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内省同在,叛逆与虔诚相拥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凯撒·弗兰克是法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法国近代音乐之父”。其《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显示了作曲家细腻而卓绝的作曲技术与预言音乐发展的敏锐洞察力。该作品也透视出弗兰克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规范与自由相统一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弗兰克 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宗教 古典 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凯撒·弗兰克(César.Franck,1822-1890),生于比利时列日城,自小显示出聪慧的音乐天赋,相继在列日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求学,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为以后的音乐创作做了最好的准备。弗兰克一生以管风琴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的身份活跃在法国音乐舞台上。作为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与创立者,他为法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1871年他倡导建立的“民族音乐协会”,为社会推广法国民族音乐作品,举荐时代音乐新人,引导法国人走出对德国音乐的盲目崇拜,增进人们对法国器乐音乐的了解,推动器乐音乐的发展,并引导和主导了以后法国音乐的发展方向。
  一 弗兰克和《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由于受严谨的德国音乐传统影响,充满强烈的日耳曼古典气息的音乐,一直贯穿在弗兰克的作品中,体现为音乐形式的均衡美。而他优美如歌的自然音旋律风格、清晰而稍加自由的旋律结构,则又明显地具有法兰西人的浪漫气质。
  弗兰克早期创作受喜歌剧作曲家格雷特里等人的影响,其作品曲调优美、精致典雅,主导动机式的旋律富于戏剧性表情,和声与配器均以切合内容需要为目的,善于运用交响性描绘手法。中期受巴赫的影响,音乐情绪深沉而悲壮、内在而广阔,具有浓郁的德国音乐浪漫主义色彩。其创作领域集中在宗教音乐作品上,通过宗教音乐形式抒发细腻的感情以及对未来幸福的渴望。晚期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音乐情绪悲壮而崇高、内在而自省,同时也不乏与欣喜若狂的情绪形成强烈对比;七和弦、九和弦是主要和声语言、频繁的转调与大量半音化和声共同构成作品浓重强烈的晚期浪漫主义色彩。现在看来,他流传广泛的作品几乎都属于晚期创作。《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86年,为其胞弟——比利时小提家尤金·伊萨依而作的结婚礼物。因此,这四个乐章被象征为爱情四部曲:第一乐章以安静的和声动机开始,小提琴抒情如歌的琶音分解陈述及与钢琴的对话表达出相爱的甜蜜;第二乐章为浪漫主义戏剧性乐章,表达出相知的意境,音乐积极上进;第三乐章采用宣叙调式的幻想曲体裁,表达了伊萨依的相思之情;第四乐章音乐回顾前三乐章的多个主题,音乐轻快、甜美,表达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之情,也是对他们未来婚姻的诚挚祝福。作品因伊萨依及其夫人的演奏使作品大获成功,从此弗兰克逐渐得到法国大众的认同和尊敬。
  二 内省而热忱的宗教情愫
  弗兰克在管风琴演奏方面有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从1853年他开始担任巴黎圣让·圣弗朗索瓦教堂的管风琴师,后到巴黎音乐学院做管风琴教授,从事管风琴演奏与教学工作整整37年。长期的实践教学,沉淀并积累了他无数的艺术经验与技巧,他因优秀的管风琴演奏技巧于1885年获“荣誉勋团”勋章。在1866年4月,当李斯特听到他的管风琴演奏时惊叹为“巴赫再世”,可见他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学习和演奏已达到纯熟地步。
  在歌剧占据法国音乐舞台的时候,大多数人并不关注歌剧以外的音乐形式。然而弗兰克倾心于纯音乐的创作,几乎在所有的器乐体裁领域都留下了著名篇章。他和他的学生使纯器乐音乐逐步进入公众的视线,并登上了法国高雅的音乐殿堂。
  弗兰克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使他既不善于表现自己,也不会笼络舆论造势,作为一个作曲家,他的作品长期不能被社会认可,是一个时运不济的人。虽然如此,但他生性乐观、执着,一直都在利用闲暇时间坚持默默无闻的写作,始终保持着谦虚而勤奋的恬静心态,这与当时社会泛滥的实用主义恰恰相反。弗兰克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者,他怀着无限的柔情,倾心于自己的理想,在音乐作品中细腻而真实地抒发着自己的宗教情怀,极力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宗教信仰相统一,在音乐世界中建造心灵的“世外桃源”。正是这种幽静而玄远的艺术沉思,与当时社会对财富的迷恋和对权力的追逐格格不入。因此,罗曼·罗兰曾给予弗兰克这样的评价:“没有一个名字比这个伟大而心地忠厚的名字更纯洁的了,这是一颗毫无瑕疵而光彩夺目的心灵。”直到1890年4月,弗兰克的作品才逐渐被社会认同和理解,并在20世纪博得了举世众多的知音。
