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总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施中的效果,分析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    键   词]  对分课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4-0086-03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整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学生逃课、课堂低头族众多、教学实效性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对思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因素,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種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近几年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传播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对分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行为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有机结合
   “对分课堂”包括三个环节,即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第一个环节是教师理论讲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为学生搭建知识体系,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第二个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内化吸收所学知识;第三个环节是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对分课堂”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二)教学时间和内容一分为二
   “对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时间的对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讲授占课堂时间的一半,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占一半,从时间上体现了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对分。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对分,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但不进行具体细化讲解,而是通过设置思考题或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深入学习,所以在内容上体现了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对分。
   (三)过程性考核占比较高
   “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强调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提高了过程性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对分课堂”中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三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考核评价指标。同时,考核评价也体现了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体现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有效地提高了评价的准确度和客观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根据“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笔者于2019至2020学年第二学期将“对分课堂”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及期末考试等方式,总结出”对分课堂”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一)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对分课堂”实现了讲授法和讨论法两大教学模式的融合,强调了内化吸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提高了课堂讨论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开始进行讨论,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讨论往往是流于形式的,是低效的。而“对分课堂”在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之间有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思考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吸收。因此,在讨论中学生有话可说,极大地提高了讨论质量。在“对分课堂”实施初期,讨论会出现冷场的局面,但在教师引导下,“对分课堂”实施中、后期,大部分学生逐渐开始积极参加讨论,讨论效果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1所示。
   (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对分课堂”实施初期,团队成员之间配合不协调,部分学生不愿意配合完成任务。但后期发现,团队成员之间配合密切,学生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在学期结束时,对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进行了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2%的学生非常认同对分课堂培养了团队精神;68%的学生基本认同对分课堂培养了团队精神,两项合计达100%。
   (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对分课堂”实施初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甚至不敢发言,但到了后期,这部分学生开始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生非常同意对分课堂提升了表达、合作等综合能力,76%的学生基本同意对分课堂提升了表达、合作等综合能力,两项合计达98%。
   (五)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期末考试中,实施“对分课堂”的两个班级考试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都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的班级,由此可见,“对分课堂”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分课堂”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基本模式
   “对分课堂”主要分为“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当堂对分”具体操作流程
   “当堂对分”就是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完整地实施“对分课堂”的所有环节,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45分钟的课
   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教师先讲授25分钟,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题或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学生之间彼此不交流,独立学习和思考5分钟,完成思考题和作业,然后小组讨论7分钟,全班交流6分钟,教师总结2分钟。(如图1)
   2.90分钟的课
   在一次90分钟的课上,教师先讲授45分钟,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题或习题,学生之间彼此不交流,进行10分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完成思考题和作业,然后小组讨论15分钟,全班交流15分钟,教师总结5分钟。(如图2)
   (二)“隔堂对分”具体操作流程
   “隔堂对分”就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分别在两次课上,第一次课的第二节课教师讲授,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题或习题,学生课后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完成思考题和作业,第二次课的第一节课进行讨论。(如图3)
   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自主学习环节没有很好地内化吸收,导致在小组讨论时把握不住教学重点,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照着课本宣读,没有达到教学预设的效果。
   应对措施:(1)教师要按照常规教学环节对学生提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是常规的教学环节。(2)加大对自主学习环节的考核力度并及时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取得的成绩,成绩激励会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重视度。
   (二)学生的课后作业质量有待提高
   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课后作业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不能按时提交作业、作业质量差距大、作业质量较低等问题。
   应对措施:(1)及时查看并反馈作业情况,具体指出作业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学生具体的的指导意见。(2)作业形式多样化,不要苛求统一的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作业提交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提交到移动教学平台上,也可以提交到学习群里。
   (三)学生的发言情况记录有待改进
   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对学生个人发言情况记录不全面,甚至出现学生发言后漏记的情况,这会造成教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参与的情况,以至最终影响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应对措施:教师制作一个全班的姓名表格,标注上课日期,当学生发言时做好标记,如表2。同时,发挥学习委员和小组长的作用,配合老师完成发言记录。
  表2 学生发言记录表
  ■
   (四)过程性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对分课堂”过程性考核内容多,包括出勤、教师评价、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等環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在考核评价环节占用时间过多的情况。
   应对措施: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各类过程性评价考核成绩表和总评成绩表,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类考核表制作成二维码,通过扫码就可以进行评价,并自动生成成绩,这样可以减少评价时间,提高评价的效率。
   (五)课堂时间分配有待改进
   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经常出现有些小组还没有讨论完就开始了全班交流环节,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充分。究其原因是讨论话题数量偏多,部分话题难度偏大。
   应对措施:(1)讨论话题的数量设置要合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受和理解。(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话题的难度,不要超越学生的基础和认知。
   总之,“对分课堂”在“概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但具体如何实施,需要结合不同的课程具体设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2]陈瑞丰,黄莺,韩秀婷,等.对分课堂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张学新.对分课堂成就新型高效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9-04-24(5).
   [4]杨任颖.对分课堂在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9):133-134.
   [5]赵莉.对分课堂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4):56-57.
   [6]汤玉华,杨定明.“对分课堂”思政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233-234.
   [7]沈月.“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系统思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7-8.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给很多学生带来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让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解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求职意向,在学校悠久的铁路背景下,新兴的汽车专业毕业生面临一定的迷茫与困惑。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探析了铁路背景下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新特点,并针对汽车专业培养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紧抓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育人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育人需要重视的问题着手,总结经验,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形成育人合力,强化育人效果,进而构建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关 键 词] 信息专业技术;网络育人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体现了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任务。根据在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从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教育意义、高职电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做法、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四方面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挖掘电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思政元素,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  [关 键 词] 课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阐述了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洁净空调工程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为例,从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教学内容的开发、思政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对高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思考与总结。  [关 键 词]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洁净空调工程技术  
期刊
[摘 要] 从高水平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内容出发,以建立科学内部治理结构,为切入点,分析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背景,针对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内部治理结构,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关 键 词] 高水平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内部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
期刊
[摘 要] 基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行为可塑性较强,且师德培养是多方联动的长期实践过程,同时也为响应国家对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号召,产教融合背景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养的现状研究应然而生。调查发现,存在学生对师德内涵的理解“以偏概全”、职业认同感低、师德课程零散、工学交替难获导师有效性指导等问题。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五年制学前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 G715
期刊
[摘 要] 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研究背景,以新疆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在职业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列出具体的课程思政发掘点,梳理出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知识融合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教育,让爱国情怀根植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在研究过程中能做到坚持“八个统一”,用学术来讲政治原则,充分探索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相关课
期刊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数学思考和数学态度等的综合体现。针对幼师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选取、重组教学内容。从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趣味性、实用性多方位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适合幼师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给出了提升幼师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 幼师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思想政治教育弥足珍贵的资源。在充分分析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以香山文化资源为例,总结提炼其蕴含的博大精深,提出通过深挖地方文化价值、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打造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等途径,促进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
期刊
[摘 要] 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是高职学院的本职工作,而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特有模式,是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动手操作的第一步,也是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平台。顶岗实习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运用的能力。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通过调查,主要分析毕业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出相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