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出言不逊,被校方开出340美元的罚单。学生不服告上法庭,经法院裁定,该名学生总共承担合计637美元的罚款。为此,该学生在餐馆打工挣钱“还债”。 前一阵,一同事说在教育一多次违纪学生过程中受家长威胁:如果宝贝儿子在学校被为难,定要找说法、讨公道,不放过老师……兴许,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部中学,后者更容易为社会接受,前者的严厉反而会遭到社会的严厉谴责。
美国学校制度的严厉程度我们暂且不说,但其制度的严肃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我们大可以深入而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规則意识,利用规则来达到学校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管理。
一、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分析
一次,与同在城乡结合部中学教书的同学聊天,说到学生行为习惯,同学说在一课堂上,一学生突然要求老师讲课小声点,免得影响其睡觉。相信一线的老师并不觉得新鲜,因为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类学生,既没有农村中学学生的朴实,也没有城里学生的见识,在校不比学习,勤奋,比谁有钱,社会朋友多。部分学生学习差、习惯差,不认真听课,上课玩手机,逃课,夜里逃出学校上网,结伙打架,比吃比穿,顶撞老师、怪异打扮……似乎专门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做斗争,学校定校规,班级订班规,用操行分来约束学生们行为,方法用了不少,学生们依然我行我素。哪天不想读书了,家长们便会找到学校,问学校是否批评学生不当伤其自尊。老师们左也不对右也怕错,久而久之,校纪班规对学生而言毫无威严,形同虚设。学校认为,学生们漠视校纪班规;在社会看来,学校管理不力。仔细一想,这一切源于这群学生规则意识过于淡薄。
二、规则意识含义及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因为人们长期有意识的遵守或无意识的习惯才使得国家或家庭有序地发展。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的遵守或无意识的习惯校纪班规,这不仅仅是学校有序管理的重要目标,更重要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发挥规则意识的有效性在于树立规则的权威
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角度讲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长期自觉遵守校纪班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树立校纪班规的权威,让其在校园内拥有绝对的或者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树立权威,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具体展开:
(一)制定规则要严肃
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学生违纪时,尽管严厉批评教育,学生也写保证,时隔不久依然在同一个地方出错。将曾经的保证拿出来时,学生请求再给机会,家长也如此。如是再三,学生们明白了,违纪不可怕,大不了求老师原谅就可以了。其实,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重视规则超过老师的脸色,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才会得寸进尺。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难怪学校管理起来那么艰难。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让规则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让学生、家长和校方共同参与,达成一致,制定出与本校学生相符合的规定来,学校、家长、校方全部知情,各种规定不是上面强加给自己的“条条框框”,执行起来自然主动,使学生觉得这不是学校老师在约束我们,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学生一旦违规,接受处罚也是心服口服,家长也无话可说。规则一严肃,其他学生也就会提高警惕,不轻易违纪了。这样一来,学校管理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二)规则内容要可行
所谓可行性,指规则的内容要与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要切合实际。含义有其二:一是提的要求、规定符合实际,便于监督检查。对部分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讲,他们重功利,讲实惠,贪图安逸,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合作精神,父母又缺乏主动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意识和方法,多数家长只管把子女送到学校,学校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制定规则时不妨把家长拉进来,与家长“约法三章”,学生在违反某些规定时,必须参与学校一起共同教育,这样一来,教育及时,针对性强,有利于规则意识的形成。二是提出纪律要求的同时有相应的强制措施,明确违反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制定规则细则时定好违纪后的惩罚方式,让学生明确违纪后必须付出具体怎样的代价。否则,校纪班规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无所谓“可行性”。
(三)执行规则要严厉
要维护规则的权威,还得严厉执行既定规则。所谓严厉,指严肃而厉害,不宽容。校纪班规不是法律,但它必须具有“法治”精神,“是行为强制而非道德提倡”,一旦学生违纪,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或规定处罚学生,让学生明白规则是严厉不可饶恕的,违反是一定要接受处罚的。这样,学生便不会轻易触动那些规定。当然,严厉的同时还得注意平等,否则就会出现法不制众的情形,久之,规则就会形同虚设,失去效力。
四、意义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有序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从学校开始培养好学生的规则意识,好好发挥规则的积极作用,学校的管理就会更加有序,学生们将来适应社会的“纪”、“法”就会更加容易,社会岂不更和谐!
