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诗意画面,营造童话世界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红豆女之恋》三部电视剧是韩国唯美派导演尹锡瑚的代表作。作品几乎浓缩了韩剧的所有精华,可称为“经典韩剧”。从文艺理论和电视美学角度研究、分析这三部韩剧中唯美画面与视觉元素的完美运用,从中发现其普遍意义的创作规律,对于促进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完善大有裨益。
  关键词:色彩 画面 唯美爱情 童话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电视剧作为综合艺术,最大限度的发挥视觉画面美(景境、色彩)、听觉美(语言、音乐、音响)、意觉美等元素的功能,达到声画珠联璧合,异彩纷呈。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而画面则是影视语言最基本的元素,是由景境及景境的色彩共同构成的,倾注着影视创作者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思考。韩剧《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红豆女之恋》是韩国唯美派导演尹锡瑚的代表作,不仅讲述了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还特别强调视觉元素诗意化、唯美化的质感。他特别注重镜头的美感与画面的和谐,注重多种元素的完美搭配,因此这三部剧作在视觉上,景境与色彩组成的唯美画面的冲击力,不仅具有直接“左右”内容的修辞力量,也为整个剧定下了情感的基调。笔者将从诗意画面、景境选择、色调运用、独特意象进行一一分析,深入透视韩剧的魅力之源。
  1 采用诗意的画面
  《蓝色生死恋》中远离都市的乡间绿野、一片秋色的牧场和深沉、阴郁的大海,构成了一个纯真的童话世界,除了海的场景,几乎全剧的画面都犹如山水画笔描摹的一幅幅自然风光,诗意盎然,男女主人公被置于世外桃源,以景衬人,各种景境形象与人物造型形象彼此相得益彰,富有共轭效应:形象借景境而生动鲜明,景借形象而美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冬季恋歌》中雪景画面具有象征纯洁、唯美的爱情意义:男女主人公雪后的浪漫约会、雪人前羞涩的初吻、重逢后的滑雪场合作、相恋时的雪中嬉戏、雪道漫步、痛苦时的雪中落泪……几乎所有感情的痕迹都留在了冬季,呼应了主题“冬季恋歌”。虽然以冬季为主,但也有着多彩的画面元素,如两人在红松林荫道漫步、水杉小径骑车及在童话般的别墅中再度重逢的画面。普列汉诺夫曾说“荒野的景色由于同我们所厌倦的城市相反,而使我们喜欢。城市风光和经过修饰的园林与荒野地区相反,所以使十七世纪的人们喜欢,‘对立的原理’清楚的向我们表明,心理学的定律在多大程度上能作为阐明一般意识形态的历史,特别是艺术的历史的锁钥。”①世间的男男女女,有多少能像恩熙俊熙那样在蓝色无际的江原道,在一派秋色的三阳牧场谈一场生死恋?又有谁能和维贞民亨一样爱情的足迹遍布各地?正因现实中无法实现,观众愿与他们共同体验这样的浪漫,从而觉得生活更有滋味,爱得更有激情了。可以说景境的精心选择是体现韩剧浪漫唯美的重要元素。《红豆女之恋》直接就把拍摄地选在了韩国最具童话色彩的梦幻乐园,在童话世界里演绎现代爱情童话。韩剧中这种注重环境和氛围渲染的方法与我国艺术讲求意境是如出一辙的,我国艺术创作受诗歌词赋影响,注重浓重的抒情写意性,其中惯用借景抒情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化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为情物。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写意手法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
  2 独具匠心的景境
  三部剧根据各自的主题基调选择了颇具意义的景境,但根本上是采用了独特景境色彩的指代、象征、表意功能来营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潜在的语言,因为色彩要比其他媒介对于感官的刺激来的直接、强烈,又由于社会文化的积淀色彩被赋予了某种固定的含义和性质,可传达出言语难以传达的精微感觉和复杂的感情。如:《蓝色生死恋》(又名《秋天的童话》)片头中蓝色背景下一棵秋天枯黄的树。但全剧大多数画面中出现的却是“绿色”,它代表恩熙、俊熙童年的单纯、快乐,象征着爱情的树茂盛地成长。当男女主人公陷入两难境地之时,画面已是秋色,树叶与恩熙的生命一起渐渐凋落,直至树枯黄、恩熙生命终结。蓝色的海代表着两个人的爱情——因为海边有童年的美好回忆,是童年最后分手的地方,是多年后重逢的地方,是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但除了童年的海、俊熙画的海、俊熙殉情后镜头中的海是蓝色的外,几乎所有的海都是阴暗灰黑的,它象征了爱情正遭遇巨大的阻碍。《冬季恋歌》以白色为全剧的主题色,它所象征的“纯洁无暇”的爱情是全剧着力追求的。同时“白色”还代表着凄凉,因此故事的基调也是略带忧伤的。《红豆女之恋》是部爱情喜剧,全剧的色彩五彩缤纷,尤其红、黄等暖色的普遍运用,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之感。
