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鬼魂:哥特M+展亭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往M+展亭(香港西九龙视觉文化博物馆M+下设展馆)的那天,阳光出奇的明媚,蓝天白云与和煦的暖风把高楼林立的香港渲染得柔和起来。搭乘地铁前往西九龙,出站后沿着指引牌走到“维港”岸边,沿途两侧是工地,远远能望见M+展亭镜面外墙的反光。展亭正门口,黑底白字的海报上写着展览标题“曾建华:无”,“无”字上划着删除线。拾级而上,自己的形象映入镜面,也变得扭曲模糊起来。步入露天庭院,环状的步行带螺旋延向底楼,立于土壤中孤寂的一棵树从中空的三角区域伸向庭院。踩着步行带上呈飞旋状的文字链跟读:“This is the only way/This is the way”(这是唯一的途径,就是这途径)。文字链是单向的,跟着便能走完一圈。这些文字乍读起来是向内自述的,但读着读着叉觉得像是某个看不见的人在你耳边絮语。
  这场展览是继“曾建华:无尽虚无”代表香港馆参展2015年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延续,仍由西九龙文化区及香港艺术发展局两家公立文化机构委托创作,希望将这一“成功”项目带给香港本地观众。曾建华系1976年广东汕头生人,现居香港,常在作品中运用语言文字并构建沉浸式的现场。
  拨开厚重的黑色遮光帘幕走进全黑的空间,迎接我的是一面竖立的投影幕墙,画面中好似无穷反复的弧顶穹廊中穿行着模糊的人影。空间里充斥着尖利而引人悚然的乐音,刺耳的拉弦声有如恐怖电影的配乐。多根金属包边的立柱占据着几乎空无一物的展厅。返身往深处走,右侧的整面幕墙宽幅投影着一棵树的影子,飘零的叶在旋转的风中呈现出寂寥之态。看到这里,“鬼魂的”(qhostly)一词占据了我的感观。
  我接着来到一个独立的房间,房间四壁与屋顶飞旋着英文投影,呼应着户外步行带的地面文字链。它们或快或慢,或近或远,或长或短,或密或疏,在隐约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或涅槃乐队(Nirvana)的歌声中飞旋着靠近或远离:Iive,stop living,love,death,enemies,agony,your happiiness(活,生命终止,爱,死,敌人,痛苦,你的快乐)。到此,我已走遍这一沉浸式的现场,但遗憾的是,我并未沉浸其中,即便我确实感觉到了艺术家试国用文字、投影、声音、空间构建这一特定场域并将之营造为无边界的、将身处其中的人投入阴暗恐怖的初衷,以及他本人所流露出的对虚无感及其所引发的人的情绪或执念的深度迷恋,这种迷恋在鬼魂般的现场营造出强烈的悲观的氛围。不过我仍无动于衷。
  这并不是说在我有生以来接触过的文字图像及相应产生的情绪思考中,从未有让我为某种神秘的、可怖的、黑暗或围绕死亡所展开的虚无所吸引。不过,假使把虚无感拆解成认为生命是无意义的,或对生命可能是有意义的这件事持有怀疑,那么很难想象一个笃信这一点的人是如何活着度过每一天的。在展览的导览手册中,联席策展人方咏甄介绍到:“他(曾建华)对人的存在感到疑惑,希望寻找人生的意义。对他来说,一切事情看来都没甚意义,只有艺术创作能带来一点满足,让他暂时忘却痛苦的现实、逃离原本平庸的生活,可惜这段时间相当短暂。”读了这段话,我或许能理解对艺术家而言营造这样一个虚无感的现场是有意义的,但这并不影响我继续怀疑这么做对其他人有否意义。展览新闻稿引用了曾建华的一句自述:“它(《麦克白》)谈到人生好像会经历许多,要追求很多欲望,但其实所有事情到最后只属虚幻,甚至于是一场虚无。”展览确实传达了艺术家个人坠入虚无的状态及其从文学、音乐、电影摘来的参照,我也将在后文就虚无这一观念稍作展开,但我仍需先试图解答我的怀疑。
  是否有意义或许需要放到一个参考系中加以检视,我们可以从方咏甄的另一段话中了解M+作为主办机构是如何理解其意义的:“无论是比喻树林的金属柱、影像中的监狱,以至作品题目《无》的字形,都在明示或暗含被困在笼牢的状态,反映这个时代人类的强烈空虚感——没有目的和价值,只有纯粹的存在。这观点纵然带点悲观,但这种虚空和无力感仿佛就是现今社会的真实写照。”身兼M+教学及诠释首席策展人,方咏甄并未列出任何依据来论证这一“没有目的和价值……的虚空和无力感(是)现今社会的真实写照”,或阐述何谓“纯粹的存在”。这场展览在我看来非但不“现今”,更是不合时宜的(如何评判历史上曾有过的比现今更虚空或更不虚空的各个时期?)。现实或许恰是策展人所写的反面,这场展览对大多数人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些人确实需要在体验虚无上获得一些帮助,但叉如何评估这一需要?我不无惊讶地发现自己认为M+展亭或许选择了一个极不恰当的开幕展,这场它宣称是在“探索人生的意义及我们无法逃避的命运”的展览。请允许我咬文嚼字一下:前半句对艺术家怀疑人生意义初衷的违背也许仍可在策展语境中勉强说得通,那么后半句所表达的对既定命运的认定则显然不应以这样默认的说法传达给公众。M+展示强烈的个人阴郁、悲观乃至绝望所想要传达给公众的信息,在我看来是模棱两可的。更准确地说,只是表现这样的个人阴郁、悲观乃至绝望来传达艺术家个人的疑惑是不足够的。
