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宫廷纪实性绘画的艺术特征

来源 :艺术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朝历代采用的以绘画作品记录帝王丰功伟绩的方式,在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纪实性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取得对外大型战役的胜利,因此留存有大量纪实性绘画作品及大量功臣像。此类作品采用西画表现方式再现当时宫廷盛况和功臣形象,对清宫廷绘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开拓与创新。本文以乾隆时期纪实性绘画作品《马术图》为中心,通过其与其他类似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此时期纪实性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这类作品既是一种宣教工具,也是一种供后辈瞻仰的图像记录,同时也是一种国力强盛的艺术展示。由于此时西方传教士画家供职于宫廷,乾隆时期的纪实性绘画受到了西画写实表现的影响,画面中人物肖像逼真,场景完整,不同于传统纪实性绘画而表现出自身的艺术特征。
  《马术图》(图1)是一巨幅“贴落”。在清代,骑术不僅作为表演项目,也是军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彰显骑手马匹的操控能力及展示各种马上技艺。此画描绘乾隆帝与准噶尔部官员观赏马术表演的场景。为了彰显及纪念这次历史性盛会,乾隆帝命西洋画师对此活动进行纪实性描绘。画面中弘历骑一匹骏马在整个画面“黄金分割点”的位置,面向左侧观赏马术表演。弘历身后为身着清宫廷服装的准部台吉,之后为众多文武大臣,每排十一人,八排,共八十八人,成锥形方阵。画面左侧为马术表演队伍,马技队伍聚于画幅左上方,两位戴一眼翎顶的翼长立于画幅最右下方挥动旗帜指挥马匹有序入场及变换表演动作。有马背上耍箭者;有马背上倒立者;有马背上托举同伴者;有马背上吹笛者(图2)等。画面表现人物众多,经过画师布局安排动静结合、井然有序。乾隆帝立于人员众多的锥形列队最前方,密集的人群首先在视觉上起到突出作用,而这个锥形的“顶”“尖”是乾隆皇帝,与身后的官员略有空隙,经过画师巧妙设计使人感受到帝王的中心地位及高大形象。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乾隆帝时期清宫廷纪实性绘画在艺术表现上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及创新。兹列举如下:
  一、中西画师共同完成作品。在《马术图》中画面的亭台和树木,绘制方式为传统中国画表现方式,而弘历及主要人物形像、马匹均为西画写实表现,如主要人物面部西画造型强烈,而侍从人员面部程式化,虽然这幅作品署名仅为郎世宁,但从画面总体风格分析,此画应为中西画家合作的作品。这种传教士画家与中国画家合作完成同一幅作品的情况,在以往的纪实性绘画中极为罕见。
  二、以写生方式绘制主要人物。由于乾隆帝看重西洋绘画所具有的独特表现方式和画面效果,能够高度表现物体的真实感,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写实效果,多次派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传教士画家到现场为人物进行头像写生,因此在大型纪实性绘画中主要人物形象造型准确生动。在《马术图》中,主要人物的肖像真实生动、个性鲜明。正是因为有写生稿本为依据,塑造形象有的放矢。画面左下角墨题“乾隆二十年七月十日 臣郎世宁 奉敕恭绘”12字。这与史料记载乾隆二十年,如意馆“二月初六日,副催总舒明阿持来押帖一件内开员外郎郎正培等奉旨西洋人郎世宁等油画阿穆尔撒纳等脸像十一幅,照先画过得脸像一样镶边,钦此。”[1]描述吻合。说明此画先进行肖像写生后绘制正稿。类似的作品还有《万树园赐宴图》[2],这幅作品同样是传教士画家先绘制主要人物,进行肖像写生,再进行画面整体设计、构图、起稿、填色。由中国画家绘制其余人物及场景,从档案记载可知,“王致诚奉命到热河进行油画写生,并为弘历画了两个小时的肖像,总共画了二十二幅准部官员肖像,并起草了仪式图、弘历骑马像、坐轿像、挽弓像等四张草图,并放大了仪式图稿”。[3]可见,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由王致诚在宴会期间通过写生得来。
  三、阶级性表现方式。将《马术图》与《康熙帝出巡图》(图3)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两幅作品在构图形式上的不同,即两者所表现的空间关系完全不同。《马术图》以西方场景表现方式为主,画面的真实性较高,人物比例、山石树木等环境因素都符合实际。人物呈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打破了传统散点透视模式。而《康熙帝出巡图》是传统绘画表现方式,以身份阶层设计人物大小,帝王形象高大,之后是侍卫,再是百姓,而且画面中为了突显康熙地位,其他人物出现了多个角度描绘的情况。可见,《马术图》是真实场景的再现,这种方式首次出现在清代大型题材绘画中,标志着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出现了全新面貌。
