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以及诗词积累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体现了出来,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要想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就要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优秀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再将其发扬传承,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一、引言
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教给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给学生传授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的纸笔测验而展开,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多数时候,教师只是将课堂时间花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面,只想着如何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却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把传统文化教育看做是浪费教学时间的内容,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不到帮助,所以就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哪怕在部分阅读教学中蕴含了一点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受到了教师单方面讲解的限制,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过一段时间就会忘却,无法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烙印。
二、现实中的文化传承危机与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在我国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群中,青少年儿童是占比最多、作用最多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现在正处在外来文化盛行的时代,我国原本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弱,大多数儿童对外来的米老鼠、蜘蛛侠、钢铁侠、奥特曼等动画人物了如指掌,但是对我国的哪吒、孙悟空等却不太了解。纵观这几年举行的中日韩儿童交流活动中,相比于日韩的其他儿童,我国的儿童时常表现出自理能力差、没有毅力、缺乏自理能力、没有礼貌等差习惯,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大相径庭,那些耐劳刻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荡然无存,这无不显现出了儿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危机。在这些危机之中,强化和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化传承才是建设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思想、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少年儿童发展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隐含了大量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文化瑰宝,这些文化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们明白爱国、勤劳的优良美德,教会我们宽容、尊重的优良品质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方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
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得到顺利开展,首先就需要教师形成用语文教学传承文化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在这样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掘传统文化并展开教学。教师还应该重新树立教学观念,不再实行应试教育,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学的依据,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是较多的,这些内容具有极大的精神层面上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其教学重点还应该放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上。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教材,发掘教材的人文性,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再通过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就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收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并将其发扬光大。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入地感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端午节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并且体会到他身上的爱国的优良传统。
(三)通过语文拓展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做到最佳,就需要教师在课外下功夫,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语文的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欣赏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与自己的伙伴一同交流。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网络和书籍的帮助之下,能够了解到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在文中所想表达的感情和想传达的思想,更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和演讲比赛的举行,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再加以自己的体会。比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篇课文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之上,通过自己改编过的剧情来进行扮演,形成一部以宽容为主题表演。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学生对与“宽容”有关的传统文化就能切身体会,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品质,这样传统文化就在学生的精神层面上得以传承。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陷入了危机,人文精神也在逐渐丢失。小学语文只能加快对新课改的要求的适应,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才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得以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做一个有底气有根源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高国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语文天地:小教版[J].2017.
[2] 葛飞飞.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教育[J].2017.
[3] 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龚莉娟.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蔡春玲.小学语文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15,0(20):43-44.
[6] 鄭怡.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6,0(2):24-24.
作者简介:丁鹤,(1969.12-)大专,男,汉族,贵州织金,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岩寨小学,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小学班级管理、书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传承
一、引言
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教给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给学生传授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的纸笔测验而展开,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多数时候,教师只是将课堂时间花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面,只想着如何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却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把传统文化教育看做是浪费教学时间的内容,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不到帮助,所以就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哪怕在部分阅读教学中蕴含了一点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受到了教师单方面讲解的限制,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过一段时间就会忘却,无法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烙印。
二、现实中的文化传承危机与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在我国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群中,青少年儿童是占比最多、作用最多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现在正处在外来文化盛行的时代,我国原本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弱,大多数儿童对外来的米老鼠、蜘蛛侠、钢铁侠、奥特曼等动画人物了如指掌,但是对我国的哪吒、孙悟空等却不太了解。纵观这几年举行的中日韩儿童交流活动中,相比于日韩的其他儿童,我国的儿童时常表现出自理能力差、没有毅力、缺乏自理能力、没有礼貌等差习惯,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大相径庭,那些耐劳刻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荡然无存,这无不显现出了儿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危机。在这些危机之中,强化和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化传承才是建设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思想、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少年儿童发展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隐含了大量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文化瑰宝,这些文化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们明白爱国、勤劳的优良美德,教会我们宽容、尊重的优良品质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方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
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得到顺利开展,首先就需要教师形成用语文教学传承文化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在这样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掘传统文化并展开教学。教师还应该重新树立教学观念,不再实行应试教育,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学的依据,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是较多的,这些内容具有极大的精神层面上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其教学重点还应该放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上。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教材,发掘教材的人文性,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再通过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就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收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并将其发扬光大。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入地感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端午节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并且体会到他身上的爱国的优良传统。
(三)通过语文拓展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做到最佳,就需要教师在课外下功夫,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语文的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欣赏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与自己的伙伴一同交流。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网络和书籍的帮助之下,能够了解到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在文中所想表达的感情和想传达的思想,更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和演讲比赛的举行,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再加以自己的体会。比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篇课文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之上,通过自己改编过的剧情来进行扮演,形成一部以宽容为主题表演。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学生对与“宽容”有关的传统文化就能切身体会,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品质,这样传统文化就在学生的精神层面上得以传承。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陷入了危机,人文精神也在逐渐丢失。小学语文只能加快对新课改的要求的适应,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才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得以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做一个有底气有根源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高国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语文天地:小教版[J].2017.
[2] 葛飞飞.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教育[J].2017.
[3] 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龚莉娟.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蔡春玲.小学语文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15,0(20):43-44.
[6] 鄭怡.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6,0(2):24-24.
作者简介:丁鹤,(1969.12-)大专,男,汉族,贵州织金,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岩寨小学,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小学班级管理、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