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翻译研究诞生起,不可译性就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翻译研究的学者们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不可译性的学术探讨一度百家争鸣。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这一主题仍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作者对比研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和卡特福德(J. C. Cattford)两位翻译理论家在讨论翻译之不可译性中的不同观点,希望通过介绍二人独特的理论视角,分析两位翻译理论家在不可译性问题上的各自不同看法,达到加强对不可译性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深度的目的。
【關键词】不可译性;奈达;卡特福德;对比
【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 ),男,汉族,吉林延边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1796年对不可译性提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没有一种语言中的问题是与另一种的词语完全等值的,除非它们是表示很实体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绝对的可译性仅存在对应的实体上,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却是动态、灵活的,因此不可译性存在于语言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和艺术语言,不可译性更多的反映了两种文化在经由翻译结合时的冲突和矛盾。
一、奈达和卡特福德对翻译本质的界定
任何对不可译性的讨论都无法避开翻译本质这一议题,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理论体系。奈达在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他看来,翻译所能取得的最大对等,也只是所谓的“最贴近”而已,并非真正的对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奈达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再现”(reproduce)体现了奈达对可译性的肯定。而卡特福德在可译性问题上则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原语文本材料用译入语中的对等材料替换的过程”,卡特福德用“替换”(replacement)对应奈达的“再现”,正因为他认识到了不同语言是无法重合的系统,因此两种语言间永远不存在所谓的转换和再现,能否实现对等取决的是所描述实体在两种语言中的重合度。
二、奈达和卡特福德对比研究
1.奈达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对于奈达而言,不可译性无处不在,语义语体的完全对等只能是天方夜谭而已。翻译就像一个跷跷板,板子的两头分别是原语信息和原语语体,译者从不可能将两者尽得,因此所能做的不过是做一个取舍,在翻译中决定到底是保留原文语义多一些,还是多照顾些原文语体。“从语义到语体”正是证明奈达先语义,后语体的翻译优先排序。这点可以从奈达在随后提出的“对等而非对应”(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原则中可见一斑。简单来说,奈达所谓的“对等”指的是原文信息在译入语中的百分百传递,而“对应”则指原文信息和原文语体都做到百分百传递,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奈达选择用“对等”来描述可译性。
2.卡特福德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进一步探讨道:“认为原语和译入语文本具有‘相同的意义’或者翻译中存在‘意义的移译’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卡特福德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各种语言是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不同语言内部的句法和语法关系也不尽相同。同时,根据卡特福德的说法,“广义来说,不可译性的情况基本有两种,一是语言上的不可译,二则是文化上的不可译。”
3. 奈达和卡特福德对比。总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奈达和卡特福德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得出结论,卡氏所指的“语言形式”指的是“原语文本的形式特征”,这点在笔者看来和奈达所说的原文“语体”非常接近。然而,卡氏所说“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却和奈达的“信息”完全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卡特福德对翻译对等有着更加严格的标准,在他看来,“原语和译入语文本在特定语境中存在可以‘互换’的情况,或者说两者“符合某一实体的全部(至少部分)特征”才可以叫做翻译对等”。
三、结论
从前面两位对翻译本质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奈达和卡特福德两位学者都认识到100%的可译性是不存在的。然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奈达认为在牺牲原语文本语体的情况下,原语信息的完全传递是可以实现的,“在一种语言中可以表达的意思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同样可以表达……”,然而卡特福德对此却持相反意见,总结起来如下:首先,意义的移译是不可能的;其次,语言是一种系统,而不是实体;最后,实现对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原语和译入语所指为同一实体;其二、当所指为同一实体时,对等的程度取决于对实体描述的重合程度。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J.C.Cat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6.
【關键词】不可译性;奈达;卡特福德;对比
【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 ),男,汉族,吉林延边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1796年对不可译性提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没有一种语言中的问题是与另一种的词语完全等值的,除非它们是表示很实体的东西。”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绝对的可译性仅存在对应的实体上,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却是动态、灵活的,因此不可译性存在于语言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和艺术语言,不可译性更多的反映了两种文化在经由翻译结合时的冲突和矛盾。
一、奈达和卡特福德对翻译本质的界定
任何对不可译性的讨论都无法避开翻译本质这一议题,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理论体系。奈达在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他看来,翻译所能取得的最大对等,也只是所谓的“最贴近”而已,并非真正的对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奈达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再现”(reproduce)体现了奈达对可译性的肯定。而卡特福德在可译性问题上则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原语文本材料用译入语中的对等材料替换的过程”,卡特福德用“替换”(replacement)对应奈达的“再现”,正因为他认识到了不同语言是无法重合的系统,因此两种语言间永远不存在所谓的转换和再现,能否实现对等取决的是所描述实体在两种语言中的重合度。
二、奈达和卡特福德对比研究
1.奈达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对于奈达而言,不可译性无处不在,语义语体的完全对等只能是天方夜谭而已。翻译就像一个跷跷板,板子的两头分别是原语信息和原语语体,译者从不可能将两者尽得,因此所能做的不过是做一个取舍,在翻译中决定到底是保留原文语义多一些,还是多照顾些原文语体。“从语义到语体”正是证明奈达先语义,后语体的翻译优先排序。这点可以从奈达在随后提出的“对等而非对应”(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原则中可见一斑。简单来说,奈达所谓的“对等”指的是原文信息在译入语中的百分百传递,而“对应”则指原文信息和原文语体都做到百分百传递,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奈达选择用“对等”来描述可译性。
2.卡特福德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进一步探讨道:“认为原语和译入语文本具有‘相同的意义’或者翻译中存在‘意义的移译’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卡特福德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各种语言是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不同语言内部的句法和语法关系也不尽相同。同时,根据卡特福德的说法,“广义来说,不可译性的情况基本有两种,一是语言上的不可译,二则是文化上的不可译。”
3. 奈达和卡特福德对比。总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奈达和卡特福德对不可译性的看法得出结论,卡氏所指的“语言形式”指的是“原语文本的形式特征”,这点在笔者看来和奈达所说的原文“语体”非常接近。然而,卡氏所说“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却和奈达的“信息”完全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卡特福德对翻译对等有着更加严格的标准,在他看来,“原语和译入语文本在特定语境中存在可以‘互换’的情况,或者说两者“符合某一实体的全部(至少部分)特征”才可以叫做翻译对等”。
三、结论
从前面两位对翻译本质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奈达和卡特福德两位学者都认识到100%的可译性是不存在的。然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奈达认为在牺牲原语文本语体的情况下,原语信息的完全传递是可以实现的,“在一种语言中可以表达的意思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同样可以表达……”,然而卡特福德对此却持相反意见,总结起来如下:首先,意义的移译是不可能的;其次,语言是一种系统,而不是实体;最后,实现对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原语和译入语所指为同一实体;其二、当所指为同一实体时,对等的程度取决于对实体描述的重合程度。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J.C.Cat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