  四、瞬间定格纪实绘画。这种表现方式就是动作一刹那的静止表现,犹如照相机一般捕捉描绘对象动作状态及场景,画面以写实性描绘为主,并且在画面中仅存在这一种动作。《马术图》中飞奔的骏马,献技的勇士,都是动作的表现。康熙帝深知传教士对于写实性表现的能力,能够很好体现勇士在战场中奋勇杀敌的英姿,因此乾隆时期绘制的大量功臣像中,都采用这种瞬间定格纪实绘画方式。
  如《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图4),平定准噶尔对于乾隆是一件值得快慰之事,郎世宁以其写实性描绘手法,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蒙古勇士形象。阿玉锡是蒙古族准噶尔部人,于雍正年间归顺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讨达瓦齐的叛乱,奉命率24名蒙古族士兵,前往敌营进行侦查。通过服饰、语言及对地形的了解,阿玉锡与众将士深夜潜入敌阵,发现对方毫无戒备,于是临时决定采取突袭战术,大获全胜。此次战役消灭敌军主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叛乱势力。通过这一次胜利,阿玉锡立下赫赫战功。凯旋后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赐予为其单人画像的荣誉。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只画了阿玉锡单人单骑冲锋杀敌的状态,在背景上空白处理,这是为突显阿玉锡在战场中奋勇之姿。整幅画面表现方式中西结合,既符合传统审美方式,又有写实性表现。人物、马匹、武器装备描绘细腻,具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现存《头等侍卫固勇巴图鲁阿玉锡像》此幅画作中阿玉锡身穿灰色长袍直立于画幅中心,整个面部采用西方写实性绘制,五官结构比例准确,刻画形象生动,并且具有一定明暗关系表现,体现出些许立体之感,面部没采用线条勾勒,但上色之法仍为传统渲染法。而面部之外其他部分,则是采用传统绘画方法勾勒填色,如外袍、连环甲、佩刀、弓袋、箭囊等,起伏变化都是通过用线条勾勒表现,没有明暗变化,可见此画是中西画家合作完成的。   《玛瑺斫阵图》(图5)中玛碲和阿玉锡一样,也是平定西域战争中的立功者,描绘玛瑺在呼尔璊大战中“一箭正中敌要害”的瞬间状态。当时“玛瑺随副将军富德讨准噶尔,先众独进三箭殪贼,常亦陷阵中马毙步战,我军随进得拔阵出,身被十创,裹创复战,将军入奏,命为护军统领”。[4]他在讨伐准噶尔部的叛乱中,奋勇冲杀,追击敌酋,三箭将其毙命,后陷入敌阵,全身负伤十余处,坐骑倒地,仍弃马步战不停,以军功擢升为护军统领。图中玛碲纵马飞驰,弯弓追击,敌人中箭,垂首弃矛将坠马。人物、装备、服饰、马匹,书法工整细致,富有立体感和质感,带有较浓厚的欧洲风格。因舍去所有背景,故使主体人物异常鲜明突出。乾隆二十四年(1759),“六月十七日太监胡世杰传旨玛瑺小脸像手卷着郎世宁放长再画一卷”。[5]可见,此幅作品也是先进行肖像写生,再根据战时状态设计动作放大完成的。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玛瑺斫阵图》两幅作品在画面动作表现方式上完全不同于其他功臣像作品,这种表现战场上瞬间动作的记录方式能够将奔跑的瞬间、人物的动势及面部精准刻画表现,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勇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风姿,使观赏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出当时战况。而人物身躯与马匹的形象呈平面化,因此产生强烈的视觉矛盾感。这种风格,是一种文化差异性的体现,更多地是为了迎合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按照乾隆帝的要求进行的创作。从史料中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于郎世宁作品的评价:“笔触细腻,然过于琐屑,又于足以增强画幅力量与影响之明暗阴阳,毫不在意;既不遵守透视法之规则,于事物之远近亦不适合,然其出于欧人之手,则犹一望可知也”。[6]而清人对郎世宁的评价则以为“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7]在两种审美方式的碰撞下所产生的新画风,成为18世纪宫廷绘画的特色。
  五、面部个性化差异。清乾隆时期的功臣像在面部绘制中显现传教士画家手笔非常普遍,但是由于不同西方画家的画风不同,在肖像画创作中也出现了个性化的差异表现。如郎世宁、艾启蒙在肖像画绘制中,面部结构明确,明暗关系表现较多,面部没有墨线。潘廷章创作的肖像画中,面部采用墨线勾勒,再塑造明暗色彩关系。除此之外,因为功勋等级的不同,功臣像中等级越高的功臣其肖像画创作中传教士画家参与创作部分越多,其画面写实逼真程度就越高,之后由中国画师勾勒服饰衣纹[8]等。随着功勋等级的降低,依次递减,其画面基本全由中国画师完成。另外,在帝王的授意下,根据功勋的不同画面中人物动作、面部朝向均有所不同,如正直站立,目视前方,与观画者平视“交流”的人物,一般为官阶较高的官将。而有一定动作,侧面,视线在画外与观画者无眼神交流者,一般为侍卫。中国传统肖像画注重“传神”之法,以及正面肖写之像,十分重视观画者与画面人物眼神交流,因此在功臣像中出现的这些细微区别,足以看出阶层等级区分的差异性。
