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业板得推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创新,促使市场资金流向最具有技术含量的行业,能创造出可观的未来价值收入。优越的企业竞争能力源自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但本文将来探究创业板推出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创业板 创新行为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一、引言
2009年10月31日,首日创业板28家公司成功上市。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创新,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结国外已有的创业板市场成功的经验,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促使美国的产业升级,也引领了全球的科技浪潮,纳斯达克自己也在其中不断发展。一个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理论上应当是一个“创新市场”而非一个“造富工厂”,创业板市场改变的不应该仅仅是融资机制,而是通过化知识为财富,优化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环境,激励全民族的创业、创新热情。自2010年10月31日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至今,已有210家公司成功上市。然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激励效果是否明显,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内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已有一年多,目前对于创业板市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创业板市场的国际经验借鉴,如王一茹(2009)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模式和经验借鉴、王道高(2009)全球主要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分析及启示;②我国创业板运行制度研究,如张宇润(2009)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与法律规制、陈家洪(2010)创业板持续发展亟待制度创新、陈斌等(2010)境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如上市条件、退市机制、信息监管、保荐人制度、转板机制等,对我国创业板的运行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由于我国创业板推出时间不长,相关理论理论研究偏多,实证研究偏少。
(二)企业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中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书中把创新定义为“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将创新视为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认为创新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标准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选取不同的指标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关于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黑尔(Hill)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我们“无法直接衡量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虽然国内外学者在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择上有不少分歧,但是达成共识的指标基本上集中在三大类:创新能力投入型指标,创新能力过程指标,创新能力绩效指标。
在对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各学者对“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较早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是Steele (1988) ,他曾经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度量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使用的方法也日趋丰富。常玉,刘显东 (2002)研究的层次分析法(AHP);姜炳麟,谢廷宇(2004)等研究的模糊加权评价法等等。
总体而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方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为: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角度出发,到分类测度,再到综合测度,并不断试图构造适用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指数等。不同方法之间互有差异,各有优点和缺陷。
(三)创业板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结合研究
项目截稿时,我国创业板与企业创新行为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仍研究较少,仅有一篇学术论文见刊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杂志,为李龙筠、谢艺(2011)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对本次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分析差异性方法有一定缺陷。
三、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相关学者曾就企业创新能力采用不同指标体系进行过测量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二者皆有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单一指标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能突出研究者对某个指标的研究重点,但是其对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却得不到综合体现。例如创新能力投入类指标,它仅仅从资源投入的角度衡量了企业对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而忽视了其投入之后的生产过程和产出绩效水平。复合指标法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指标法的缺陷,通过综合不同类别的指标来全面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
李龙筠,谢艺(2011)在总结先前学者研究公司创新能力采用的方法和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创新指标分为三大类:投入指标、过程指标、绩效指标,并又将每一类指标具体分为了量化和非量化指标两类。
参考该两位学者的分类标准,笔者结合前面文献分析认为以下六个量化指标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是未来的一大研究方向。第一,选择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单位营业收入所投入的研发费用;第二,由于R&D费用在行业和企业个体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故本文选取人均科研费用来进行比较;第三,本文集中考察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总员工比例,以此来反应公司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第四,用研发科技人员占总员工比例来替换技术员工人数、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重、核心技术员工占总员工比重等四项繁琐的指标;第五,选取当年商标注册数,以注册年份为准,便于进行前后两个会计年度的对比;第六,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当年申请总数,同样以申请日期为基准,便于比较前后两个会计年度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龙筠、谢艺.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J], 经济学家, 2011.02
[2] 陈斌等.2010.境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研究[R].深圳交易所.
[3] 张凌, 伦洪涛, 刘井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J] .统计与决策, 2007( 6)
作者简介:
李春,男,1984年3月,江西省丰城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关键词 创业板 创新行为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一、引言
2009年10月31日,首日创业板28家公司成功上市。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创新,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结国外已有的创业板市场成功的经验,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促使美国的产业升级,也引领了全球的科技浪潮,纳斯达克自己也在其中不断发展。一个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理论上应当是一个“创新市场”而非一个“造富工厂”,创业板市场改变的不应该仅仅是融资机制,而是通过化知识为财富,优化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环境,激励全民族的创业、创新热情。自2010年10月31日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至今,已有210家公司成功上市。然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企业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激励效果是否明显,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内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已有一年多,目前对于创业板市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创业板市场的国际经验借鉴,如王一茹(2009)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模式和经验借鉴、王道高(2009)全球主要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分析及启示;②我国创业板运行制度研究,如张宇润(2009)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与法律规制、陈家洪(2010)创业板持续发展亟待制度创新、陈斌等(2010)境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如上市条件、退市机制、信息监管、保荐人制度、转板机制等,对我国创业板的运行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由于我国创业板推出时间不长,相关理论理论研究偏多,实证研究偏少。
(二)企业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中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熊彼特在1912年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书中把创新定义为“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将创新视为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认为创新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标准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选取不同的指标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关于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黑尔(Hill)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我们“无法直接衡量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虽然国内外学者在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选择上有不少分歧,但是达成共识的指标基本上集中在三大类:创新能力投入型指标,创新能力过程指标,创新能力绩效指标。
在对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各学者对“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较早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是Steele (1988) ,他曾经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度量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使用的方法也日趋丰富。常玉,刘显东 (2002)研究的层次分析法(AHP);姜炳麟,谢廷宇(2004)等研究的模糊加权评价法等等。
总体而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方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类为: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角度出发,到分类测度,再到综合测度,并不断试图构造适用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指数等。不同方法之间互有差异,各有优点和缺陷。
(三)创业板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结合研究
项目截稿时,我国创业板与企业创新行为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仍研究较少,仅有一篇学术论文见刊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杂志,为李龙筠、谢艺(2011)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对本次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分析差异性方法有一定缺陷。
三、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
国内外相关学者曾就企业创新能力采用不同指标体系进行过测量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二者皆有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单一指标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能突出研究者对某个指标的研究重点,但是其对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却得不到综合体现。例如创新能力投入类指标,它仅仅从资源投入的角度衡量了企业对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而忽视了其投入之后的生产过程和产出绩效水平。复合指标法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指标法的缺陷,通过综合不同类别的指标来全面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
李龙筠,谢艺(2011)在总结先前学者研究公司创新能力采用的方法和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创新指标分为三大类:投入指标、过程指标、绩效指标,并又将每一类指标具体分为了量化和非量化指标两类。
参考该两位学者的分类标准,笔者结合前面文献分析认为以下六个量化指标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是未来的一大研究方向。第一,选择R&D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单位营业收入所投入的研发费用;第二,由于R&D费用在行业和企业个体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故本文选取人均科研费用来进行比较;第三,本文集中考察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总员工比例,以此来反应公司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第四,用研发科技人员占总员工比例来替换技术员工人数、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比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重、核心技术员工占总员工比重等四项繁琐的指标;第五,选取当年商标注册数,以注册年份为准,便于进行前后两个会计年度的对比;第六,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当年申请总数,同样以申请日期为基准,便于比较前后两个会计年度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龙筠、谢艺.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J], 经济学家, 2011.02
[2] 陈斌等.2010.境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研究[R].深圳交易所.
[3] 张凌, 伦洪涛, 刘井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J] .统计与决策, 2007( 6)
作者简介:
李春,男,1984年3月,江西省丰城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