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书馆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n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天津人张雷从米兰学成归来,带着在他乡结识的伙伴Jovana和Chris,驻扎杭州余杭区,发展“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一把宣纸制成的纸椅,令当时国内设计圈为之一振,媒体也开始追着他走。3年前,张雷又肩负起策展工作,发起“融-Handmade In Hangzhou”展览,召集设计师在5年内对5种传统材质(竹、丝、土、铜、纸)进行解构和再设计。从余杭,他带着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去到了米兰、巴黎……进行全球巡展。如今,张雷和他的伙伴们又将这些研究成果带回余杭。在政府支持下,他们在这片见证了自己设计事业发展的土地上,创办了一座专注于设计的图书馆。
  我们在杭州余杭区的五常大道边,见到了两层楼高的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淡黄色外墙上挂着熟悉的“From Yuhang”红色Logo。推开亮橘色的铁丝门,是一长溜高高低低的植物,每一株都看着茁壮旺盛,阳光照耀下,整片花园散发着勃勃生机。这着实颠覆了我们对图书馆的传统印象。据说这是热爱花草的Jovana带着大家用了6个周末打造的,天气晴好时人人都爱在花园里小坐。
  穿过花园,我们进入了一层的室内空间,视线忍不住就被左手边一堵放满品物流形椅子代表作的墙面吸引了过去。这里其实是设计概念店,除了品物流形团队的产品,也展示与销售历届“融”展览的相关作品。得知张雷的这个概念店,专注水泥材料研究的什么Design工作室,二话不说就将一堆水泥作品运来了此处;耳语工作室则发来了最近刚做的陶瓷器皿,并且计划搬来此处与张雷为邻;设计师陈曼几天前刚刚做好的模组化长凳系列,也往这里送……张雷在本地设计师圈内的好人缘可见一斑,而“融”展览的成果也第一次得以真正落地。
  我们当然还要看看这个图书馆究竟有些什么藏书。往里走,成排的原爪书架上,放着从设计、手工艺到生活方式等各类书籍,以及不少国内外设计杂志,都是张雷和他的团队特别采购而来的。选择的标准是请设计师每人推荐10本书,“我希望这里最终能由100位设计师推荐和捐赠的书籍构成。不一定非得是专业的设计书籍,但凡能够带给人启发的图书,我们都欢迎推荐”,张雷告诉我们。
  另一侧的书架则是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也是整个设计图书馆的最大特色。架子上放着诸如铜片、搪瓷片、竹编圈等各类有趣的材料样本,对设计师来说,这些“馆藏”可都是宝贝,可以帮助他们快速上手使用新材料。设计图书馆还专门成立了材料研究小组,从余杭出发,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整理:抽取丝的13种状态、解构土的13种状态……品物流形近5年来对传统材料的研究,正在以每周更新的速度,陆续在此对外公布。“我希望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和研究传统材料。我们并不是把材料拿来而已,更是要把每道制作工序、产品采样等都研究透彻”,张雷告诉我们。
  在图书馆二层,张雷和他的团队划分出一大片展览和讲座区域,并发起了名叫“From”的设计师论坛。他还在这里策划设计师驻地计划,每个月为三名国外设计师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工作空间和附近的公寓,请他们基于余杭当地材料进行设计。此外,还计划为设计师群体提供联合办公的空间服务,支持年轻设计师的成长。而他自己几乎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图书馆工作,“不是因为敬业,而是我太喜欢这里了,”张雷坦言,“我从上学的时候就特别迷恋图书馆,现在的空间正是我想要并且力所能及的。希望可以用5-10年时间,从一个白盒子慢慢发展,用50年的时间,影响到几代人。”
其他文献
将一间其貌不扬香港老屋,改造成一间充满艺术气息的精致花园公寓,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香港半山区本身的变迁,足以令人惊叹。  在香港太平山山顶到中环之间,分布着著名的半山区。这里既能饱览维港的美景,又紧邻港岛上著名的商业区,更在大自然的环抱之下,健康富氧,因此历来是外国移民和当地富裕阶层的聚居之地。半山区至今保留着浓厚的殖民地遗存,一条条街道的名字常取自旧日外国总督的姓氏,读起来拗口而洋味十足。我们
期刊
1972年,法国著名设计师皮埃尔·波林(Pierre Paulin,1927z009)为美国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构思了一套名为“住宅计划”(Residential Program)的模块化家具项目。此项目中18款尚未问世的模型被Louis Vuitton挑中,并冠以“玩转形状”之名重新组合,出现在迈阿密设计展上。此次发行堪称一次创举,进一步加强了LouisVuitton自去年发行由C
