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未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探索形成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轻率、盲从等审美偏差现象。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
1、帮助学生积淀审美心理情感
笔者认为学史要有情,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如此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平时个别学生之所以会面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刺激而不能做出积极地反映如对林觉民、林祥谦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无动于衷甚至冷言讽刺,对日军的暴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津津乐道,关键就在于部分鉴赏者还缺乏接受此种信息的心理结构,缺少审美情感的积淀,缺少积极的回答态度。
历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激情、发志,帮助他们积淀一些积极的情感,如挖掘蕴涵其中的创造美、崇高美、悲壮美等内容,让学生在同化的基础上,“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是按照基本格局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一旦这种格局形成学生就能获得新的内容、增长新智慧,产生积极的情感。
历史是过去时。这种特点容易使部分学生中陷入了就史论史,机械学史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领域,感受历史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激发。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来说,他的审美情感会充分调动起来: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这样就把不同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驱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
2、帮助学生把握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通过审美者自己的心理调整,在审美客体和我们自己的实际利害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种眼光去看世界。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距离,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甚至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以前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总因其签订《马关条约》等诸般劣迹而冠以“卖国贼”等称号。现在想来,对一个历史人物这般的刻薄,不就是用今人的目光审视当时的历史,而忘记了当时的中国国情。
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不能过近但也不能过远。我们古人所提倡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即保持这种“不即不离”的态度,才能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义和团排斥一切外来先进事物的行为是无知的,他们幻想“刀枪不入”的想法是愚昧的。过近的心理距离会使我们融入到这中狂热的氛围中,从而人为地拔高他们的形象;过远的心理距离,又会使我们游离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用今人的眼光去批判、审视,从而贬斥义和团所做的一切。只有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我们才能得出客观的认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稍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甘作亡国奴的决心。这种不屈的意志与勇气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维护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的。
3、帮助学生经历审美心理体验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又不能更改。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能认真地去体验历史事件发展的真相,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谈不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内心的提炼和理性的感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事实,历史不能更改,更不能随意捏造,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最主要前提。必须经历审美心理的感悟,通过感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揣摩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一种投入全副身心的审美关照。陈天华蹈海而死,部分学生基于表象认为他“不值得、犯傻”,甚至会出现嗤之以鼻的讥笑。但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体察陈天华的生活时代,深入地感受陈天华的内心活动,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冲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极度腐朽,陈天华“一死以唤醒国人”的举动就如同在一塘沉静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巨大的涟漪。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该是多么的悲壮与崇高。
4、帮助学生驱动审美心理升华
审美,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控制——审美升华,就会丧失审美心境,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快感和美感。农民起义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历代农民起义都是劳动人民对封建王朝残暴统治的严正抗议,他们不仅沉重打击甚至推翻了现有的封建政权,并对后继者以极大的警醒:必须休养生息,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种情感未能加以理性的升华:农民起义被拔高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惟一动力,忽略了农民起义的破坏性(社会动乱)、愚昧性(皇权思想等),这种以偏盖全的做法会蒙蔽学生理性的双眼,不能给人以智慧的美感。
历史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门科学。翻开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乐”与“哀”的情感。但如果听任这些情感的释放,就会成为情感的俘虏,就不会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只有通过审美升华,才能激活审美者的潜在能力,升华审美者的理想情操,愉悦审美者的精神世界,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历史学科具有陶冶情操,激发情感,提高素质等功能,它以世界为舞台,以宇宙为空间,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不仅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程度和客观、辨证加以分析、认识复杂社会现象的趋势,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偏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整体素质,这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1、帮助学生积淀审美心理情感
笔者认为学史要有情,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如此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平时个别学生之所以会面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刺激而不能做出积极地反映如对林觉民、林祥谦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无动于衷甚至冷言讽刺,对日军的暴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津津乐道,关键就在于部分鉴赏者还缺乏接受此种信息的心理结构,缺少审美情感的积淀,缺少积极的回答态度。
历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激情、发志,帮助他们积淀一些积极的情感,如挖掘蕴涵其中的创造美、崇高美、悲壮美等内容,让学生在同化的基础上,“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是按照基本格局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一旦这种格局形成学生就能获得新的内容、增长新智慧,产生积极的情感。
历史是过去时。这种特点容易使部分学生中陷入了就史论史,机械学史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领域,感受历史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激发。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来说,他的审美情感会充分调动起来: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这样就把不同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驱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
2、帮助学生把握审美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鉴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通过审美者自己的心理调整,在审美客体和我们自己的实际利害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种眼光去看世界。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距离,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甚至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以前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总因其签订《马关条约》等诸般劣迹而冠以“卖国贼”等称号。现在想来,对一个历史人物这般的刻薄,不就是用今人的目光审视当时的历史,而忘记了当时的中国国情。
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不能过近但也不能过远。我们古人所提倡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即保持这种“不即不离”的态度,才能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义和团排斥一切外来先进事物的行为是无知的,他们幻想“刀枪不入”的想法是愚昧的。过近的心理距离会使我们融入到这中狂热的氛围中,从而人为地拔高他们的形象;过远的心理距离,又会使我们游离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用今人的眼光去批判、审视,从而贬斥义和团所做的一切。只有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我们才能得出客观的认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稍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甘作亡国奴的决心。这种不屈的意志与勇气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维护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的。
3、帮助学生经历审美心理体验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又不能更改。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能认真地去体验历史事件发展的真相,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更谈不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内心的提炼和理性的感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事实,历史不能更改,更不能随意捏造,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最主要前提。必须经历审美心理的感悟,通过感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揣摩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一种投入全副身心的审美关照。陈天华蹈海而死,部分学生基于表象认为他“不值得、犯傻”,甚至会出现嗤之以鼻的讥笑。但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体察陈天华的生活时代,深入地感受陈天华的内心活动,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冲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极度腐朽,陈天华“一死以唤醒国人”的举动就如同在一塘沉静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巨大的涟漪。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该是多么的悲壮与崇高。
4、帮助学生驱动审美心理升华
审美,不对其进行理性的控制——审美升华,就会丧失审美心境,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快感和美感。农民起义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历代农民起义都是劳动人民对封建王朝残暴统治的严正抗议,他们不仅沉重打击甚至推翻了现有的封建政权,并对后继者以极大的警醒:必须休养生息,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种情感未能加以理性的升华:农民起义被拔高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惟一动力,忽略了农民起义的破坏性(社会动乱)、愚昧性(皇权思想等),这种以偏盖全的做法会蒙蔽学生理性的双眼,不能给人以智慧的美感。
历史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门科学。翻开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乐”与“哀”的情感。但如果听任这些情感的释放,就会成为情感的俘虏,就不会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只有通过审美升华,才能激活审美者的潜在能力,升华审美者的理想情操,愉悦审美者的精神世界,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历史学科具有陶冶情操,激发情感,提高素质等功能,它以世界为舞台,以宇宙为空间,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不仅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程度和客观、辨证加以分析、认识复杂社会现象的趋势,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调适学生的审美心理偏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整体素质,这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