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时代,幼儿园教育如何有效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构建想象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语言活动更有意境,让社会活动更加真实,让艺术活动更有灵气,让科学活动更加味道,让健康活动更加生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内容趣味直观呈现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诗歌、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活跃思维。
例如:小班故事《企鹅送礼物》中,有两点让幼儿难以理解:一是南极的寒冷、遥远和南方的炎热,二是冰遇热慢慢融化成水。为此,老师用多媒体手段将故事制成动画,让幼儿看到南极的寒冷,小企鹅是怎样经过日日夜夜的不停地走、坐船,来到炎热的南方,冰块又是怎样一点点融化成水的,企鹅和熊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幼儿看后印象深刻,再配以同步的朗诵,他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作品中生动的语言,体验到作品中冷热的变化,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在叙述中察觉到情感的流动和语音韵律的美。
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悦、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更会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最为形象、直观、生动的传授工具,将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新的活力,带领幼儿和教师走进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春天。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海量知识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知识信息全部呈现,然后为幼儿留有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幼儿在思考与交流中,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对知识有一个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幼儿在激励与鼓励下,逐渐获得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认识各种水果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搜集关于水果的图片、英文名字、中文名字、生长地区、食用方法等等,让幼儿既能够快速认识各种水果,又能够拓宽知识面。如苹果,它的英文名字叫apple,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区域,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食用。西瓜的英文名字叫watermelon,它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在海南、广西、江苏等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三、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社会活动更加真实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幼儿的感官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爱社会、理解社会的情感。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社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从幼儿学习兴趣出发,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再现生活物景,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幼儿认识社会的能力。
例如,大班社会活动《人间处处充满爱》,在幼儿体验地震躲避环节时,教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创设房屋倒塌背景,同时播放警报、打雷、大雨哗哗声,幼儿在逼真的情境中,体验到了地震来临之时的紧张和害怕,用心体验到了灾区人民的痛苦,从内心激起对灾区人民的爱,充分体验到了真实的社会情感。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搜寻大量为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服务的网络资料、Flash课件等,从而大大拓宽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领域。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它大大拓宽了幼儿社会教育领域的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艺术活动更有灵气
幼儿艺术活动,是以幼儿为基点,以文学、美术、音乐为联系载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喜欢艺术活动,习得有益的艺术知识,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在音乐欣赏时,很方面地对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变换,更好地将各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画面的引导下,在完整的音乐中,自由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在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教师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时,运用“小鸡出壳”的课件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突然将裂缝的“蛋壳”打开,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多媒体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马上进入了学习歌曲的情景,睁大眼睛,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入神地看,欣赏着老师的表演。多媒体教学手段与音乐活动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情境,使人脑得到延伸。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我们诸多便利,带给孩子的是更多的知識、信息。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期
[2]胡忠平,《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三部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语言活动更有意境,让社会活动更加真实,让艺术活动更有灵气,让科学活动更加味道,让健康活动更加生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内容趣味直观呈现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诗歌、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活跃思维。
例如:小班故事《企鹅送礼物》中,有两点让幼儿难以理解:一是南极的寒冷、遥远和南方的炎热,二是冰遇热慢慢融化成水。为此,老师用多媒体手段将故事制成动画,让幼儿看到南极的寒冷,小企鹅是怎样经过日日夜夜的不停地走、坐船,来到炎热的南方,冰块又是怎样一点点融化成水的,企鹅和熊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幼儿看后印象深刻,再配以同步的朗诵,他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作品中生动的语言,体验到作品中冷热的变化,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在叙述中察觉到情感的流动和语音韵律的美。
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到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悦、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更会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最为形象、直观、生动的传授工具,将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新的活力,带领幼儿和教师走进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春天。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海量知识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知识信息全部呈现,然后为幼儿留有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幼儿在思考与交流中,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对知识有一个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让幼儿在激励与鼓励下,逐渐获得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认识各种水果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搜集关于水果的图片、英文名字、中文名字、生长地区、食用方法等等,让幼儿既能够快速认识各种水果,又能够拓宽知识面。如苹果,它的英文名字叫apple,它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区域,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食用。西瓜的英文名字叫watermelon,它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在海南、广西、江苏等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三、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社会活动更加真实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幼儿的感官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爱社会、理解社会的情感。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社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从幼儿学习兴趣出发,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再现生活物景,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幼儿认识社会的能力。
例如,大班社会活动《人间处处充满爱》,在幼儿体验地震躲避环节时,教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创设房屋倒塌背景,同时播放警报、打雷、大雨哗哗声,幼儿在逼真的情境中,体验到了地震来临之时的紧张和害怕,用心体验到了灾区人民的痛苦,从内心激起对灾区人民的爱,充分体验到了真实的社会情感。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搜寻大量为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服务的网络资料、Flash课件等,从而大大拓宽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领域。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它大大拓宽了幼儿社会教育领域的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艺术活动更有灵气
幼儿艺术活动,是以幼儿为基点,以文学、美术、音乐为联系载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喜欢艺术活动,习得有益的艺术知识,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在音乐欣赏时,很方面地对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变换,更好地将各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画面的引导下,在完整的音乐中,自由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在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教师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时,运用“小鸡出壳”的课件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突然将裂缝的“蛋壳”打开,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多媒体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马上进入了学习歌曲的情景,睁大眼睛,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入神地看,欣赏着老师的表演。多媒体教学手段与音乐活动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情境,使人脑得到延伸。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我们诸多便利,带给孩子的是更多的知識、信息。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期
[2]胡忠平,《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三部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