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中蕴涵着一幅幅画面,文字的画面感、美感使语言充满了魅力。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需要多种心理功能有效协调。文字通过读者多种心理功能的解读,被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这就是读者理解作品的过程。的确,“读出画面”是教者研读教材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备课时,一边读文字,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这样听到声音,闻到味道,触到温度,人物形象丰富了,景物特点鲜明了,读出了话中之画,读懂了话外之音,人物形象丰富了,景物特点鲜明了,自然就理解透彻了。
当今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导”如同导游,教学如同一次美妙的旅行。途中哪些地方需要驻足细赏,哪些只需浏览,由导游带路。教师应充分关注文本中可挖、可品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形的画面表象来帮助理解,掌握文字表达的意思,还原文字蕴含的情感,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一、呈现画面内容,丰富语言意蕴
将文本转化成画面,这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学生对文字材料理解、消化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重要词句,通过朗读、想象、回忆等手段,将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树立起来。由于个人经历与积淀不同,学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各异,就丰富了语言的意蕴。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画面内容时,就有效形成了全新的个性化感悟。
呈现画面内容的形式有重现画面、拓展画面两种。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之感,是因为读者重现了文字当时情景,并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重现画面,要求学生读文时投入进去,说说“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对文字直观的感受,是基本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拓展画面”,指的是文本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情景以简单的文字一笔带过,教学中可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拓展文字背后的画面,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那么,他们经历了哪些辛苦?山中狂风暴雨袭来,他们怎样勇往直前?遇到密布的荆棘,遇到险峻的高峰,遇到饥饿的猛兽,他们又怎样度过危机?拓展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放大画面细节,释放语言情感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并抓住语言放大情感细节组织教学。
放大画面细节,包括放大外显的细节与内隐的细节。无论是哪种描写都不是随意出现在文本中的,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出现,能更好地表现文本,传达其内在的深层意蕴的。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内在情感震撼。如《二泉映月》中,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一句,把目光投向“卖艺度日”四个字,凸显“卖艺度日”的画面,从世人的嘲讽、生活的贫困等方面照应理解后文的“生活坎坷”。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为什么有与童年时不一样的感受?《二泉映月》乐曲是怎样诞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书法绘画中留下很多“空白”,什么也没有,但是正是这种什么也没有的留白,产生了什么都有的效果。此所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所谓“内隐的细节”类同于国画的精髓“留白”,即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文中作者有意不写的内容,由此展开想象,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如《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中,写彭德怀下令杀掉自己的坐骑时有这样一句:“彭德怀背过脸去。”他为什么背过脸去?这张在镜头前消失的脸上到底写着什么?……引导学生揭开彭德怀此时的心理画面,看到他的矛盾与痛苦,进一步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
三、品赏画面艺术,提升审美能力
文学有三大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修订版课标亦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如辛弃疾所挥洒的万丈豪情,苏东坡所描绘的水墨画图,朱自清所吟唱的春天赞歌……应该把语文教学视为一种美学载体,让学生听着、感受着、想象着、回味着,真的有听到美好声音的那种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要真正享受到这份美感,需要引导透过文字品赏画面艺术。即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借助美学中对画面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方法,生发学生的个性感悟。古人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读文字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还可引导学生给想象的画面加背景,如《菩萨兵》一课中,藏民“感激”红军的情景可以画成一幅画,画面主体自然是朱德总司令与藏民,画面背景上,可能有献给红军的山花,有送给红军的鸡蛋,有紧握不放的双手,有充满感激的笑容,有悄悄抹泪的袖管……这样饱满的画面将学生感受的“点”拉到宏观的“面”,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起到推进作用。也可以给画面定色彩,红代表喜庆,灰呈现悲伤,黑表现失望等。汉语字正腔圆,朗读起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抑扬顿挫,本身富含音乐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给画面配音,借音乐表达对语句的理解。
(季晓翼,南通市理治小学,226321)
责任编辑:赵赟
当今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导”如同导游,教学如同一次美妙的旅行。途中哪些地方需要驻足细赏,哪些只需浏览,由导游带路。教师应充分关注文本中可挖、可品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形的画面表象来帮助理解,掌握文字表达的意思,还原文字蕴含的情感,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一、呈现画面内容,丰富语言意蕴
将文本转化成画面,这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学生对文字材料理解、消化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重要词句,通过朗读、想象、回忆等手段,将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树立起来。由于个人经历与积淀不同,学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各异,就丰富了语言的意蕴。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画面内容时,就有效形成了全新的个性化感悟。
呈现画面内容的形式有重现画面、拓展画面两种。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之感,是因为读者重现了文字当时情景,并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重现画面,要求学生读文时投入进去,说说“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对文字直观的感受,是基本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拓展画面”,指的是文本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情景以简单的文字一笔带过,教学中可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拓展文字背后的画面,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那么,他们经历了哪些辛苦?山中狂风暴雨袭来,他们怎样勇往直前?遇到密布的荆棘,遇到险峻的高峰,遇到饥饿的猛兽,他们又怎样度过危机?拓展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放大画面细节,释放语言情感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并抓住语言放大情感细节组织教学。
放大画面细节,包括放大外显的细节与内隐的细节。无论是哪种描写都不是随意出现在文本中的,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出现,能更好地表现文本,传达其内在的深层意蕴的。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内在情感震撼。如《二泉映月》中,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一句,把目光投向“卖艺度日”四个字,凸显“卖艺度日”的画面,从世人的嘲讽、生活的贫困等方面照应理解后文的“生活坎坷”。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为什么有与童年时不一样的感受?《二泉映月》乐曲是怎样诞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书法绘画中留下很多“空白”,什么也没有,但是正是这种什么也没有的留白,产生了什么都有的效果。此所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所谓“内隐的细节”类同于国画的精髓“留白”,即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文中作者有意不写的内容,由此展开想象,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如《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中,写彭德怀下令杀掉自己的坐骑时有这样一句:“彭德怀背过脸去。”他为什么背过脸去?这张在镜头前消失的脸上到底写着什么?……引导学生揭开彭德怀此时的心理画面,看到他的矛盾与痛苦,进一步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
三、品赏画面艺术,提升审美能力
文学有三大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修订版课标亦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如辛弃疾所挥洒的万丈豪情,苏东坡所描绘的水墨画图,朱自清所吟唱的春天赞歌……应该把语文教学视为一种美学载体,让学生听着、感受着、想象着、回味着,真的有听到美好声音的那种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要真正享受到这份美感,需要引导透过文字品赏画面艺术。即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借助美学中对画面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方法,生发学生的个性感悟。古人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读文字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还可引导学生给想象的画面加背景,如《菩萨兵》一课中,藏民“感激”红军的情景可以画成一幅画,画面主体自然是朱德总司令与藏民,画面背景上,可能有献给红军的山花,有送给红军的鸡蛋,有紧握不放的双手,有充满感激的笑容,有悄悄抹泪的袖管……这样饱满的画面将学生感受的“点”拉到宏观的“面”,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起到推进作用。也可以给画面定色彩,红代表喜庆,灰呈现悲伤,黑表现失望等。汉语字正腔圆,朗读起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抑扬顿挫,本身富含音乐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给画面配音,借音乐表达对语句的理解。
(季晓翼,南通市理治小学,226321)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