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有感于著名特级教师课堂的韵味无穷,不要说学生,连教师的注意力也被紧紧吸引,情感也被深深打动。反思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学生总觉得“上语文课没劲儿”,尽管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乏味”密切相连。那么如何令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令学生上起来“有劲”呢?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
一堂成功或名符其实的语文课,应有哪些“味”呢?我以为起码应有以下“四味”。
一、 语味
所谓语味,就是给人的一种浓烈的语感味。语味应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有的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政治功课。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过多讲授文学理论,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文学概论之类的功课。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碰到什么讲什么,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在语文课里讲了很多有关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里,叶老揭示了语文课缺乏“语味”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教师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其二是由于教者“忽视了语言教学”。由此可见,要使语文课富有“语味”,教者就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足够的认识。
首先,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寓于工具性之中。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核心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其次,教者必须深知“语文教学实际即是语言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 “语言因素”,因为这些语言因素往往体现了课文重点、难点,表现了作者的某种曲趣密巧和写作匠心。这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紧扣课文的字、词、句,即“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崔峦语),所以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二、 情味
语文课要有情味,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意性决定的。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名篇佳作。因此,以教学“名篇佳作”为主的语文课,要有“情味”,甚至要有浓厚的“情味”。
1.教者须动情在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于漪老师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教师动情的教,也就不会有学生动情的学。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上缺失太多的情感。呼唤语文课上的情感魅力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回归,是语文本质的回归!语文课的“情味”是由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深处引发出来的。
2.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与境在语文教材中是水乳交融的。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教师描述情境,是为了揭示情境中的寓意,从中引发出情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感染学生的教学“情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是为了深刻理解和体味情境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提供更多与之(指作品中的情)交流、共鸣的机会,激发他们产生出新的更加美好的情感。显然,在这过程中,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3.教师要怀情而教
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教者、读者、作者(包括作者笔下的人物)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怀情而教”,即要在教学中注进甚至倾进鲜明浓郁的情感,用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等教学行为之中。
4.教是为了激情
教师怀情而教,目的之一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出新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激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是以下几种:(1)朗读。即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根据课文各处的情感特点,在朗读时做近似生活的“还原”反应。(2)描述。即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有声有色的口头描述,目的在于再现形象,浮起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尽力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诱发学生的情感。(3)吟诵。即通过吟诵优美的诗词,包括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佳妙的语段,引导学生在仔细的品味中掌握情调、明白情理、激扬情怀,通过心理体验,把教材中外在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
三、 趣味
趣味,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诱”,也是处于紧张学习生活中的学生的一种“共享”。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凡科学,总应使人有所得;凡艺术,总应使人有所享。仅使人有所得而不使人有所享的语文课,其实,还不能说是好的或成功的语文课。只有情知对称、情趣交融的语文课才是名符其实的“全方位”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具有并富有“趣味”呢?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深刻地说,语文课的“趣味”首先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趣味浓厚,其秘密首先不在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巧妙,而是由于教学指导思想的明确、科学。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即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有人曾说:“语文课的趣味,一半来自教材,一半来自教学方法。”这话尽管不太全面,但不无道理。“喜新厌旧”,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常用常变,常变常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保持住他们对语文课的浓厚兴趣。可是也有不少教师图方便省力气,习惯于驾轻就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种教学方法,常常缺乏如何在“老法”中“掺新”的考虑。
引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就有“美读”引趣、“导语”引趣、“情语”引趣,“幽语(即以幽默的语言)引趣,“破题”(即巧破课题)引趣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插进笑话、俏语、寓言、诗句、故事等却能起引趣的作用。
3.尽量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作为经过学者专家精选的教材,应该说,都是有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只是侧重的是情趣还是理趣,是意趣还是风趣的不同而已。比如,诗词、写景散文多情趣,寓言故事、哲理性的文章多理趣,童话多意趣,等等。事实上,每种教材的深处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趣味因素”,问题是教师善不善于去发掘。为什么不少学生特别喜欢诵读《黄河的主人》和《庐山云雾》等一类课文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有潮水般的情趣。为什么许多学生对《三袋麦子》、《哪吒闹海》等一些课文总是那么喜欢看喜欢读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与稚气相伴的“童趣”。
4.从课外引进趣味
与语文课的课内“小圈子”相比,课外却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十分重要。笔者在教《春联》时,就利用课外资源,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趣。
学生小组合作贴春联。学生在读春联时发现有小组贴错。
师:贴错的小组悄悄地更正,贴对的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么贴的。
生:书上有一副贴好的春联,我们就模仿着贴。
师:很会学习。
生:古人写字总是从右往左的,我们想春联也应该是这样。
师:很会思考。那如何判断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呢?
