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生命与他者:读臧棣近作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115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将诗理解为“生命的赋形”,那么,在这一理解方向中,生命是开端,而形式则是完成。在获得形式之前,生命处于蒙昧、混沌的原始状态,正是由于形式的规定才使生命被照亮和秩序化。从宏观上说,形式就是语言秩序,它首先体现为诗的体裁或制式。臧棣近年来发明、确立并不断书写的“入门”“丛书”“简史”等诗体,无疑体现着一种强大的形式意志。它们都属于“系列诗”的范围,而“系列诗”堪称最具“当代性”或“当代感”的诗歌制式,有着德勒兹所说的“根茎”特征。“系列诗”是用类似的方法,围绕同一类型的主题写下的若干可独立的短诗的组合,这些短诗彼此之间既能完全独立,又由于写法或主题上的类似性而可以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本诗集或一首“准组诗”。但与“组诗”不同,系列诗之中每一首的位置是可以随意调换的,并没有任何必然性,它们只是算术性的叠加,是可以随时自由拆卸的积木。系列诗本身不存在完成形态,诗人永远可以新写一首添进去,不会有任何违和感,系列诗在原则上可以无限增加新的部分。同样,从这些诗中拿掉任何一首,整个系列也不会受到实质减损。系列诗由于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开放度,又有在某一类主题上进行深掘的可能性,而成为了当代诗人最偏爱的诗歌体裁——这一写作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臧棣发起和推动的。另一方面,臧棣的系列诗还有与“史诗”进行呼应的诗学考虑,他有意将“系列诗”当成“史诗写作”在当代的某种延伸和对位。因此,我们不妨将臧棣近年来规模庞大的系列诗,视为某种“自我心智的史诗”,而这或许就是“简史”这一名称的意图。
  不过,臧棣最擅长、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微观层面的形式技艺。在他的每一首诗中,几乎都能看到对句法、氛围、悬念、暗示、线索和边界的精心考量和细致处理。对诗而言,形式的本质就是表达是否精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湛的表达”呢?这取决于语言,特别是取决于“语言之看”——“诗的写作激发了这样一种情境:一方面,我们处于语言的看之中;另一方面,语言处于它自身的看之中。”
  《诗歌替身学入门》这样的诗作,堪称对“语言之看”的绝妙示范。其中,视野的“昏暗”并不妨碍诗看到“季节的黑暗”正在“胀满时间的肌肉”,看到“银杏、白杨和梧桐”之间“竟然可以随意互为替身”的奇特关系。这种“替身”关系其实是语言之好奇心的产物,它既包含一种混淆或混合,也包含着某种综合。臧棣说:“诗的感觉倾向于混合,而诗的想象倾向于综合。”在此,感觉和想象都变成了语言自身的器官或功能,语言通过它们看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关联。而《冬天的捷径入门》《冰斧入门》和《业余气象观测入门》等诗作中,“语言之看”则主要是通过句法的力量来凸显的。臧棣喜欢用特殊的跨行句式(尤其是在“于”“显得”“好像”后面跟着一个事态的句式)来进行对事物、运动和状态的联结,将我们对物的观看,通过句型的延展性引向到此前我们不大可能看到的东西。“你的矮小/在反衬的作用下反而显得/你好像刚搂抱过一只小北极熊。”(《冬天的捷径入门》)这一句中的视线从现场的“身形”延伸到对某个不在场的想象状态上,强化了可爱之感。“它的握感/犹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对我们能否走出这冷酷的迷宫的/一种试探。”(《冰斧入门》)这是将“握”的触感展开为一种辽阔的探寻,并在“斧柄”中隐约看到了一个“迷宫”般的空间。句法就这样拓展、深化着生命的感知。
  对生命感受进行精湛的表达,不仅体现于臧棣游刃有余的句法和独特精确的比喻之中,也不仅体现于他为这些比喻所设置的高匹配度的语境里,更重要的是,他的诗作中显示出“将元气转化为氛围”以及“通过暗示和悬念来提供线索”的高超技艺。在我看来,这是臧棣近些年在诗歌上的真正着力点之一(他的句法和“为比喻设境”的方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炉火纯青)。“世界已失去表象,/只剩下你还能看清周围/还剩下多少周围。”(《冰斧入门》)像这样的句子并不只是机智而已,它在诗中的真正功能是带来一种模糊、弥漫性的氛围,像是布下了一层笼罩的浓雾。这样,诗后面出现的冰斧的“敲击”刺破大地的“回声”和“穿透缝隙”的“强光”才具有了结构上的针对之物。杰出的诗人每一句诗都具有结构性的考虑。而最具结构意味的,仍然是诗的氛围:“好的诗造就了在我们的生命意识中一种语言的氛围。”