  首先,我们可以先明确尤利乌斯斑申的哲学判断,也即当今书写恐惧的作家之一,对曾建华影响颇深的托马斯-利戈蒂(Thomas Ligotti)颇有影响的哲学著作《反人类的阴谋:一项恐怖的对策》开篇所写到的“人是有自主意识的虚无”是不道德的。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自由意志的强调本就围绕人的自主意识展开,而认为人是有自主意识的虚无则可等同于对意义的删除,也就无怪乎空虚。注意,空虚和虚无相区别,一如孤独与死亡。在这里艺术家所指的虚无,究竟是否定存在的虚无,还是说存在的本质是虚无,还是只不过一个抽离出的虚无感而已?所以这里的“无”,显然不同于六祖惠能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的超然领悟的“无”,而是噩梦般的哥特的无。
  展览对情绪的着重营造还让我想到人择原理。利戈蒂曾在评价恐怖小说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L0vecraft)的“宇宙视野”(Cosmic PersDective)时认为后者表达了“宇宙视野这一概念,以及情感,人类对价值与意义的指称,甚至感觉本身,都极其虚构”。如果艺术家通过展览这样的公共媒介所试图引发的呼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想达成一种共情或同情,那其恐怖阴郁的基调或许并无力供养真正的同情,“因为当存在仅剩下两种事物时(其实这两种事物就是一回事),真正的同情是无法存在的;而这两种事物就是:魔鬼与幻觉”(昆汀S·克里斯普,《反出生主义:一个思考宴验》)。
  写到这里,我终于可以抛出一早就想提出的质疑:虚无是可以被单独分离出来(构建一个虚无感的阴森现场)讨论的吗?
  篇幅所限,暂举一例: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死亡时。保罗·奥斯特在他“翻译马拉美的那四十多个断章”时认为翻译这些未及写成诗的文字片段“也许并不是件大事,但在他的心中,这就等于为他儿子的生命祈祷致谢。祈祷什么?也许是虚无。为他生命的感觉。为现代的虚无”(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展览出口处,放了四种赠予观众的、嵌有黑色种子的白色书签状棉纸,上书“栽种你的回應……直至野菊种子发芽”。充满生机意象的栽种同展览的阴郁基调形成了奇怪的反差,一如卡纸上印有的曾建华选摘的阴郁论调与其下配对的互动问答之间的反差。此时,我对这片仍在建设中的未来的香港文化高地作了一番假想,可惜无法形成任何具象的图景。当我走回两公里的阳光明媚的滨海长廊,看着草坪上撑着五颜六色的伞享受公共时光的人们,我大概更坚定了本文所表述的观点。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后的中国,经历了最深刻而根本的变化。加速、赶超的民族潜意识仍然挥之不去,令人惊奇的数字增长背后是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改造的强烈愿望和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以及高度商业化后个人加剧的焦虑情绪和无所适从。当在这二十年隐去“艺术家”身份、投身建设的尚暾再度做艺术的时候,选择采取一种更轻巧和幽默的姿态来转译社会剧变对于个体留下的痕迹。  近期在上海东画廊开幕的“目录”是尚
期刊
2016年5月21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上海站)”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由方旭东担任策展人,丁亚雷担任学术主持,集中展出了许钦松的92件山水画作品。展览以唐代《寒山诗》为主线串联起来,分为四个专题: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以及宇宙心象,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许钦松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呈现许钦松山水画中的自在之境,同时体现其“大荒”山水当中的人文意境与思考。  许钦松是中国
期刊
犯罪的痕迹,雌雄莫辨的形体,贲张的血脉,损坏的皮肤组织和暴露出来的内脏器官,极端扭曲的躯干,裁掉的肢体……作为残缺和解体的符号所存在的这些身体,是被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摧残的再现美学所推崇的因素。这些撅起的身体所表现出的对于历史和存在的深深的失落感,明显是从道德的缺失和对于混乱的不满当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它们也在叙述着对于能够抚平皱纹的整形手术和飞上天空的钢铁侠的盔甲这些突破人类身体极限的事物的持
期刊