生:(思考)可以从内容上来看,比如说“辞旧岁”与“贺新年”要先辞旧才能迎新。
师:老师介绍一个小窍门,想学吗?
生:想。
师:你们先读读每副春联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再读读每副春联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师:那谁来帮老师介绍一下这个小窍门呢?
生:判断春联上联、下联的方法可能还有好多,但读最后一个字,如果是第三、四声的就是上联,如果读一、二声的就是下联。
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个小窍门,无论是读春联还是贴春联就不会闹笑话了。来读一读亲手贴的春联吧。
春联,虽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春节文化,但对于城市的孩子又是那么陌生。学了《春联》这一课后,学生就学会了贴春联、读春联。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尝试,在游戏中学习,在错误中顿悟,在顿悟中发现,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四、 个味
语文课的个味,一般来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所体验,或深或浅,或持久或暂时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无个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其教学效果不可能是理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课如其人。”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禀赋、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作为部分或全部教者外化的语文课,自然而且应该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的。如孙双金和王菘舟执教的《二泉映月》,风格迥异。在施教过程中,孙双金由于加强了读和写的力度,故表现出“凝练硬朗”;而王菘舟则由于突出了情感熏陶和诗意的创设,故教得回肠荡气而又丝丝入扣,表现出“醇厚细密”。
如果,我们真能注重语文课的“语味”、“情味”、“趣味”、“个味”,课堂教学怎会不精彩纷呈,让学生“趣味盎然”呢?
一堂成功或名符其实的语文课,应有哪些“味”呢?我以为起码应有以下“四味”。
一、 语味
所谓语味,就是给人的一种浓烈的语感味。语味应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有的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政治功课。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过多讲授文学理论,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文学概论之类的功课。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碰到什么讲什么,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在语文课里讲了很多有关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里,叶老揭示了语文课缺乏“语味”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教师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其二是由于教者“忽视了语言教学”。由此可见,要使语文课富有“语味”,教者就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足够的认识。
首先,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性寓于工具性之中。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核心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其次,教者必须深知“语文教学实际即是语言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 “语言因素”,因为这些语言因素往往体现了课文重点、难点,表现了作者的某种曲趣密巧和写作匠心。这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紧扣课文的字、词、句,即“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崔峦语),所以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二、 情味
语文课要有情味,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意性决定的。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名篇佳作。因此,以教学“名篇佳作”为主的语文课,要有“情味”,甚至要有浓厚的“情味”。
1.教者须动情在先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于漪老师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教师动情的教,也就不会有学生动情的学。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上缺失太多的情感。呼唤语文课上的情感魅力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回归,是语文本质的回归!语文课的“情味”是由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深处引发出来的。
2.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与境在语文教材中是水乳交融的。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教师描述情境,是为了揭示情境中的寓意,从中引发出情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感染学生的教学“情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是为了深刻理解和体味情境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提供更多与之(指作品中的情)交流、共鸣的机会,激发他们产生出新的更加美好的情感。显然,在这过程中,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3.教师要怀情而教
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教者、读者、作者(包括作者笔下的人物)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怀情而教”,即要在教学中注进甚至倾进鲜明浓郁的情感,用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等教学行为之中。
4.教是为了激情