  处于清代鼎盛时期,乾隆时期国力强盛,在帝王审美意识的授意下,西方传教士画家陆续任职于宫廷,中西宫廷画家互相学习、通力合作,创作大量具有新表现形式的纪实性绘画作品。由此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在艺术表现形态方面出现了空间表现、造型因素、瞬间场景等中西结合的作品。西方图像和西方经验对中国纪实性绘画艺术表现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一种在中国画自身发展体系内有着明显阶段性的图像,这是一种推陈出新的画风嬗变,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吸收借鉴,但并不是完全的“西化”路线。可谓是一种在帝王审美要求下的中西结合,这种结合多是在面部处理上按照中国审美方式,以西法为主,参用中法的表现形式,画面中传统线条退居其次,面部体面关系塑造占据了主导因素。在画面中,光影、光源的主体意识改变,整体色彩的平面化处理,局部透视与整体散点空间关系的巧妙结合,是一次次的自主选择性的结合与改造。这些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材料进行的肖像画探索实践,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中国画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张一涵: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注释:
  [1][2]杨伯达:《郎世宁在清内廷的创作活动及其艺术成就》,《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2期。
  [3]《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之《乾隆篇.第十书简》,杨伯达:《万树园赐宴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4期。
  [4](清)胡敬:《国朝院画录》,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748页。
  [5][6]戎克:《万历乾隆期间西方美术的输入》,《美术研究》1959年第1期。
  [7](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第716页。
  [8]“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接得郎中德魁等押帖一件,内开十月十二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前五十功臣图像,着金廷标照手卷像仿;挂轴稿着艾启蒙用白绢画脸像,衣纹、着色着珐琅处画画人画。钦此。”参见鞠德源、田建一、丁琼:《清宫廷画家郎世寧年谱》,《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9期。
  (责任编辑 苏妮娜)
其他文献
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一定是当下最好斗的乐评人。他无所不读,他无人不批,他大张旗鼓地发布其立场。在我们时代那几场最具争议、最有影响的音乐论战中,他始终站在最前线。众所周知,早期音乐运动提出,后人排演经典作品,要以还原为标准,因此而引发的争论至今尚未结束。他站在舞台中央,指出所谓原汁原味的演出,不过是重要的、现代的演绎。他批评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歌剧《
期刊
自1918年5月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之上,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已历经百年。相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言,百年光阴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刹,然而这一百年中小说却逢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不入流的细微末技一跃成为文学的正宗和主流。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最早提出了“九流十家”的说法,其中九流包含儒、道、墨、法、民、农、杂、阴阳和纵横共九派,这不入流的第十家便是小说家
期刊