在《业余气象观测入门》中,几乎每一句都设置了暗示和悬念:“一个黑影就可稀释掉/世界的荒谬,就好像入夜后/总会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关联,/而你必将受益于那静观的后果。”这里的“黑影”指什么?“隐秘的关联”和“静观的后果”又指什么?当读者阅读这些诗句时,联想就像空调一样被打开了,向诗中吹拂活跃感知的凉风。如果他们解开了其中一处谜题,会看到那些暗示在深邃的微明中凝成一些痕点,并连成一些轴线。过于白露的诗缺少回味,也缺乏语言的克制。语言的暗示和悬念,构成了隐藏在诗中的若干线索,而臧棣诗歌的精深之处,就是其中隐匿、编织、拉伸、收拢和解开线索的方式。可以说,臧棣与其他诗人最深刻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的诗是以“线索”的形式来组织、推进和展开的。
  当诗人以恰当的方式为生命赋形、又使形式获得生命,他就抵达了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说的“感性冲动”(生命感受)与“理性冲动”(形式力量)相统一的境地。这时,他的写作就成为了本真意义上的“游戏”。在语言状态饱满的时候,臧棣的诗庶几于此。《冬天的捷径入门》给出一个例证:“我是引领者,天真于经验/最终会被好奇说服;而你更出色,/作为亲密的追随者,通过一连串/可爱的跌跌撞撞,早已将世界/还原为一个巨大的玩具。”将“世界”还原为“玩具”,就能经验到事物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冰”一会儿是“史前巨兽的脊骨”,一会儿又变成“一座梦中的白桥”。这儿,有着席勒形容“游戏”时所说的“像是在创造一样去感知,又像是在感知一样去创造”——游戏,就是生命以创造与感知不分的方式去赋形和变形。
  当然,臧棣的诗歌方法也并非没有它自身的边界和困境。当形式和语言获得了主体性,当诗人被这种“形式的生命”所支配和驱使时,写作本身就可能面临一种危险:陷入到风格的封闭、内在性和超稳定结构之中。首先是语言惯性问题:当一位诗人在长期写作中形成了某种强有力的形式感和方法之后,他如何才能再次获得真正的自我更新或突破?我们看到,一种过度追求精密的诗艺,往往會使写作在某一点上止步不前,因为这种诗艺确立的是一种风格的“超稳定结构”,它在抵达某个高度后就很难被打破,也很难有进一步生长变化的空间。另一方面,当诗歌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经验、事物和关联都吸纳转变为“语言内部”和“形式内部”的关系后,诗也可能难以同实际生命产生真正的联系,因为“形式的生命”对“生命”本身进行了替代。掌握了“词与物”之精深技艺的诗人,会相信自己的诗中已经处理了足够复杂、丰富的经验,但他往往忽略了这些经验其实类似于梦中的经验,看起来满布褶皱、应有尽有,然而仔细端详就能发现它们都是经过“风格”(梦)精心过滤的产物。
  在我看来,臧棣的某些近作包含着对这一边界或困境的反思和突破。臧棣的诗与以往相比,包含着远为深刻的情感力量和伦理力量。他诗歌中的视线经过了事件的调校,“眼睛”里射出的不再只是“智慧之光”,而且有了别的东西:“……早晨的眼睛,浑浊的眼睛,/噙满悲伤的反光的眼睛——/假如痛苦只想让我更盲目地/战胜生命的虚弱,世界的虚无,/那么,来吧,哪怕是这残酷的事实:/无边的悲伤让我更像一个人,/一个以悲伤为神秘的无法命名的人。”(《镜子入门》)在臧棣这里,它也重新塑造了语言之所是。以伦理的方式,诗歌才能保持与世界的真实接触,它让事件来到诗歌的语言之中,让诗人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里包含着形式与生命的第三种关联方式:生命内在的他者成为了形式的另一重起源,并使形式在事件造成的延异中永远保持开放。这种开放当然是痛苦的,它意味着生命本身在形式和语言中留下了一个永难弥合的缺口,意味着“形式的生命”无法再回到先前自足、完备的封闭状态。但这或许是一种更深刻的“形式的责任”,亦即让诗歌成为“责任的形式”。我想,每一个对臧棣诗歌有期待、敬意和同感的读者,都能在他的近作中看到这样一种形式和生命感受。
其他文献
一百年前,一八四四年三月三十日,法國伟大的抒情诗人保尔·魏尔伦诞生于梅斯城。今天,在我们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在我们郑重严肃的氛围中,从我们取得的令人震惊的胜利这一角度来看,他因何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魏尔伦留下了关于其经历与见闻的笔记,这些笔记笔调鲜明,在主导精神和表达方式上,接近于勃洛克、里尔克、易卜生、契诃夫以及其他现代作家晚期的创作,同时也显示出,在它们与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及俄国新兴
期刊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 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
期刊