  也许正是长期从事演奏管风琴和无数次的教堂音乐洗礼,在弗兰克的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宗教音乐气息,这在19世纪中后期几乎是不能被人们所理解的,因此他被人认为是个“原始人”。正是这种“原始人”的叛逆精神,才开拓出法国音乐的新价值。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加强了复兴民族音乐传统的运动,促进了器乐的发展。巴黎公社时期“艺术面向群众”的观点,使法国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借助于对巴赫复调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弗兰克不断创新自己的管风琴演奏,推动了法国音乐的新价值,如《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就是一个典型,弗兰克采用轻盈而欢快的节奏,甜美如歌的圣咏风格旋律,巴赫式卡农复调音乐织体,钢琴与小提琴亲切对话,多种中古调式的运用等等,使作品具有阳光一般的热情,令人心旷神怡。音乐充满了青春气息,仿佛出自一位热恋青年才俊的笔下,弗兰克以满心的祝福细腻地描述出一对眷属终成的年轻情侣对甜蜜爱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幸福未来的无限遐想。
  三 传统而规范的古典情怀
  弗兰克一生创作涉及了管弦乐曲、室内音乐、歌剧、清唱剧、管风琴曲、钢琴曲、歌曲等众多体裁。《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以精致细腻的艺术手法,渗透在不同风格的音乐要素的组合中,流淌出人们能感受而难以言传的精神品质。体味出作曲家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中包含有无限的人生意蕴,无尽创新的精神意图给世人留下无尽的思索。弗兰克在作曲技法上体现出了细微中探索的个人风格,他的音乐寓时代于古典传统的形式之中,将个人的生命理想寄予宗教音乐的世界中。他的音乐语言表现出了时代的印痕和个人的情怀,极具表情性。
  弗兰克作为一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不顾音乐发展的时代轨迹,坚持走自己的创作之路,始终保持着对复调音乐的崇尚与迷恋,以彰显艺术家内心的宁静,保证心灵世界与尘世之间的恰当距离。他的旋律优美而富有质感,如《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三分性节拍、弱起的节奏、小提琴宁静而略带些许忧郁的旋律音调,传达出作曲家对世态、对生命的疑问。第二乐章主部主题的“抑扬格”节奏、切分节奏,使旋律激情上进而富有强烈的动感。第二乐章副部主题四分附点节奏,则托起抒展、流畅的旋律音调,第二乐章管风琴式的复调化音乐织体,双呈示部写作的奏鸣曲式结构,即兴的管风琴音乐演奏痕迹,对于建立浪漫主义形象与古典风格统一体起到独特的效果。第四乐章卡农式旋律,模仿小提琴与钢琴对话体现出显著的圣咏风格,加之活跃的自然音阶旋律具有民间音乐的亲切柔情,轻快而宁静的音乐气质让人分明感觉远离了灯红酒绿的喧嚣尘世。从而彰显艺术家内心的宁静,保证心灵世界与尘世之间的恰当距离。在和声、调性语言方面,弗兰克力图运用浪漫主义的音乐语汇与古典主义形式相嫁接,传统和声序进占有相当显著的分量;功能性调性关系在调性布局中起着支配性作用,通常以副属和弦搭建近关系调性、同主音调式甚至半音调性关系的转移;套曲在不同层次的曲式结构、主题结构、组织原则等方面所形成的二分性方整结构,不仅反映出弗兰克那郁郁葱葱的古典情怀,同时也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中古调式在《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频繁出现,并与大小调式纵向结合,在小提琴与钢琴音乐彼此映衬、支配过程中完成不同角色的对话。如第一乐章a主题第5-8小节,小提琴呈现具有b多利亚调式的旋律,而钢琴所展现的则是不折不扣的A大调和声。第二乐章主部主题则是d多利亚调式与d和声小调的融合。第四乐章第90小节E利底亚,139小节bC利底亚,148小节bb多利亚,157小节bD利底亚等都表明作曲家对中古时期调式的喜好,同时也说明他从民族音乐吸取养料的自觉意识,其音乐色泽也总能给人一种崇高的官能感受:热情而内省、叛逆而虔诚。这不仅调动了作品内部的调式调性色彩对比,也为法国音乐摆脱德国音乐的笼罩指明了出路。
  四 现代而革新的创作意识
  弗兰克生活在浪漫主义后期,这是一个高度强调个性的年代。他通过鲜明的音乐语汇诉说着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时代的需要和个人心灵之间的无限张力,而使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性,又包含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内容。
  主题变形在套曲中的运用表现出受李斯特主导动机、瓦格纳主题变形手法的影响;和声语言与瓦格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弗兰克的音乐中七和弦、九和弦是主要的和声语言;而极具时代特征的半音化和声特有的紧张感、连续的七和弦进行给人新鲜的刺激;频繁的转调与线条性和声共同构成作品浓重强烈的色彩。调性自由转换的极度扩张以及增三和弦、四音和弦所体现出的暧昧调性等等,无一不渗透在弗兰克的音乐创作中。他无法摆脱时代对自己的影响和规范,而使他成为后期浪漫主义中的一员。音乐是时代的记忆,保存了历史的状况,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家弗兰克和时代的关系,因为他就是时代化身的一个缩影。三度对音乐发展的建构力度体现出弗兰克追求丰满而和谐的色泽音响,这为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主义和声调性色彩的探索开辟了道路。