黄河,乃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寄托民族文化情感的载体,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礼赞的对象。在每一时期,都有黄河题材的经典文化作品问世,在盛唐时期李白、刘禹锡、王之涣等诗人用最优美的诗句赞美她;在民族危亡之际,光未然、冼星海谱写了《黄河大合唱》来激发和凝聚民族的抗日斗志;及至当代,在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画家谢瑞阶、王西京、宋雨桂、冯大中、苗重安、张凭等人都以黄河壶口
期刊
本文所访谈的对象德国哲学家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是当今欧洲最活跃、最多产的文化理论家,被认为是继海德格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德国思想家之一。斯洛特戴克的哲学代表作是《犬儒理性批判》(1983),在完成这部富有争议的作品后,他连续出版了《气泡》《球体》《泡沫》——“《球体》三部曲”,提出了具有生态哲学色彩的“球体学”体系,主要关注现代性条件下如何定义人的存在,重新思考孤独、
期刊
关于经典的话题,人们谈论得很多,但从失败者的角度探讨并不多见。细细思之,会发现,文学史经典中的主人公以失败者形象居多。这一现象似乎并不太为学界所关注或重视。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并以此作为评判的准则,其常见的表现就是对如下现象的指责:中国文学缺少悲剧或悲剧精神;甚少对战争文化的反思;中国文学钙质不足,等等。应该说,这既是一个美学命题,同时也是心理学命题、道德伦理学命题,甚或文
期刊
庚子新春伊始,由于新冠肺炎的突然袭击,一些诗人纷纷拿起笔来抒发心志,以揭心中的感动、痛切、压抑,与此同时,一些期刊和媒体也纷纷搭建平台倡导疫情诗歌,比如《诗刊》、《星星》、中国诗歌网等,除此之外,很多民刊、网刊,也都纷纷发起创作征集和集辑出版等活动,不断推出网络版的疫情诗歌。一时间,疫情诗歌成为一股热潮。对于这些疫情诗歌,应该如何进行评价呢?目前,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某种角
期刊
随着202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花落《寄生虫》,底层书写在官方的电影评判标准中有了更强健的力度。近年来底层书写的国产影片的数量也开始骤增,出现《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无名之辈》《暴裂无声》等佳片。这类电影参考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构建模式,融汇了明星阵容、戏剧情节、社会问题、类型融合等策略手段。底层书写不再是剧情的主色,而成为了人物和环境的底色,辅助建设剧情与形构人物。由此,关于这类底层书写的商业
期刊
《冰糖炖雪梨》作为一部有竞技色彩的青春剧,是中国首部以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上运动为背景的电视剧作品。该剧在一方冰场上微缩出以正向价值观为导向的青春场,刻画出中国青年向阳而生的时代群像,唤起了观众内心强烈的共鸣。剧作将“高甜”与“高燃”充分调和,让观众既看到了“甜宠”,又感受到了“热血”与“青春”,获得高收视和高口碑的双丰收,在海内外播出后好评如潮。截至《冰糖炖雪梨》收官,其豆瓣评分稳定在7
期刊
戏剧小品以短小精悍、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成为线上/线下节目的重要艺术呈现形式。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发展背景,深圳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服务广大民众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戏剧小品“以数量多、水平高被国内专家称为‘深圳现象’,声名在全国日渐响亮”[1],吸引了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的观众,并形成了“深派”戏剧小品。当前学界对深圳
期刊
一  从现代文化启蒙者的角度,人们惯常把思想者鲁迅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连在一起,而忽略了作为生活者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微妙联系。乡土、民间在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建构中是强有力的一极,[1]鲁迅思想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乡俗中国”不仅是鲁迅反思的对象,更是他现代思想意识形成的内在视角。“乡俗”对于鲁迅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个想象性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浪漫的故土情怀,而是一个实际的责任空间,一个人生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