美国学校制度的严厉程度我们暂且不说,但其制度的严肃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教育,我们大可以深入而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规則意识,利用规则来达到学校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管理。
一、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分析
一次,与同在城乡结合部中学教书的同学聊天,说到学生行为习惯,同学说在一课堂上,一学生突然要求老师讲课小声点,免得影响其睡觉。相信一线的老师并不觉得新鲜,因为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类学生,既没有农村中学学生的朴实,也没有城里学生的见识,在校不比学习,勤奋,比谁有钱,社会朋友多。部分学生学习差、习惯差,不认真听课,上课玩手机,逃课,夜里逃出学校上网,结伙打架,比吃比穿,顶撞老师、怪异打扮……似乎专门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做斗争,学校定校规,班级订班规,用操行分来约束学生们行为,方法用了不少,学生们依然我行我素。哪天不想读书了,家长们便会找到学校,问学校是否批评学生不当伤其自尊。老师们左也不对右也怕错,久而久之,校纪班规对学生而言毫无威严,形同虚设。学校认为,学生们漠视校纪班规;在社会看来,学校管理不力。仔细一想,这一切源于这群学生规则意识过于淡薄。
二、规则意识含义及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因为人们长期有意识的遵守或无意识的习惯才使得国家或家庭有序地发展。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的遵守或无意识的习惯校纪班规,这不仅仅是学校有序管理的重要目标,更重要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发挥规则意识的有效性在于树立规则的权威
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角度讲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长期自觉遵守校纪班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树立校纪班规的权威,让其在校园内拥有绝对的或者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树立权威,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具体展开:
(一)制定规则要严肃
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学生违纪时,尽管严厉批评教育,学生也写保证,时隔不久依然在同一个地方出错。将曾经的保证拿出来时,学生请求再给机会,家长也如此。如是再三,学生们明白了,违纪不可怕,大不了求老师原谅就可以了。其实,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重视规则超过老师的脸色,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才会得寸进尺。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难怪学校管理起来那么艰难。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让规则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让学生、家长和校方共同参与,达成一致,制定出与本校学生相符合的规定来,学校、家长、校方全部知情,各种规定不是上面强加给自己的“条条框框”,执行起来自然主动,使学生觉得这不是学校老师在约束我们,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学生一旦违规,接受处罚也是心服口服,家长也无话可说。规则一严肃,其他学生也就会提高警惕,不轻易违纪了。这样一来,学校管理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二)规则内容要可行
所谓可行性,指规则的内容要与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要切合实际。含义有其二:一是提的要求、规定符合实际,便于监督检查。对部分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讲,他们重功利,讲实惠,贪图安逸,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合作精神,父母又缺乏主动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意识和方法,多数家长只管把子女送到学校,学校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制定规则时不妨把家长拉进来,与家长“约法三章”,学生在违反某些规定时,必须参与学校一起共同教育,这样一来,教育及时,针对性强,有利于规则意识的形成。二是提出纪律要求的同时有相应的强制措施,明确违反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制定规则细则时定好违纪后的惩罚方式,让学生明确违纪后必须付出具体怎样的代价。否则,校纪班规很可能又成为一纸空文,无所谓“可行性”。
(三)执行规则要严厉
要维护规则的权威,还得严厉执行既定规则。所谓严厉,指严肃而厉害,不宽容。校纪班规不是法律,但它必须具有“法治”精神,“是行为强制而非道德提倡”,一旦学生违纪,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或规定处罚学生,让学生明白规则是严厉不可饶恕的,违反是一定要接受处罚的。这样,学生便不会轻易触动那些规定。当然,严厉的同时还得注意平等,否则就会出现法不制众的情形,久之,规则就会形同虚设,失去效力。
四、意义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有序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从学校开始培养好学生的规则意识,好好发挥规则的积极作用,学校的管理就会更加有序,学生们将来适应社会的“纪”、“法”就会更加容易,社会岂不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