方言土语之所以不许袭入课堂,因为它对汉语的规范化有很大的破坏性;满口之乎者也之所以不
期刊
一节好的语文课,常常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也就是要有一个精彩的导语。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胡适的《我的母亲》、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茨威格的《托尔斯泰》这些课文时,因为开场精彩,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起了他们
期刊
阅读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这种技能不是先天的,学习者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才能获得。在这些过程钟,学习者慢慢地对印刷符号熟悉起来,并最终能熟练地使用它们。因此,读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过程。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读:  一、读出准声之音  细节决定成败,学语文也该从细节做起,要从学生读准音,把握节奏开始,到读出语调语气,从而理解情意,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在任何场合能操作自如,随心所欲,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