从程晓光的年表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先前主要是画人物,但在1996年主办了个人展览后,就转向了风景画创作。显然是更看重自己的风景画创作,他竟对先前的创作采取了忽略不计的态度,而将自己的创作分成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5年,第二阶段则是从2006年到2015年。对于他的划分我完全同意,并认为在绝然不同的两个艺术阶段中,他所解决的艺术问题是有着巨大差别的。在创作的第一阶段中,他意欲解
期刊
蔡广斌自新世纪以来陆续创作的被人称作“影像水墨”或”手工影像”的作品,从早期的《逝去》《窗,窥露》发端,到《陈海公路》系列、《东滩》系列、《江湾》系列等几组水墨与影像并置的作品,以及2011年继续以这种影像水墨创作方式完成的《白求恩》《热点·2010》等,直到近期的新作《他拍》《自拍》系列,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批评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以其对水墨媒介的创造性运用,将水墨材质的“内在力度感”
期刊
着眼于展望未来,探讨人类在22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蓝国,“ShanghaiProject 上海种子”确定以“2116”为主题,李龙雨及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担任联合艺术总监,为艺术与创意、人文与科学等诸多门类提供一个共通的全球智慧汇聚的平台。该项目将汇集世界知名视觉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人、音乐人、设计师、建筑师、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史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记者
期刊
刘任的“书写”和所采用的媒介,是与众不同的,他创作手法的缘起或许只是一个偶然,其作品的立意更多的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从最初英语学习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英文字符,到此后延伸出来的各种文字符号,几乎呈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而其書写的材质也是极为特殊的,选用了一种极为廉价的而并不适合用来书写的纸张——草纸。而这种材质被艺术家反复运用,穷尽极致地要呈现出它不为人知的所有面貌。  对于文字的刻画,或称为书写,刘
期刊
自从中央美术学院把“毕业”变成了“毕业季”,所有有关毕业的事宜都跟着加了剂量。今年研究生的毕业作品首次加入到了毕业季的狂欢之中,展览展出了367名学生的作品,数量之庞大也只能用“约一千两百余件”来统计。造型、设计和建筑三个展览分区也依旧没能改变“五步一作品,十步还是一作品”的拥挤。激情、鲜花般的喜庆我们都感觉到了,如果我们只把这场展览看作学院成果的一支欢乐颂歌的话。  从进入美术馆前的通道开始,就
期刊
提起“山水”,人们联想到的已不再只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山、大水、田园风光;“山水”已然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天人台一的东方人文主义和谐精神。“山水社会——测绘未来”及“山水社会——民间传记”展览,从“测绘未来”以及“民间传记”两个不同的维度阐述“山水”精神。其中“山水社会——测绘未来”曾作为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平行展项目之一亮相威尼斯,以“山水”的意境对于城市化的反思,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呼应该
期刊
吴大羽,作为留法归来的第一代油画家,因其对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热爱,而成为中国早期抽象绘画的拓荒者。他的艺术实践与西方现代艺术同步,是世界范围内抽象绘画在中国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艺术家,吴大羽把他高尚的人格、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与中国人固有的诗心,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之中。深厚的国掌功底和对西方艺术的刻苦钻研,使得他能够将东方意蕴与西方绘画手法融会贯通。  为了能向观众展示吴大羽卓绝的艺术成就,展览特别与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