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农忙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941年7月,14岁的小姑娘高美兰蹲在水缸里,水缸里的水半满,盖子半开,她和妹妹躲在水里,盖板罩在她们头顶。9岁的妹妹蹲下去,水就淹过了头,站起来,就会顶着盖板,她半趴着,昂着头,时间一长,就吃不消了,“扑通”一声就趴下去了。高美兰手忙脚乱把妹妹捞起来,动静一大,就听见爷爷在外屋狠狠地敲着水烟杆子。高美兰悄悄地安抚妹妹:等鬼子走了就好了。
  鬼子这天没上她们家。她们在水缸里蹲了一下午,天擦黑时,大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屋门,发现屋前头的一大片稻子全都被糟蹋了。这年早稻,全村人颗粒无收。鬼子要的不是稻,鬼子在“清乡”,要的是抗日积极分子,没搜到抗日积极分子,就糟蹋稻。
  1937年11月,沙洲沦陷后,日军在这个鱼米之乡一路洗劫,制造了恬庄“千人坑”惨案、锦丰章家客栈惨案等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惨案。抗日的怒火熊熊燃烧,沙洲大地涌现出一支支游击武装队。1940年3月,新四军军部派谭震林到东路地区组织军政会,成立“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沙洲境內军民多次和日伪军展开血战。
  小姑娘高美兰并不知道,有一群勇敢的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同胞在浴血奋战。她的天空原本就很小,出了屋子,就是前面那一大片的稻田。她在屋子里纺布做饭带弟妹,在稻田里播种插秧割稻子,但现在,她的天空更小了,小到只有水缸里的一尺见方的容身之处。她不哭,也不怨,从水缸里爬出来,带着妹妹,摸黑来到了自家的稻田,蹲下来,在一片狼藉的水田里摸索着地上的稻穗。妹妹也不说话,在她不远处蹲下来,学着她在地里捡稻穗。7月的夜晚,地里没有风,热浪厚得像是凝固了一样,高美兰听见妹妹在拍胳膊上的蚊子,拔腿上的蚂蟥,她已顾不上了,只管手脚麻利地往前,渐渐地,她听到隔壁的田里也有了动静。
  这是1941年的农忙,高美兰是我奶奶,那些浴血奋战和辛苦劳作的,是我的先辈。
  2
  1961年12月,12岁的小姑娘胡秀芬在江边上割芦苇。镰刀短短,芦苇细细,但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12月已经很冷了,芦苇地里冻起了薄薄的冰,她穿着单鞋,脚很快就被洇湿了,冻得像冰坨子。大姐告诉她,还是冷一点好,如果暖和了,脚上的冻疮痒起来更难受。她觉得大姐说得对,因为现在她手上的冻疮就很痒很难受。枯了的芦苇叶子像片薄刀子,时不时地剌她一下,破了皮的冻疮血糊糊的。她顾不上疼,只管挥镰刀,芦苇秆子很细,却有一股韧劲,一刀子下去,芦苇不断,只是软了,裂了,倒了下来——这根秆子就废了。
  胡秀芬和姐姐、大妹是来做工分的,生产队要盖大棚,芦苇割回去,编成四四方方的格子,上面盖上席子,铺在大棚顶上,就是屋顶。姐妹三个一商议,就决定来割芦苇——家里实在没人了,父亲在地里干活,母亲刚生下二弟,家里有一堆嗷嗷待哺的弟妹,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的,14岁的大姐说,我们是大人了,要帮着分担家里的活了。胡秀芬没吭声,10岁的大妹自告奋勇,不去学堂了,跟着大姐二姐来割芦苇。
  割完芦苇天已经擦黑了,她们天蒙蒙亮出门,割了一天,连热水都没喝上一口,就推着一板车芦苇往回赶。大姐在前面拉着,她和大妹在后面推着。她觉得脚底板很酥,头很晕,芦苇很高,像是随时要压下来,她觉得自己随时要倒下去了。
  三十年之后,胡秀芬依然记得这一天。她说,那是她一辈子最冷的一天,最长的一天,最饿的一天。
  那是1961年的农忙,地里并不忙,因为庄稼收成不好。胡秀芬是我妈妈,我问她,你怎么撑回家的?她说,我觉得撑过去就有好日子了,不会总是这么苦的。
  3
  1988年初夏,我在读小学六年级。家住农场的表妹放农忙假一周,来我家玩。公社没有农忙假。表妹说,以前农忙的时候,小孩也要下地干活的,要和老天抢粮食!现在小孩不用下地干活了,放农忙假是为了让孩子回家给农忙的爸爸妈妈做饭。
  我大吃一惊,我没经历过农忙。公社最忙的时候就是采棉花的季节,妈妈白天在服装厂上班,夜班回来在地里采棉花,田野很静,月光很亮,棉花很白,她不觉得辛苦,因为日子有奔头。我放学回来也会帮着采棉花,采一斤棉花得5分钱零花钱,我觉得农忙很好,光想着挣钱了,没觉得是在干活。
  奶奶说,那是你们现在日子舒服了哦!是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家乡,昔日荒凉的沙滩成为招商投资的热土。昔日的沙洲成了如今的张家港,农民不再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从土里刨食讨生活,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明星城市的飞跃”。1995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一篇标题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的评论员文章让张家港精神叫响全国,并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
