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校园中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逐渐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此类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往往是家长及教师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对此,本文将对中学生德育工作与安全教育问题做出以下讨论。
关键词:学生,德育工作,安全问题
引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是接受道德和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时间段。当前,部分学校和家庭缺乏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存在只重视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错误观点。对此,本文将对如何进行德育和安全素质教育做出以下分析。
一、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构建“平安校园”
近年来多种类型校园安全案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成为媒体与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校园德育工作建设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发展的方向。校园德育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发展,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构建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校园德育环境的好坏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校风校纪水平的关键。“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疏导和丰富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赖于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德育环境的熏陶。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例如,加强校园德育引导,发挥学校德育管理部门的德育指导作用,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常为中学政教处或德育处)定期制定每月德育活动主题,将活动主题下发至各班,并布置相应德育教育任务,任务主题内容包括校风校纪、校园安全、救灾常识、安全常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确保德育活动按计划开展,并发挥其作用。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负责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如班主任、年级组长、课题组组长等,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以德育教师为圆心,辐射周围教师学生,做到随时辅导,查漏补缺,坚持“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增强德育影响力。班会开展“校园安全”主题活动,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纪录片,班主任进行安全知识科普,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邀请资深心理教育专家进行校园讲座,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普及常见的校园事故发生原因,提高学生防护意识。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学校定期对校园全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所有安全隐患,在寄宿制学校中,对学生宿舍进行消防设施安装,保证宿舍安全质量达标。在组织活动时进行安全风险性评估,把意外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学校进行校园安全演练活动,对常见的火灾意外、楼梯间踩踏、体育活动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演练,帮助学生了解意外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保证学生生命安全。
二、德育工作家校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陪伴孩子的“终身老师”。科学、合理、及时的教育引导,是家长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家庭的教育方向和理念,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家校共育尤为关键。
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汇报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在学校与家里应遵循的要求和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思想意识。定期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和家长与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交流,防止学生发生逃学、厌学、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微信、QQ、专门App)互动,教师与家长深入沟通,确保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校生活动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信箱等方式,将学校德育的思想引导方向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中对子女进行引导。家庭教育要讲求方法,要让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对孩子适当放手,对自己的角色做出调整,其次,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学校开展家校共育为主题的家长演讲比赛活动。家长通过分享如何与子女更好沟通,怎样成为子女的榜样,如何与子女成为朋友,培养子女良好习惯,重视德育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等内容,让学生懂得家长的辛苦与付出,把家长的意见传递给校方,保证家校共育的开展。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最常见的平台与载体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委员会成员辅助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同时,在家长群里传达教师教育宗旨,保证家校共育开展。设置离校短信提示,学生在离开校园时,家长手机将收到显示有学生离校时间短信,保证学生安全放学,按时到家。
三、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加强公共安全思想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心理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外在因素干扰产生偏差。同时,初中生思想活跃,追求自由,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自制力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怎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例如,以养成教育为基础,表扬教育为辅。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微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学校应设立《校园一日常规记录表》,对在校的每名学生以班級为单位进行德育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卫生纪律、仪容仪表、宿舍卫生、校服穿着等方面。对不符合学校日常规定的学生进行扣分,对表现优异的行为进行加分鼓励,每周一晨会时,对优秀的班集体进行全校范围内的表扬,并颁发流动红旗。学校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德育考核和个人成绩进行表彰,设置“文明习惯先进奖”、“优秀班集体”等奖项。鼓励表现良好的优秀学生代表,发挥德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实践,规划活动具体路线,设置活动主题。学生通过到敬老院进行义务劳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活动,体会儒家文化,感受革命先烈精神,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感受社会。教师进行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普及,开展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发放安全常识手册,带领学生们学习饮食安全、用火安全、燃气安全以及交通安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安全主题情景剧排练,教师设置话剧主题,准备话剧所需道具,编写剧本台词,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操作,了解安全防护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围绕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加强公共安全思想教育、德育工作家校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潘冬智. 达标、技术、生成——谈中职有效德育课堂的三种教学风格[J]. 广东教育:职教,2019(3):44-46.
[2] 叶新燕,付宗浩. 成长路上,感谢有你——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之心理健康学科中的感恩教育[J]. 中华少年,2019(3).