致影子  在诸佛村静寂的田园里,月亮独悬,星河沉默,我是安然的,静虚的,看得见自己,和自己的独影,也看得见头顶的独月或是群星。它们将光芒恩赐于我,而我并未能实现最大的空灵和澄明。  后来我离开诸佛村,去了城市。那些光芒驳杂变幻,不再单纯,不再像村里的任何一种光芒都是恩光,而是混杂着人造光和自然光,透出一些浮躁来。意外的是,我不止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影子,在地面上浮动,带有一些惊惶。这是现实的我、心
期刊
蓟州集训营地。  一砍掉诗歌晦涩的枝杈,让文字的皮肤光滑并建议用水泊牌沐浴露  二脫掉流行歌曲俗气的衣服,露出五音高雅的肚脐眼  三拿下生辰纲,让一个人成为比尔盖茨  据G查证,因生辰纲失业的文艺界朋友,开始经营小刀什么的藏饰品  再就业繁荣了大宋经济  生辰纲内的东方之珠在一九九七年找回 历时百年  在这么长时间里,G呼风唤雨  也没能解决汉语在诺贝尔风刮来时节的旱情  推荐语  重构诗的疆域,
期刊
谈到新诗中“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纯诗”与“杂诗”的概念。的确,在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每当诗学追求游走于“纯诗”脉络之时,都是诗坛“诗味”最浓的时刻,而当推动文学发展的“内因”精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作为诗歌发展的另一因素——“现实”,则成为新诗前进的“外部”推动力量。正是在这内因与外因的交互裹挾下,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历程。可以说,诗与现实、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是解读新诗
期刊
一首诗如何开始,仿佛有很多说法。年纪相对青春时,我们通常会觉得,一首诗只有始于青春的冲动,才没有辜负诗的激情。诗会始于激情吗?如果诗始于激情,那么,合理的期待就是,诗会终于理智。这一心理过程,至少看起来很春华秋实。诗的激情,近乎春花的绽放;而表达的理智,则对应于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倾向于一种本质的辨认: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至于何为诗的激情,它能否全然呈现在诗人的生命激情之中,似乎
期刊
爸爸在天上看我  韩东  九五年夏至那天爸爸在天上看我  老方说他在为我担心  爸爸,我无法看见你的目光  但能回想起你的预言  现在已经是九七年了,爸爸  夏至已经过去,天气也已转凉  你担心的灾难已经来过了,起了作用  我因为爱而不能回避,爸爸,就像你  为了爱我从死亡的沉默中苏醒,并借助于通灵的老方  我因为爱被杀身死,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再也回不到九五年的夏至了——那充满希望的日子  爸爸
期刊
置身于多元共生、时空错乱而又纷纷扰扰的当下诗坛,面对接踵而来的、铺天盖地的诗歌作品,在应接不暇之时,常常使人身心俱疲,连审美知觉也显得疲惫。然而,一旦与好诗相遇,便如逢甘霖,如闻香茗,沉浸其中,给人别见洞天之感,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那些以默默执著的耕作坚定地走在路上的行者,着实叫人刮目相看。自发创建“素颜人生”微信平台的诗人林懋予,便是如此。在人心悸动、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浮华气味的当下,他乐此不疲,越
期刊
在70后女诗人中,灯灯的写作势头一直很猛,尤其是近几年,佳作频出,在诗歌创作上自觉追求精神的归属感,使她的诗歌有了生命的呼吸和个性,也有了事物必然存在的厚度、重量以及理想无限生长的高度。这些犹如茂盛的枝条般青翠和繁花般绚丽的作品,构成了灯灯诗歌之树的华盖,给它们源源不断输送营养的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灯灯诗歌中构建的精神原乡。  不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原乡,但我相信,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拥有这样
期刊
此水盛产菖蒲,芦苇,遍地野草  此处哺育君子,忠魂,也豢养善变之人  宽阔之上我只想因之而动  千里之遥我只想把自己  铺成蜿蜒的清澈之躯  此刻谁还没有剔除干净  谁就该把肺腑掏出来洗一洗  一滴通透的水被众水举过头顶  一万滴凝聚的水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悲凉  除了落日和落日下孤立的河流  我什么都不想看,不忍看  如果飘零是一种命运  我愿做一枚掉在河面上的叶子  昼夜接受流水的推敲和锻造  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