  3 这三部韩剧对于色彩的巧妙运用和强调,体现了三大美学特点
  (1)注重形式美的对比原则:冷色与暖色造成鲜明、振奋、活跃的审美效应,突出代表就是《红》剧中松儿穿的彩色大头人服装,置身于绿色的游乐场中。(2)符合形式美的调和原则:在色差强烈的颜色之间,采用临近色作为转换的中介,让变色保持融合、协调。如《蓝》剧中秋天的牧场是由常绿的树木和发黄或变红的叶子构成的秋景图、橙红色晚霞中映衬的深色远山。(3)讲究形式美多样统一的原则:把多种色彩组合在画面中,使艺术形象既单纯又丰富、既有序又活泼。如《蓝》剧中染布情节,蓝、黄、白色的布与粉色手套、恩熙橙色衣衫的相互辉映;《冬》剧中的郊游片断,六人分穿六种颜色的衣服,表现了青春的多姿多彩,又使冬季的画面不至于单调。色彩的整体和谐,不仅体现人与景之间色彩的融合,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造型色彩的对比与呼应上,这样不仅营造出完美和谐的画面,更暗含着具有象征人物内心与标志情节发展的意义。如:①色彩对比处:《蓝》剧中泰锡多数时间只穿黑白两色衣服,表明他个性鲜明;《冬》剧中俊尚与民亨服装、发色冷暖的对比,象征了性格的阴郁与阳光。②色彩呼应处:剧中的情侣装有情节暗示作用。《蓝》剧中,恩熙、俊熙因相爱在一起时都穿着白色和米色系的服装;《冬》剧中,维贞与民亨同款式、同色系大衣预示二人会是一对恋人。《红》剧中,一身西装的承俊与松儿的感情颇有迷惑性,但从暗示性的服装看,与松儿一样休闲打扮的贤成才是她的归宿。由此看来,尹锡瑚对于色彩的选择与画面的安排是颇费心机的,这样的匠心独运在我国的同类的青春偶像剧中是较少见的。   4 用独特意象增添浪漫童话色彩
  韩剧中,常用一种或几种事物来象征爱情或是用来比喻与爱情相关的某种意义,这种独特意象的反复使用与强化,或增强了情感的生动性,或突出了剧情所要张扬的主题,但最主要的是这一“点睛之笔”大大增添了剧情的浪漫因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蓝色生死恋》中的“一棵树”,恩熙说来生想做一棵树,这句话对俊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大后的恩熙俊熙彼此心里都种了“一棵树”,这时的“一棵树”已经明确了它的象征意义——爱情的坚定不移,因为树木一旦认定了她生长的位置,即便是干枯致死,它也不会移动,这在剧中无论是语言还是画面都多次强调。在《冬季恋歌》中与之相对应的便是“Polaris-北极星”,如俊尚所说“北极星从来不会随季节的变换而移动。如果迷路的时候,北极星会给人以指引。”——感情亦如此。“北极星”是维贞与俊尚爱情的见证——二人的爱是坚定不移的。所以维贞把工作室取名为“Polaris”,而民亨送给维贞的订情物是“北极星项链”。两部剧均把所要张扬的“爱情坚定不移”之意外化,让人们形象地感受到情感的完美与理想化。《红豆女之恋》中的独特意象则是枚“许愿硬币”,这枚硬币,就像童话中仙女的魔棒总能满足你的愿望。松儿曾经投过两枚硬币,一次是希望谈一次成功的恋爱、一次是希望火烧车事件能够遮掩过去。最终仍留在喷泉中的一枚硬币实现了松儿的第一个愿望。“许愿硬币”并不象征爱情,但却象征实现爱情梦想的媒介——也许是希望、也许是信仰,只要你虔诚的等待,用心守候可能就会实现。这种富有情感倾向的符號,在常常给以特写后,不仅具有充分的视觉表现力,增添了剧的童话色彩,而且更重要的是被放大的象征意义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强度。
  与经典韩剧相比国产影视剧在画面质感的追求上还存在差距。大多数剧作还是侧重情节叙述与主题张扬,而忽视影视艺术中视觉审美效果这一重要元素,而“一些艺术作品似乎也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与建树,画面单挑出来,效果上乘,但若与整部作品结合起来看,又少了点丝丝入扣之感,游离于主题,略显生硬。”②这方面国产影视剧中较成功的像冯晓宁导演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菊豆》、《英雄》;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剧作。无论是美术场景、服装、造型设计还是色彩都美轮美奂极具视觉冲击力、极至唯美,给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这些作品的成功,无不验证了“‘形式就是内容和本质’的张氏电影哲学”,③同时也说明了,今天的影视艺术必须讲究形式、必须重视视觉元素。
  注释
  ①普列汉诺夫《没有地质的信》,转摘自胡山林等著,《文艺欣赏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2.
