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下面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
  (2)自觉遵守学校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
  (3)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4)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性。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珠,网络游戏更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Internet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三、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产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有一定的任务,要求在学生分组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成功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以此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60名健美操专项学生进行调查。  【关键词】 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预防    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02、03、04三个年级的 60 名学生调查后得知,共计有7种损伤发生。
期刊
在当今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是摆在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应该充分运用兴趣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  一、教学方法要兴趣化和游戏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
期刊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减轻初中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初中化学教师的职责。提高素质教育不仅要改变教学内容,而且要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现“变学会为会学”的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期刊
【摘要】 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向导,通过模拟亲历科学家们那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学习的理解。本文就初中物理探究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与讲授结合,使教学效果明显,能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层次。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现途径    1.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所有的教学内容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这样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生物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恰当、有效的将多媒体
期刊
【摘要】 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富有时代特征的话题作为新课的切入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选用学生平时喜闻乐见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切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结合社会实时事热点问题切入新课,使学生感到视野开阔。良好的切入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切入;方法;技巧    
期刊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例如,我们给学生上排球课时可以举这样的例子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前国家女排为什么能连续获得5年世界冠军,主要是因为这支队伍有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勇猛顽强、不屈不饶、胜不骄、败不馁、英勇拼搏,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期刊
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探索形成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轻率、盲从等审美偏差现象。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  1、帮助学生积淀审美心理情感  笔者认为学史要有情,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如此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平时个别学
期刊
在初中教学中,虽然音乐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与高考紧密联系,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质量高低,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科目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因各种原因,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注重教师的“教”,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只重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音乐课兴趣减弱甚至厌恶。音乐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
期刊
【摘要】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克服时空限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语文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