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活动体验,感悟概念本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分一分(一)》是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二是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三是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感悟分数概念的本质,感受数学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本节课教学,笔者结合实际设计五个活动,把学生带到活动情境中从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到初次认识分数 ——再次认识分数 ——创造属于自己的分数——应用分数,层层递进,感悟“分数”的本质,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借助情境,感受需要,产生分数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一大早起来,老师就听到我家两个孩子在客厅争吵,我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姐弟两是因为分苹果的事在争论(课件出示分苹果情境),下面请同学们帮他们姐弟两分一分,看怎样分才公平。
  生1:上台分,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两个。
  生2:上台分,如果是两个,就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用 =1,每人一个。
  师:真好,这下不会争了,那如果只有一个苹果呢?又该怎么分?
  生3:那就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两份,(课件同时展示)每人“一半”。
  师:一大一小行吗?
  生3:不行,应该“平均分”。
  师:真棒,那这个“一半”该怎么表示呢?前面的2个、1个可以用整数2、1来表示,而这“一半”怎么表示好呢?说说你觉得可以怎么表示。
  生1:我觉得可以画图表示吧。
  生2:直接切开苹果,用半个苹果表示。
  生3:用一个新的数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分苹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上台动手分,经历分的过程,感受“平均分”,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得到熟悉的“一半”,从“一半”怎样用数来表示入手,让学生猜可以怎么表示,制造了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分数”的必要性。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以此激發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构建活动。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
  片段二:
  师:同学们,下面请你在学习卡上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生1:我画了一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涂色这部分就是圆的“一半”。
  生2:我画了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把这部分图色就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
  生3:我画的是三角形,把左边图上颜色就是它的“一半”。
  生4:我就画一个苹果平均分。
  ……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的表示方式表示“一半”,看了这些作品(展示作品)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5:我觉得叶彤的三角形和陈小华的苹果图色部分不是“一半”。
  师:为什么?
  生5:因为一边大一边小。
  师:也就是没怎么分
  生5:没平均分。
  师:真是个认真观察爱动脑的好孩子,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要表示“一半”一定要怎么分?(生:平均分)
  师:看到大家用了那么多的方式表示“一半”,智慧老人很开心,他也用了一种方式表示“一半”(板书 )。来看看这些表示“一半”的方式中,你最喜欢谁的表示方式,为什么?
  生1:我喜欢智慧老人用“ ”的表示方式,因为更简单,画太麻烦,有时候还可能会没“平均分”。
  师:你说得真好,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智慧老人表示的数“ ”这个数是什么数?它由几部分组成?(小微课介绍 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一半”,通过学生汇报展示作品,抓住精彩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说看法,进一步凸现“平均分”。并通过对比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初步感悟分数“ ”的意义,体会用“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分数“ ”。整个过程学生在思考、动手、创造、交流、反思,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一全新的理念。
  三、涂一涂,再次认识
  片段三:
  师: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一半”,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智慧老人用分数“ ”表示的方法最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2,涂一涂,找出图形的二分之一,并与同桌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怎么涂的。
  生1:我通过数格子,涂出图形的 。
  生2:我把每幅图先平均分成2份,涂其中的1份。
  生3:我也是先平均分成2份,再涂其中1份的,但我的涂法不同。
  师:看了这同学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4:我觉得他的图2不对,没有“平均分”。
  师问生3:你同意吗?其他同学呢?你们觉得有没有平均分,这涂色部分能不能表示这平行四边形的 ?
  生:不能,它涂的是整个平行四边形,不是 ,要把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一份。
  师:明白了吗?(生3:明白了)真了不起,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涂出这么多好看的 ,下面你们讨论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展示不同作品,思考这些作品都是把图形分,分成份,取份。)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分成“两”份,取“一”份。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为你们点赞。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出图形的 ,这是活动一的逆向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比较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发现虽然图形不同涂法不同,但他们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平均分;2.分两份;3.取一份。直观感悟分数 是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关系的一个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思维从模糊到清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的新理念。
  四、自主创造,深入理解,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
  片段四: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认识了分数 ,下面请大家从桌面的信封中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属于自己的分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创造的分数。
  师:时间到,哪个同学上来分享你的创造。
  生1:我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了其中1份,得到分数 。
  生2: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涂了其中2份,得到分数 。
  生3:我把一个圆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3份,用分数 表示。
  生4:我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六份,涂了其中的3份得到分数 。
  ……
  师:同学们真棒,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分数。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怎么分?(生:平均分。)
  这教学片段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图形动手操作,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在汇报展示分享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又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进一步扩宽并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直观感悟分数的意义——“分数是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关系的一个数”,把分数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很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五、寻找分数,提升思维
  片段五:
  说说生活中那些情境用到了分数?
  生1:八月十五,妈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我拿给奶奶两份,我和妈妈每人一份,这里面有分数 、 。
  师: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会给奶奶拿两份,老师为你点赞。还有吗?
  生2:早上,面包店里,老板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6块,我买了一块做早餐吃,用分数 表示。
  生3:妈妈给了我2元零用钱,我用1元买了一支铅笔芯,用分数 表示。
  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能合理的使用零用钱。
  生4:老师叫我们班干部出板报,我们把板面平均分成四个板块,3个板块出安全方面的内容,用分数 表示。
  ……
  史寧中教授说:“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一环节设计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找分数,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得出分数,再用语言表达出来,更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学生享受着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到知识中去,经历知识产生过程,是感悟概念本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教师教学用书[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学生思想的分水岭。高中班主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既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保证学生的知识水平稳步提升,考入满意的大学;又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接班人。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有利于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不可或缺的途径,而教师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优美、个性的语言,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激情的课堂语言往往会和学生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作为一门艺术课程,美术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更需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造诣,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的美术知识的同时
[摘 要]高水平专业建设提出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构建和发展专业群是破解校企合作发展的突破口。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满足区域(行业)集群式产业结构发展需求,提升高职专业群服务区域(行业)产业能力,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合理确定专业布局,带动区域(行业)内3个以上相关专业建设。本文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为例,从专业群结构设计、保障机制建设、共享型资源开发等方面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群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
音乐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及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它对德智体教育起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音乐课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一部分音乐教师的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繁琐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等,学生随着年纪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8日,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工作报告。  会议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农村小学中,更应该使用形成性评价来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拥有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农村小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投入情感教育很重要,没有情感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没有了爱,教育就失去了育人的本质,在教育过程中投入必要的情感,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促进中学生情感态度养成和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进而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往往在教育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情感教育的概念、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的案例分析等三个方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小学时期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和课堂情感体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将幸福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旨在打造高效、高质的课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幸福教育的具体含义,指明了当今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并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  小
【摘要】情感教育是新时代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初中语文教育而言。本文首先对情感教育的价值体现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开展中的问题展开研究,最后深入探究其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有效提升课堂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为了使更多人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初中语文的现实意义,下面对其展
【摘要】应新课改的要求和受新课改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给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颁布实施后很多学校步入一个教学风格大变革的时期,其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有效性有了更高的新要求,基于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