  ②行路,《至纯至深意“唯美”——采访叶锦天》,载《大众电影》2003(8):41.
  ③《2002年中国影坛》,载《电影评价》2003(2):83.
  参考文献
  [1] 马力.童话学通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2] 邓大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04).
  [3] 闻娱.论电视文化的二重性[J].大众电视,2003(1).
  [4] 王旭晓.感性,理性,审美与人的完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5] 电视文化批评[J].当代电影,2003(2).
  [6] 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去学会如何待人,如何做人;严格自己的行为,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关键词:班干部 学生 教师 楷模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00-01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更懂得如何和学生相处,如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具有的三种眼光:即平等的眼光,关爱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详细阐述了这三种眼光对于学生的成长的重要性:平等的眼光是开展班级管理的前提,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关爱的眼光能使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发展的眼光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眼光 平等 关爱 发展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有关高中心理教育的研究,按照职业角度和教学途径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类,即学科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主导的,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要心理教育途径的研究;班主任主导的,以班级管理活动为主要心理教育途径的研究;行政主管主导的,以学校教育环境建设为主要心理教育途径的研究;社会专业研究机构主导的,从事专业科学和心理医疗的研究。各类研究成果丰富,却普遍存在研究自发、视野封闭、成果分散的弊端,难以适应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小学的大量投资,美术教具,多媒体的匹配加上现在的实验教材培训和教师们的自身学习,如何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欣赏和感知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上好农村小学的美术课是美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雄伟的塔》一课的教学设计来分析当前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前提下,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怎么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充满社会竞争力,在未来的医疗卫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怎样才能发挥我们中医自己的特色及优势?这些问题是每个从事中医医学教育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仅以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来浅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关键词:针灸推拿 人才培养 特色 优势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报的情況,采用了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判断手机报在高校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作用,是否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地调研,涵盖了部分大学城的教师和学生。以实际调研数据来分析大学生对手机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中的认可度。通过本文的研究,通过走访调查、手机报查看、文献检索这样的方式对这种辅助
期刊
摘 要:写作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每个文化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当今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是必须的重要能力之一。写作教学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给学生创设和写作的写作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和情境中去习得写作的法则,让他们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抒写出内心真实的声音,还原出写作最真实的面目,并教会学生们在观察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乃至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中,学会思考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一线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为实现高效课堂,更好地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教法,所试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进行初步分析。将自己的心态“儿童化”,将师生之间教与学“游戏化”,将体育锻炼“习惯化”,教学从儿童的视角去发现,用儿童的思维去交流,以儿童的发展为追求。取赏识教育之精华,去传统教学之糟粕。较为细致地分析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性的实施方法,希望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童心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问卷法的研究形式探究了中国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以及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及方法在中国是否能够有效引入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引入的对策。本文分析了不同早期教育模式对高中生的学校满意度和对教育的看法,以考察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公立学校普及的可能性。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蒙氏教育引入中国可借鉴的一些中国的教育政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蒙氏教育在中国公立教育中的普及首先要解决的是与中国文化的接轨问题,必须要
期刊
摘 要:小说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却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这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无疑不能让学生全面的理解文本,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本文依托本文细读理论,以人教版必修三中的课文《祝福》为例,来探讨文本细读理论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说;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