教师怀情而教,目的之一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出新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激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是以下几种:(1)朗读。即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根据课文各处的情感特点,在朗读时做近似生活的“还原”反应。(2)描述。即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有声有色的口头描述,目的在于再现形象,浮起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尽力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诱发学生的情感。(3)吟诵。即通过吟诵优美的诗词,包括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佳妙的语段,引导学生在仔细的品味中掌握情调、明白情理、激扬情怀,通过心理体验,把教材中外在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
三、 趣味
趣味,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诱”,也是处于紧张学习生活中的学生的一种“共享”。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凡科学,总应使人有所得;凡艺术,总应使人有所享。仅使人有所得而不使人有所享的语文课,其实,还不能说是好的或成功的语文课。只有情知对称、情趣交融的语文课才是名符其实的“全方位”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具有并富有“趣味”呢?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深刻地说,语文课的“趣味”首先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趣味浓厚,其秘密首先不在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巧妙,而是由于教学指导思想的明确、科学。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即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有人曾说:“语文课的趣味,一半来自教材,一半来自教学方法。”这话尽管不太全面,但不无道理。“喜新厌旧”,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常用常变,常变常新,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保持住他们对语文课的浓厚兴趣。可是也有不少教师图方便省力气,习惯于驾轻就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种教学方法,常常缺乏如何在“老法”中“掺新”的考虑。
引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就有“美读”引趣、“导语”引趣、“情语”引趣,“幽语(即以幽默的语言)引趣,“破题”(即巧破课题)引趣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插进笑话、俏语、寓言、诗句、故事等却能起引趣的作用。
3.尽量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作为经过学者专家精选的教材,应该说,都是有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只是侧重的是情趣还是理趣,是意趣还是风趣的不同而已。比如,诗词、写景散文多情趣,寓言故事、哲理性的文章多理趣,童话多意趣,等等。事实上,每种教材的深处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趣味因素”,问题是教师善不善于去发掘。为什么不少学生特别喜欢诵读《黄河的主人》和《庐山云雾》等一类课文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有潮水般的情趣。为什么许多学生对《三袋麦子》、《哪吒闹海》等一些课文总是那么喜欢看喜欢读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与稚气相伴的“童趣”。
4.从课外引进趣味
与语文课的课内“小圈子”相比,课外却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十分重要。笔者在教《春联》时,就利用课外资源,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趣。
学生小组合作贴春联。学生在读春联时发现有小组贴错。
师:贴错的小组悄悄地更正,贴对的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么贴的。
生:书上有一副贴好的春联,我们就模仿着贴。
师:很会学习。
生:古人写字总是从右往左的,我们想春联也应该是这样。
师:很会思考。那如何判断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呢?
生:(思考)可以从内容上来看,比如说“辞旧岁”与“贺新年”要先辞旧才能迎新。
师:老师介绍一个小窍门,想学吗?
生:想。
师:你们先读读每副春联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再读读每副春联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师:那谁来帮老师介绍一下这个小窍门呢?
生:判断春联上联、下联的方法可能还有好多,但读最后一个字,如果是第三、四声的就是上联,如果读一、二声的就是下联。
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个小窍门,无论是读春联还是贴春联就不会闹笑话了。来读一读亲手贴的春联吧。
春联,虽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春节文化,但对于城市的孩子又是那么陌生。学了《春联》这一课后,学生就学会了贴春联、读春联。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尝试,在游戏中学习,在错误中顿悟,在顿悟中发现,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四、 个味
语文课的个味,一般来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所体验,或深或浅,或持久或暂时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无个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其教学效果不可能是理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课如其人。”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禀赋、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作为部分或全部教者外化的语文课,自然而且应该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的。如孙双金和王菘舟执教的《二泉映月》,风格迥异。在施教过程中,孙双金由于加强了读和写的力度,故表现出“凝练硬朗”;而王菘舟则由于突出了情感熏陶和诗意的创设,故教得回肠荡气而又丝丝入扣,表现出“醇厚细密”。
如果,我们真能注重语文课的“语味”、“情味”、“趣味”、“个味”,课堂教学怎会不精彩纷呈,让学生“趣味盎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