  该作品还呈现出对八声音阶调性意义的探索,对分裂和弦的运用,对双调性实践道路的探寻,在极度扩张的调性转换中所折射出的“轴心”理论意识,对三度中音调性关系的娴熟运用以及三度音程对和弦、对调性以及对旋律的构建与控制作用等等,都反映出作曲家细腻而卓绝的作曲技术及对音乐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开启了未来音乐发展的大门,尤其是对20世纪双调性及多调性、音级集合、轴心理论的形成和探索不遗余力。他的音乐甚至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作曲家梅西安(ClivierMessiaen)的创作,推动法国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在套曲中,以音乐要素为依托,运用传统手法表现新的内涵,在音乐技法上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思维。在套曲中,以音乐要素为依托,运用传统手法表现新的内涵,在音乐技法上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思维。
  弗兰克是法国音乐史上处于转型期的作曲家,他带领法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突破德国音乐的控制,经过他及其他追随者的共同努力,以严谨的形式和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段,使法国音乐获得了新生命、新体验及新价值,从而创作出属于法国人自己的音乐。他作品中那些具有法国气质的织体、清晰的句法、合乎传统逻辑的和声语言、三度调性转换、精致的构思及完美统一的形式,体现出了对传统的继承、对时代的创新及对后世音乐积极而有益的引导。他所培养的学生,如肖松、杜帕克、丹第、德彪西等,都不断为法国音乐增添活力,逐渐形成并完善法国浪漫主义音乐体系,为印象主义乐派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当时人们也许并没有认识到弗兰克作品中那些精深独到之处,直到他去世以后,他的作品才得到认可并广泛流传。这或许就是“经典”音乐的独特之处——是在经历了很长时间和人们的音乐审美情趣的考验与淘汰之后剩下来的音乐。如同历史上的一座高峰,那种伟岸与雄浑总需让人仰视才能得以领略。
  
   注: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科研项目(09YKZ056)。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亨利·朗格,张洪岛译:《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2] 桑桐:《和声的理论与运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汪启璋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赵彬宏,女,1974—,四川南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的重要译者,其译文流畅,被西方社会广为接受。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人的精神》中的中国典籍部分的英译作为个案,分析了辜鸿铭的归化翻译思想。  关键词: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 翻译目的论 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以往的翻译研究着重点在“怎么译”上,无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信达雅”、“形似和神似”、“化境”,还是西方的“泰特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画界的一派宗师,张大千出演的是一个“传统的、纯粹的艺术大师”的形象。在人生形式上,张大千是以超世的心态入世;在艺术追求上,张大千是一个兼收并蓄,不断超越自我的“行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张大千是一个传统的民族主义者。他的成就在于实现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对话,并以亲身实践为20世纪中外艺术发展的双向互动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张大千 文化性格 现代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水彩画虽是舶来品,但其发展过程却孕育了深深的中国情缘。水彩画这种艺术形式一经与本土文化相承接,必然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意象”精髓、审美趣味和笔意气韵,展现出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水彩画 意象 表现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水彩画起源于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画种。