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心造画意幽深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春利在他的画中所追求的是一种诗的境界,一种诗意的美。所谓诗境也就是无任何世俗功利目的的纯粹的审美境界。
  春利曾经有一种审美经验:说自家门前池塘对岸的几枝芦苇,在逆光中别饶情趣,而走近看时却又索然无味了。本来审美就是有条件的:距离、角度、环境乃至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都是决定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距离就像一面筛子,它把多余的杂质和造物者的败笔都筛掉了,才显出本质的美来。这使我想起一位技艺深湛的旦角老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我几乎忘了他的年龄,还把“她”当作少女来欣赏,谁知拍成了电视片,一个近镜头便皱纹毕现,把美好的印象全部破坏了。
  艺术审美的奥妙就在于:既要超以物外,又要物会于心。趋于物外就是要超越一切表象的物质的羁绊:物会于心则是以一颗纯净的心去拥抱大自然,以摄取对象的神韵,也就是古人说的得意忘象,脱略形骸。所以我以为春利的画是用心画的,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这正是中国画写意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春利的画远师宋人小品,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少,故须精,少而精方能以一当十。在他的画中,不论是一只小鸟,一只蜻蜓,还是一个莲蓬,几茎芦苇,都是经过精心塑造的有生命有个性的艺术形象。景物虽少,其生生之气己充盈画幅。其所选取的环境,不论是密林深处,也不论是池塘一隅,都在着力表现其恬静幽深空阔无边,使画中景物与画外的空间紧密相联,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他的画也就成了把人引向大自然的驿站。
  为了不破坏画面的幽深自然的氛围,他不在画上题字,甚至连署名都只用印章来代替,这已和文人画拉开了距离。画中的空间也大都经过水墨烘染或处理,这也和折枝花卉不同。他的画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己融入了一些现代的绘画观念和表现手法,在万紫千红的花鸟画领域别开一生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联)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14日,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h)回顾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幕,展览题目叫做“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艺术家在现时”,既提示行为艺术(家)的即时性,也是对所谓“回顾展”的戏谑或反讽。展厅里的文献、影像、道具和行为模拟等等,只是艺术家过往行为的记录,而每个行为曾经的“现时”是
期刊
一般而言,我们把五四视作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无疑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鲁迅是五四启蒙战士中的一员猛将。当我们不断回顾五四的时候,我们也必须不断反顾鲁迅。鲁迅在五四时期的启蒙心态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这种矛盾心态在鲁迅留学日本时写作的文艺论文之中,就已经初见端倪。毋宁说鲁迅的文艺思考渗透在他的启蒙理想之中,不如说他的启蒙理想渗透在他的文艺思考之中;在这些思考和探索里——审美式启蒙
期刊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让全世界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汉语文学创作。莫言并不是将汉语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文学写作者,既没有继承中国古典文化的含蓄蕴藉,也没有描摹现代都市的新鲜和时尚。他代表的是另一种汉语写作的文化形态:以“寻根文学”崛起的作家莫言,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他是一个奇特的混杂体。  莫言的小说创作对多种有效的话语资源均有汲取。这集中体现在莫言小说创作的语言
期刊
一、五四历史的“原点”  重返五四的声音又要响起来。一种难解的五四情结,一种集体的历史记忆,促使中国当代知识学人一次次踏上历史朝圣之路。年年五四今又逢,百年烟云话从容。五四故事从来多,此番回溯味几重?对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氛围养成的人文知识分子而言,每一次五四的重提,都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次确认,也是再次表明知识分子独立学术品格和精神立场的姿态的一次集体出场。然星移斗转,风物长新,年年岁岁
期刊
读阎刚小说有一种遥望故乡的感觉——微茫的熟悉感,因其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的笔法,故有熟悉之感,又因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诸多笔法的创新,乃至于纯然新奇、陌生的美学风格,故有“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体验。小说集《清明上河图》把笔者这种感觉都集中起来了。  一、沉重的道义担当  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文以载道”、道义担当之理念,被叙述的众多故事、众多人物特别是主角无不以道义担当为使命,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完成小说的叙
期刊
告别了高歌猛进的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在诸多新异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的不断推动下,仿佛静水深流,于恢复学术研究的厚重、严谨与节制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入,呈现出更为多元、广阔、丰富的学术格局。就其要者而言,约略可分为四脉:[1] 王瑶式的文学史研究继承了古典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植根实证、不尚空谈,气象阔大、方正庄严,依旧是当下文学史研究的主流;启蒙主义的文学史研究,是从1
期刊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非虚构文学奖的作品《底色》为例,探讨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  四十多年前军旅作家徐怀中接到一项任务——要深入越南南方进行战地采访。接下来作者没有描写战地情景,却开始叙述他某次
期刊
石涛在其《画语录·氤氲章第七》中提出“氤氲”说,[1] 使“氤氲”成为其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氤氲”是中国画,尤其水墨画存在的一个现象、状态、类型、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其旨趣与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意境、韵味、气韵、灵动、自然、淡泊、生气、活力等相同、相近、相关,具有含蓄、朦胧、模糊、蕴藉、隽永、回旋等审美特征。绘画“氤氲”不仅关涉到笔墨工具与形式构成问题,而且关涉到艺术本体论
期刊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及其关于“意义”的叙事,通过一种“全民阅读”的方式,发挥着对民族创伤的治疗性作用,从而介入并推动着政治和解与社会发展,但是这个效果的获得并不是完全来自文学的自觉性行为,相反,政治实践仍然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主要推手。如果仅仅限制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似乎只是充当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配角,但是换一个角度观察,文学在配合意识形态推动社会走向正轨的同时,却萌生出了摆脱他者控制的主体性意识,这一意识
期刊
两年前,我诚惶诚恐地叩开了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这扇对我来说充满吸引力又有点神秘的大門,一张和蔼的笑脸从书山高摞的办公桌后抬起,他,就是此文的主人公——吴新斌先生。  早先闻听吴新斌先生不仅是剧协干部,亦是一名出色的戏剧评论家,身兼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数职,又是国家“文华奖”评委……我还担心在这么多头衔和光环下的新斌先生会不会难以接近?接触以后发现,生活中的新斌先生十分随和、健谈,每次求教于他,我都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