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上好音乐课,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音乐课最流行的教学手段,是运用多媒体视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音乐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农村学校,音乐专用教室都没有,如何谈得上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么,在农村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呢?
一、创设室外音乐课
音乐游戏、集体舞都是小学音乐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形式,都是让学生在娱乐中熟悉音乐。体验音乐意境,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才能。以往在摆满课桌凳的教室里上课,学生的参与受空间的限制,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创设了室外音乐课,把音乐游戏和集体舞这些需要教学空间较大的内容,安排在室外教学,充分运用大自然赐予农村孩子的丰富资源——“草坪”。我在教学湘版教材中的音乐游戏“大鹿”、“小松鼠钻树洞”、“让我们大家跳起来”等内容时,都带学生到学校田径场中一块草坪去上课。上课时,教学准备尽量简洁,教师只带一台手提式录音机和要用的磁带,学生只带课本。“草坪”虽不及专用的音乐教室,但也是音乐教教学的一大资源,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导入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在导入阶段下工夫,将会离成功更近。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的导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音乐教师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性,将导入设计得更精彩,引起学生的关注,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在教学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一课音乐游戏“小松树钻树洞”这个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师生在草坪上围成一大圈后,我用录音机播放孩子们都熟悉、喜欢的游戏曲“丢手绢”,与“草坪”这个自然“情景”结合,引导学生进入“玩”的情境。学生一听到“丢手绢”的歌曲,脱口而出“丢手绢”,玩的天性即时激活。此时,我问学生:“想做游戏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小松鼠钻树洞”的游戏学习,水到渠成地展开。
三、课堂巧设问题情境,巩固、发展兴趣
兴趣是随着教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音乐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常常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松树钻树洞》一课的教学,当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美国游戏曲《小松树钻树洞》、体验了歌曲的意境、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后,我这样对学生说:“小松鼠在玩钻树洞的游戏时,松鼠妈妈说,看谁最聪明,设计出不一样的钻树洞游戏。几只小松鼠一会儿就想出新玩法来,同学们能想出他们怎样玩吗?”学生开始议论,有说“可能是谁钻不到树洞就得去搭洞”、有的说“也许是钻不到树洞,可以不唱歌,而是讲个笑话”、“可能会改成钻不出树洞就给大家唱个歌”、“那样得改歌词”……草坪上,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创编起来。
又如湘版教材的《过新年》(二年级上)一课,当学生会唱歌又会用乐器伴奏之后,我这样问学生:“小朋友过年穿新衣、放花炮,大人们过年都做些什么?”这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答到:贴对联、做年饭、看春节晚会、到街上舞狮子、去拜年……个个兴趣勃勃地把过年的活动一一数出。此时,我又问:外国人过新年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众说纷纭,有说过的,有说不过的。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还知道了外国人的“圣诞节”,和中国人过年一样隆重……教师提出的问题,引申了传统的过年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心的创设。
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觉得,只要音乐教师能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充分体现音乐课的内在本质,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即使没有先进的音乐教学设施,也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学好音乐。
一、创设室外音乐课
音乐游戏、集体舞都是小学音乐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形式,都是让学生在娱乐中熟悉音乐。体验音乐意境,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才能。以往在摆满课桌凳的教室里上课,学生的参与受空间的限制,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创设了室外音乐课,把音乐游戏和集体舞这些需要教学空间较大的内容,安排在室外教学,充分运用大自然赐予农村孩子的丰富资源——“草坪”。我在教学湘版教材中的音乐游戏“大鹿”、“小松鼠钻树洞”、“让我们大家跳起来”等内容时,都带学生到学校田径场中一块草坪去上课。上课时,教学准备尽量简洁,教师只带一台手提式录音机和要用的磁带,学生只带课本。“草坪”虽不及专用的音乐教室,但也是音乐教教学的一大资源,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导入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在导入阶段下工夫,将会离成功更近。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的导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音乐教师可以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性,将导入设计得更精彩,引起学生的关注,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在教学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一课音乐游戏“小松树钻树洞”这个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师生在草坪上围成一大圈后,我用录音机播放孩子们都熟悉、喜欢的游戏曲“丢手绢”,与“草坪”这个自然“情景”结合,引导学生进入“玩”的情境。学生一听到“丢手绢”的歌曲,脱口而出“丢手绢”,玩的天性即时激活。此时,我问学生:“想做游戏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想!”于是,“小松鼠钻树洞”的游戏学习,水到渠成地展开。
三、课堂巧设问题情境,巩固、发展兴趣
兴趣是随着教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音乐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常常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松树钻树洞》一课的教学,当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美国游戏曲《小松树钻树洞》、体验了歌曲的意境、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后,我这样对学生说:“小松鼠在玩钻树洞的游戏时,松鼠妈妈说,看谁最聪明,设计出不一样的钻树洞游戏。几只小松鼠一会儿就想出新玩法来,同学们能想出他们怎样玩吗?”学生开始议论,有说“可能是谁钻不到树洞就得去搭洞”、有的说“也许是钻不到树洞,可以不唱歌,而是讲个笑话”、“可能会改成钻不出树洞就给大家唱个歌”、“那样得改歌词”……草坪上,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创编起来。
又如湘版教材的《过新年》(二年级上)一课,当学生会唱歌又会用乐器伴奏之后,我这样问学生:“小朋友过年穿新衣、放花炮,大人们过年都做些什么?”这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答到:贴对联、做年饭、看春节晚会、到街上舞狮子、去拜年……个个兴趣勃勃地把过年的活动一一数出。此时,我又问:外国人过新年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众说纷纭,有说过的,有说不过的。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还知道了外国人的“圣诞节”,和中国人过年一样隆重……教师提出的问题,引申了传统的过年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心的创设。
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觉得,只要音乐教师能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充分体现音乐课的内在本质,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即使没有先进的音乐教学设施,也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学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