水彩画艺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我国仅百余年,中国水彩画家在借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胶东民居户牖之美入手,以实地调研为例,挖掘传统民居中独特的审美意义,并为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胶东民居 户之美 牖之美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门户”是民族文化中最基层的因素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传承性。门户是整个住宅最直接、最突出的标志,乃至在人们心目中,观门户便可知其家。窗,古时亦称“牖”,是中国建筑的重要构件。户牖作为一个单体,是建筑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文人山水园林中表述出的情趣和魅力。文人山水园林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产物,同时也是审美精神的载体。文人精神在文人园林造园技艺中得以彰显,成为文人山水园林重要的美学表现。  关键词:文人园 师法自然 美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自唐代以来,诗人、画家乐于将居住和游乐环境的布局、构景,遵从“源于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通过假山水池、一树
期刊
2010年10月7日,诺贝尔奖项中最受瞩目的文学奖在瑞典文学院揭晓,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摘得桂冠,成为第10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28年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再度花落南美。上一次是在1982年,得奖者是《百年孤独》的作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生在秘鲁、留学并长期侨居欧洲、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略萨,被誉为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具威望”的“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
期刊
摘要长城作为一项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在其军事功能消褪之后,积淀了一种巨大的审美力。其审美的主要元素是壮美,这里主要体现于其建筑的恢宏大气,在其恢宏大气的审美精神背后,长城还有鲜为人知的精细、精致、内敛灵秀之美。在河北秦皇岛境内就有很多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的敌楼装饰雕刻,它们附着于敌楼券门、券窗、射孔之上,具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出戍边将士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想象力,同时也给冰冷的军事防御工事
期刊
摘要冀中音乐会是冀中及京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组织之一,对冀中音乐会《普庵咒》曲牌在仪式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仪式中《普庵咒》曲牌的来源、仪式功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普庵咒》的曲牌被局内人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祭祀音乐。以《普庵咒》曲牌为代表的祭祀音乐与信仰观念、崇拜对象、祭祀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共同支撑仪式的进行。实际上,仪式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社区居民之间
期刊
摘要玛丽·斯蒂文森·卡萨特是一位不受世俗观念束缚,一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的女性,在受了正统的学院教育之后又遇到了终生挚爱的印象主义画派。卡萨特早期绘画多为妇女喝茶或出游,成熟时期的创作主题多是母亲与幼儿。她的作品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描绘了平实生活中所蕴含的美,具有一种稳定、清晰、朴实的风格。  关键词:卡萨特 印象主义 女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玛丽·斯蒂文森·卡萨特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笔者仅就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溪山琴况》,结合其音乐美学思想,试论“弦、指、音、意”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胡演奏之今用价值,旨在拓宽演奏者的演奏思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想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 《溪山琴况》概述  《溪山琴况》(以下简称《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