期刊
Blum百隆总是将家用电器融入我们所生活空间的脉络中,并找出简单易操作的解决方案。  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它会带给我们什么。就像《阿甘正传》中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开之前你无法知道会吃到什么味道。  客厅便是家中我们第一个获得和分享“巧克力”的地方,需要它整洁好用同时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如果你不想面对杂乱无章的各种电源线,或因为电器太多没有理想的摆放位置,百隆的AVENTO
期刊
“家之尊”摩登现代的潮流元素以及古典情韵的非凡品位,都激发着人们对于完美家居生活的更高向往。  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德魅力不仅仅止步于法式浪漫和意式美食,每一年的意大利米兰家居展与法国巴黎家居展引领者全世界的设计潮流,成为每年最值得关注的盛事。不同于北欧的清新质朴风格,法、意式的生活与设计拥有一份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优雅和低奢。无论是在孕育了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还是激浪派艺术盛行的法国,几乎所有人都
期刊
顺德容桂东逸湾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正是这个南方内敛气质的小天地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30万平方米的户外雕塑公园,吸引来隋建国、展望、王度、Bruno DURIEUX、Francois WEIL、Quentin GAREL等50位中法闻名的艺术大咖们为它量身定做雕塑作品,如此硕大的艺术项目,以其绝无仅有的浩大规模和纯正地道的当代艺术含量,真的如“乌托邦”般悄然蓬勃地生长起来。  漫步在绿荫环绕的艺
期刊
喜新厌旧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特点,上个月人们可能还喜滋滋地约上去同一家餐厅,这个月可能就嫌腻再也不上门。1999年踏进上海,身为首批来华的外国企业家之一,澳裔餐饮企业家MichelleGarnaut在上海、北京的M系列餐厅,每一出手,总是城里潮流地。因此当她再次于上海外滩亮起Glam的招牌,人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Michelle这回会变出什么魔幻戏法?  步上外滩5号7层,右侧闪烁的水晶珠帘早已将
期刊
厨房:高品质宅男的修炼场  眼前在锅碗瓢盆间忙得不亦乐乎的李鹏,其实才结束了一场漫长胶着的建筑项目竞标。荣耀而归的他第一件想到的事情不是倒头大睡,而是扎进厨房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犒劳大餐,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高品质宅男,首先要会照顾自己!”四年德国留学经历让李鹏较之同龄人更深谙“下厨房”的技巧。德国烤肠和黑面包怎么可能满足从小生就一副“中国胃”的大宅男?大学开始,李鹏就操弄炉灶自己学厨。所幸在万事
期刊
从一年多前于外滩一带开业之后,Light&Salt一直是爱美食和知识的文艺分子的聚集之地,一开始就将Light比喻为知识,Salt比喻成美食的连结,容易理解又有深度,也难怪当第二家分店落户静安区一带的消息散布开来,微信朋友圈上几乎天天能看到分享。  “我们真是连行销都还没开始跟进!”创办人田熠菲(Ethan),仿佛浑身充满用不完的能量,在澳大利亚求学时学的是电影制作,却对餐饮兴趣浓厚,没毕业就在米
期刊
既舍不得三里屯的时尚小资情调,又想着亲近绿色复得返自然?这家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新开业的极食(g十)餐厅简直太适合你。它在装饰氛围上致力于工业感与精致上海风情的融合,餐饮上却大玩起“即摘即食”的新鲜卖点。一句话,把它想象成“时尚高端农家院”就基本抓住重点了。  极食餐厅在它的发源地上海已经开了3家,依照场地的特点,分别以露台、蔬菜种植和画廊空间为每个店的特色。而为了打造这家北京的旗舰餐厅,老板将这三大
期刊
Frank Stüve室内设计师、花艺设计师  原籍奥地利,设计范围从私人住宅到公共空间,风格华美优雅,客户遍及全欧洲。他主理的设计家具店Villa Harteneck,被公认为柏林最美的室内设计展场与花艺空间,提供高档家具家饰,不过,在经营了15年之后于2014年1月结束,现在他的私人住宅同时也是工作室。  本页Frank在空间里大量使用璧纸,他擅用装饰效果强烈的鲜明元素。  Fasanen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