  奶奶摸稻穗的那片土地,如今是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集智能化生产、高科技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三产融合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们的下一代人,或许再也不会经历农忙了。
  沈英芝:《莫愁》杂志主编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其他文献
爸爸的生日是阴历四月初六,公历五月一日。今年劳动节他正好来北京看我,我就在北京帮他过五十岁生日。我按照我的方式于零点零分,准时向他发出了祝福短信:“老爸,happy birthday。”晚上,在饭馆里请他吃饭,当然少不了吃生日蛋糕、吹蜡烛、许愿等仪式;而少了吃长寿面、磕头闹寿的传统方式。送走爸爸,我忽然有了一丝遗憾:我们往往记住了生日的公历时间,吃生日蛋糕,发祝福短信,我们越来越像西方人一样过生日
期刊
穷孩子股市掘金    1968年,汪建中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汪家家境贫寒,父亲汪方才是名山村教师,汪建中3岁时,母亲猝然离世,失去母爱庇护,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尝到了人世间的凄苦。那时候,他天天盼着过年,这样就能吃上一碗带肉的泡饭。  每当饥肠辘辘,汪建中见谁家烟囱冒烟,便往谁家跑。一次,他来到邻居王大娘家:“大娘,我饿啦!”王大娘赶紧给他盛上满满一碗米饭。汪建中头也不抬,狼吞虎
期刊
2009年11月,当《南通日报》旗下的《江海晚报》高级记者王广祥拿到香港法院对侵权方———夏菲尔出版有限公司颁布的禁制令时,表面平静内心却激动万分。这不单单是一纸法律文书,这代表着内地记者首次在境外,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大获成功。这起境外侵权官司,王广祥一打就是六年。  不久前,中国记协专门就王广祥的维权经历,向中央有关部门通报,认为这是中国内地记者首次在境外获得全胜的新闻作品侵权官司
期刊
他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小车司机;他是一个体恤下属的好上司。当上司将手伸向公款,并授意司机将其家庭开支以各种名目报销时,老实司机胆战心惊,良心难安。于是,他留了一手,记下了用于上司开支的每一笔账。若干年后,上司事发,可他拒不承认贪污,直到有一天,那本“小司机日记”摆在了他面前……  不料,小司机举证恩人上司,却遭到了世俗的“围剿”!    幸遇好局长,小司机鞍前马后当心腹    1998年3月,河南小伙
期刊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党中央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
期刊
在我少年时期,文学是所有梦想中最简单的。它不需要附加太多的条件,阅读,生活,写作,于是梦想就展开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些朴素的想法并不能梦想成真,我甚至一段时间以为文学的梦想是最艰难的。我们要在文字中想象一个世界,建构一个世界,哪怕只是世界的一个角度一个段落,谈何容易。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接近这个梦想。这就是文学的辽阔和崇高。  我在大学已经待了整整四十年。如愿以偿,从最初的文学梦想到以文学为业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我到婶子家借喷雾器。一进门,婶子在拆毛线,拆好的毛线弯弯绕绕,团成一圈放在报纸上。婶子把开水倒在脸盆里,用一根竹枝挑着毛线团,在开水里一点点烫直。  我瞅了一眼,水盆里的水在慢慢地变红,又看到线团腾出的地方赫然露出“人民日报”这几个大字。我歪着头接着看下去,又有几个字了露出来——“哦,香雪”,好吸引人的题目呀!我挪了挪剩下的线团儿,看到了作者是铁凝。我就手把线团递给婶子
期刊
洗手过勤更易染病菌  为了有效预防疾病传染,人们往往认为勤洗手是个良好的习惯。然而,据日本中日新闻网日前报道,过度洗手会让手上皮肤皲裂,使皮肤更容易沾上细菌并感染炎症。因此,手并不是越勤洗就越好。   日本横滨市野村皮肤科医院院长野村有子说:“往年,手皲裂的患者在11月天气变冷后会陆续增多。而2009年由于新型流感呈蔓延趋势,人们从夏季开始就非常注意手的卫生,手皲裂患者也开始增多。”患手皲裂的人有
期刊
台风刚刚过去,尾风的劲吹带来的清爽凉意依旧装饰着南国的早晨,在睡意迷蒙中,从车声与市声的间隙处,隐隐能听到海滨传来阵阵委婉的涛声。这时电话响起,一接,喜出望外地跃身坐起:来电者竟然是近30年不见的老师许涛主任,声音依旧那么健朗,声调依旧那样于亲切中带着几许甜糯。  许涛老师可能早已经不被人称呼为“许主任”了,他后来当的是中学校长。但我上学的那个时候,中学的领导机关叫作革命委员会,负责人便称为革委会
期刊
秋天,我去了一趟北宕宕,这是江苏宜兴南部山区的一处山坳,曾经出产紫砂。山路上,丰饶的大地以它的清静、秀丽令我深深沉醉。寂静中踽踽独行,大自然的千百种面孔在平静中缓缓展开。这其中,也有紫砂的千百种面孔,千磨万砺深山出的紫砂,怎可能只是通常所见的温润如玉?  或许,只有窥见大地的脾性与血脉,才可读懂万物生长的玄机,包括紫砂所蕴含的缤纷文化。  终于,站到了北宕宕的山脚下。远处看,一片葱绿,而转到山的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