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让孩子“筷乐”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of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筷乐无比”三个篇章。即学——学之“筷”快乐乐学习篇、用——用之“筷”乐生活篇、玩——玩之“筷”乐游戏篇。
  一、丰富认知,了解筷子文化
  (一)活动名称:筷子我知道
  1.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文化,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2)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讨论等,比较筷子的长短、粗细,数筷子的个数,分类等。
  (3)产生喜欢筷子的情感意愿。
  2.活动准备:各种筷子、筷子文化PPT等。
  3.活动过程:一导入,聆听筷子的传说故事。激发幼儿了解筷子的兴趣。二展开,观看筷子文化PPT,了解筷子的起源及使用筷子的忌讳与礼仪,幼儿进行筷子分类,最后幼儿将分散的筷子进行配对,整理好,收放回原处。教师准确抓住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与适宜的学习方式。在介绍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更多让幼儿用感官去探索、去理解筷子的环节,从而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意愿。
  (二)活动名称:儿歌小筷子
  1.活动目标:
  (1)产生喜欢使用筷子的情感意愿。
  (2)学会儿歌小筷子。
  (3)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尝试正确使用筷子。
  2.活动准备:筷子若干把、儿歌小筷子PPT。
  3.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儿歌小筷子PPT。二展开,幼儿跟读儿歌,通过儿歌,幼儿回答怎样正确使用筷子?使幼儿了解到手握筷子的正确姿势,幼儿尝试练习正确姿势使用筷子。三结束,幼儿共同朗诵筷子儿歌。将正确拿握方法、使用筷子的基本礼仪融入到儿歌内容中。幼儿说儿歌后,自主尝试,将抽象的儿歌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认知。
  二、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
  (一)游戏:“筷乐分摆”
  1.目标:一幼儿可以利用不同筷子特点进行分类。二学会将同类物品进行分类。
  2.方式:区域游戏。
  3.价值:加强幼儿对筷子的使用兴趣,加强幼儿夹物品技能。
  4.游戏玩法:将筷子按照长短,颜色,配对,筷子夹起纸球,将筷子分一分、摆一摆,一双一双放整齐。
  (二)游戏:“恐龙筷乐”
  1.目标:通过游戏体验练习,巩固拿握筷子的方法。
  2.方式:结合恐龙主题,通过恐龙宝宝的游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使用筷子。
  3.价值:技能与游戏的融合增加了新的趣味性,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游戏兴趣提升了学的质量。
  4.游戏规则:将小圆球用筷子夹到恐龙嘴里,看谁不用手拿,用筷子夹得多。
  5.游戏玩法:用筷子将小圆球夹到恐龙嘴里。
  (三)游戏:“筷乐寻宝”
  1.目标:能正确的拿握筷子,进行夹物练习。
  2.方式:结合藏宝游戏,通过神秘的寻找宝物来吸引幼儿灵活的使用筷子。
  3.价值:迁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轻松练习,感受游戏的快乐。
  4.游戏规则:不可以用手寻宝,不能将米拨到外面,用筷子寻找,夹出米中的“宝贝”。
  5.游戏玩法:用筷子在米中夹宝贝。
  三、在生活游戏情景中熟练运用
  (一)游戏:筷乐游戏“火锅城里的筷乐”
  1.目標:模拟环境下进行筷子练习,掌握筷子的正确用法,练习灵活使用筷子。
  2.方式:区域游戏火锅城,使用筷子“进餐”。
  3.价值:与幼儿的游戏链接,创设游戏环境,以游戏为载体将使用筷子融入到游戏情境中,孩子们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体验操作。
  4.游戏规则:利用筷子夹取各种食物,并将食物夹放到餐具里。
  (二)游戏:“夹起筷乐”
  1.目标:一是通过游戏,练习使用筷子夹物。二是在游戏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能够夹起不同形状的物品。
  2.方式:区域游戏投放薄厚不同、形状不同的物品,供幼儿夹取练习。
  3.价值:幼儿利用筷子可以夹起各种形状的物品,更加熟练技能。
  4.游戏规则:夹起“豆腐”薄片最多的幼儿胜利。
  四、感知筷子的用途,拓展新玩法
  (一)游戏:“筷乐敲打”
  1.目标:一感知筷子的不同用途。二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创意和想象。
  2.方式:利用筷子作为鼓锤进行节奏敲击。
  3.价值:迁移筷子的用途,让幼儿开阔思维,了解筷子的其他用途。
  4.游戏玩法:用筷子充当鼓锤进行节奏敲击。
  (二)游戏:“筷乐创意”
  1.目标:一感受筷子的不同用途。二在游戏中使用筷子进行创意和想象力。
  2.方式:利用筷子作为支撑,进行空间构建。
  3.价值:迁移筷子的用途,让幼儿开阔思维,了解筷子的其他用途。
  4.游戏玩法:利用筷子作为支撑,进行空间构建,创意拼摆。
  (三)游戏:“筷乐竹篓掉小球”
  1.目标:一感知筷子的不同用途,动脑筋使小球不掉下来。二体验参与竹篓掉小球游戏的快乐。
  2.方式:将搭建好的筷子抽出,能够保持小球不掉下来。
  3.价值:锻炼幼儿颜色分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游戏规则:几名小朋友依次抽出属于自己的筷子,小球不可以掉下来。
  5.游戏玩法:筷子交错插进竹篓中,并将小球放在筷子上。几名小朋友依次抽出筷子,小球不掉下来的幼儿获胜。
  (四)游戏:“筷乐卷卷”
  (五)游戏:“整齐筷子操”
  “筷乐无比”这个主题,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对幼儿的一日三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培养健康行为,关注原态表现。
  第二,尊重幼儿,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激发其主体性。
  第三,运用多样化的游戏法和学习法,达到该主题的核心教育目标。
