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作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素质所包含的运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呢?
  下面谈些不成熟的体会和看法。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息息相关
  看以下实例:
  1.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几何图形的对称美、“黄金分割”的和谐美,在服装设计、建筑装饰行业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永恒话题,从中可以挖掘诸多几何知识的应用实例。
  2.作为代数教学的主要内容,方程和不等式(组)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关系十分密切。
  (1)二次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从1950年的世界人口25亿到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50亿。短短37年,人口翻了一番。近5年人口增长率约为1.85%,按此增长速度,请预测2020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数。
  注解:通过人口增长率的具体计算,可以增强学生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意义的认识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南方某报1993年11月12日报道:某村民三间房屋和一切家具因遭雷电起火,化为一片灰烬。由于该村民曾向镇保险所每年投保4元人民币,10月28日,他从镇保险所领到995元理赔款。倘若他按规定投足保险金,则可获得2985元的理赔款,问这个村民应投足多少保险金?(后有答案)。
  注解:让学生了解保险公司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集体力量帮助受害者抵御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或战胜自然灾害的基本思想十分必要。
  3.在教学中,注意国家经济问题,有意识地编制练习题参与教学活动。如: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计划每年平均增长率8%—9%,而原定“八五”(1993—1997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根据以上数据推测,按6%计算5年达到的增长率,若按8%计算,几年就可以达到?
  以上例子说明:“在当代社会中,数学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大纲语)。
  二、运用数学意识培养途径
  对学生运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应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让学生亲自体验、尝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1.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课题。
  要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形式上看,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它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具体的,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產活动和其它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提出问题。
  如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教者可提出:
  你能否不过河测得河宽吗?
  你不上这座高山,能知道这山的高度吗?(教师最好制作设计合适的投影片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做,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知识兴趣盎然,产生了学什么知识能解这些问题的求知欲。
  2.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教师已开始重视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这还不够,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新大纲指出:“各地还应适当选择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何落实大纲这一要求?教师应注意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素材组织教学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
  在此举一实例:
  某鱼塘放养鱼苗10万条,根据经验可知,鱼苗成活率为95%。一段时间后出售,第一次从中打捞40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5公斤;第二次网出2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2公斤;第三次网出35条,称得平均每条2.8公斤。请帮助这个渔民估计一下,鱼塘的鱼总重量约是多少?
  评注:结合“加权平均数”的教学,找出合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解决,达到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完美结合。
  三、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引用问题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相一致,与课堂教学进度相一致,不要拓宽、加深知识面,更不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应用问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由浅入深,深入浅出,以利于发挥数学应用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不搞新的“题海”。对于术语专业化较强的应用题,要讲清楚其含义,达到理解程度即可。
  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地学着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这是当前国际数学基础教育的潮流(美国数学教育界早已提出了“大众数学”的口号),也应是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我愿与广大数学同仁携手并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真正把运用数学意识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去。
其他文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作业的状况却是量大繁重、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评价单一、机械重复,导致作业的实效性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我们随全县作业改革的大潮,积极构建快乐拓展型作业,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全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下快乐拓
期刊
摘 要: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互动教学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给学生 自主生动 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的要求日趋突出,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所呈现的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相互承认与尊重,相互展现与合作,通过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是一门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课堂又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激发思维动机;引导探究,培养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提高思维品质;布置作业,开阔思维空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关键词:思维动机 数学课堂 思维训练 情境设计  “思维是数学的体操,数学是培养人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课堂又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因
期刊
摘 要:历史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法全部预设,往往会出现“意外”。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契机,运用“急智”解决问题、创设风景,这也正是互动课堂的精彩所在。  关键词:课堂预设 急智 契机 精彩  文喆先生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科更应当从人的角度、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变性,动态的过程无法全部预设,在师生、生生、
期刊
摘 要:1.很多教师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存在提问时缺乏公正性和全面性,导致很多孩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2.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每一位孩子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正性 全面性 自信 随机性 偏颇性 自卑  课堂提问,是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的一种艺术,能活跃课堂气氛
期刊
摘 要: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兴趣 新知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性
期刊
问题,是发展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设计一些具有开发学生智力而又难度适宜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去思考探索呢?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应当根据学科及教材的特點、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  下面就浅谈一下使本人受益的几种方法:  第一,观察法。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能不能精细地观察事物,是检验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多凭借教材,提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 教学评价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
期刊
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触摸灵魂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最后的完成者”。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受、思想理念各不相同,阅读时的切入点也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的接受创造也是各不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学生在阅读
期刊
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他蔑视富贵、安贫乐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获得了后世进步理想人士的敬仰,人们常常把他的这种可贵品德与“凌风傲雪”的菊花相提并论。由于陶渊明对菊花的爱好和描写,在后世人的心目中,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是,如果结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就会发现,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