[3] 吴朝晖,许嘉悦. “三全育人”与高校环境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模式为例[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关键词:学生,德育工作,安全问题
引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是接受道德和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时间段。当前,部分学校和家庭缺乏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存在只重视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错误观点。对此,本文将对如何进行德育和安全素质教育做出以下分析。
一、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构建“平安校园”
近年来多种类型校园安全案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成为媒体与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校园德育工作建设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发展的方向。校园德育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发展,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构建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校园德育环境的好坏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校风校纪水平的关键。“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疏导和丰富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赖于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德育环境的熏陶。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例如,加强校园德育引导,发挥学校德育管理部门的德育指导作用,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常为中学政教处或德育处)定期制定每月德育活动主题,将活动主题下发至各班,并布置相应德育教育任务,任务主题内容包括校风校纪、校园安全、救灾常识、安全常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确保德育活动按计划开展,并发挥其作用。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负责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如班主任、年级组长、课题组组长等,树立模范带头作用,以德育教师为圆心,辐射周围教师学生,做到随时辅导,查漏补缺,坚持“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增强德育影响力。班会开展“校园安全”主题活动,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纪录片,班主任进行安全知识科普,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邀请资深心理教育专家进行校园讲座,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普及常见的校园事故发生原因,提高学生防护意识。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学校定期对校园全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所有安全隐患,在寄宿制学校中,对学生宿舍进行消防设施安装,保证宿舍安全质量达标。在组织活动时进行安全风险性评估,把意外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学校进行校园安全演练活动,对常见的火灾意外、楼梯间踩踏、体育活动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演练,帮助学生了解意外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保证学生生命安全。
二、德育工作家校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至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陪伴孩子的“终身老师”。科学、合理、及时的教育引导,是家长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家庭的教育方向和理念,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家校共育尤为关键。
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汇报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在学校与家里应遵循的要求和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思想意识。定期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和家长与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交流,防止学生发生逃学、厌学、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微信、QQ、专门App)互动,教师与家长深入沟通,确保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校生活动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信箱等方式,将学校德育的思想引导方向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中对子女进行引导。家庭教育要讲求方法,要让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对孩子适当放手,对自己的角色做出调整,其次,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学校开展家校共育为主题的家长演讲比赛活动。家长通过分享如何与子女更好沟通,怎样成为子女的榜样,如何与子女成为朋友,培养子女良好习惯,重视德育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等内容,让学生懂得家长的辛苦与付出,把家长的意见传递给校方,保证家校共育的开展。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最常见的平台与载体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委员会成员辅助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同时,在家长群里传达教师教育宗旨,保证家校共育开展。设置离校短信提示,学生在离开校园时,家长手机将收到显示有学生离校时间短信,保证学生安全放学,按时到家。
三、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加强公共安全思想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心理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外在因素干扰产生偏差。同时,初中生思想活跃,追求自由,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自制力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怎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例如,以养成教育为基础,表扬教育为辅。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微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学校应设立《校园一日常规记录表》,对在校的每名学生以班級为单位进行德育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卫生纪律、仪容仪表、宿舍卫生、校服穿着等方面。对不符合学校日常规定的学生进行扣分,对表现优异的行为进行加分鼓励,每周一晨会时,对优秀的班集体进行全校范围内的表扬,并颁发流动红旗。学校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德育考核和个人成绩进行表彰,设置“文明习惯先进奖”、“优秀班集体”等奖项。鼓励表现良好的优秀学生代表,发挥德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实践,规划活动具体路线,设置活动主题。学生通过到敬老院进行义务劳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活动,体会儒家文化,感受革命先烈精神,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感受社会。教师进行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普及,开展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发放安全常识手册,带领学生们学习饮食安全、用火安全、燃气安全以及交通安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安全主题情景剧排练,教师设置话剧主题,准备话剧所需道具,编写剧本台词,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操作,了解安全防护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围绕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加强公共安全思想教育、德育工作家校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潘冬智. 达标、技术、生成——谈中职有效德育课堂的三种教学风格[J]. 广东教育:职教,2019(3):44-46.
[2] 叶新燕,付宗浩. 成长路上,感谢有你——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之心理健康学科中的感恩教育[J]. 中华少年,2019(3).
[3] 吴朝晖,许嘉悦. “三全育人”与高校环境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模式为例[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