  第四,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性。
  第五,实现五大领域的自然整合。
其他文献
农村小学生所感知的生活知识面较窄,对解决实际问题不会融会贯通,理解及分析问题能力欠佳,解决问题时易产生定式思维,对于稍难的题目无从下手。综合来看,农村小学生分析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较弱。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分析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新课标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是在教学过程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表达题意,使
期刊
摘要: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西方国家把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是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设定的节日,我国也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的古训。西方的感恩是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义教育。在孝道方面,古人堪称我们的典范,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是发展祖国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时期,是他们各方面发展尤其是人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自身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他们要接受的教育质量对国家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中国古时候有孟母三迁,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很多名言,都是在强调父母的教导教育是很重要的。而陈鹤琴先生敏感的捉到了这些,所以他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很看重,用行动
期刊
中国的节日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体验节日中的不同习俗,了解节日的含义与民俗的来源可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方式。  一年级的学生对节日文化非常感兴趣,今年恰逢新中国建国70周年庆典,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孩子们和父母一起通过观看阅兵式、参观天安门、国庆花车、和国旗合影等活动让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作为班主任,我利用国庆节这个重要契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学习过程才会轻松。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如何做到让学生轻松、快乐、主动、有效地学习英语,我认为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
期刊
胡校长说,碰到大老远就笑着大声打招呼的学生,不用问就知道是我的学生。我却说,碰到学生,大老远的就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的是我。这也是事实。  同学们都说,读九年级做我的学生很合算,不用被压得透不过气,而且看起来蛮轻松的。这也是事实。  亲切的师生关系需要彼此情感的交融。情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大忌是“隔心”“隔情”。师生虽日日照面,时时相视,虽系同处,但情感不通,心生隔阂,教师设计
期刊
近年来,打工潮使许多家长外出务工,使孩子长年留守在双亲或其他亲人身边,成为一个强大的群体,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行为习惯差,学习漫无目的,厌学情绪严重,安全无保证,经常违反校纪班规,养成恶习,给学校管理带来障碍,留守学生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里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的
期刊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是教师的一种极具灵活性和随机性的“顿悟”,这其中浸润着教师的智慧和情感,是一种渗透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追求的富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有触及思想深处的深度反思。这就说明,教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之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从哲学上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这种阐述是必要的,结论也是科学的(学生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对“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则缺乏具体研究,因而缺乏操作意义,结论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满堂灌”、“一言堂”。这种办法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和掌握什么是周长和周长的实际含义。  2.通过实际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理解认识周长的意义。  3.能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  能测量一个物体的周长,会数或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