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语言画面 体味文字美感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中蕴涵着一幅幅画面,文字的画面感、美感使语言充满了魅力。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需要多种心理功能有效协调。文字通过读者多种心理功能的解读,被转化为脑海中的画面,这就是读者理解作品的过程。的确,“读出画面”是教者研读教材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备课时,一边读文字,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这样听到声音,闻到味道,触到温度,人物形象丰富了,景物特点鲜明了,读出了话中之画,读懂了话外之音,人物形象丰富了,景物特点鲜明了,自然就理解透彻了。
  当今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导”如同导游,教学如同一次美妙的旅行。途中哪些地方需要驻足细赏,哪些只需浏览,由导游带路。教师应充分关注文本中可挖、可品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形的画面表象来帮助理解,掌握文字表达的意思,还原文字蕴含的情感,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一、呈现画面内容,丰富语言意蕴
  将文本转化成画面,这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学生对文字材料理解、消化的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重要词句,通过朗读、想象、回忆等手段,将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树立起来。由于个人经历与积淀不同,学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各异,就丰富了语言的意蕴。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画面内容时,就有效形成了全新的个性化感悟。
  呈现画面内容的形式有重现画面、拓展画面两种。从一定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真实的画面、声音,不提供多种感觉的直接享受,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之感,是因为读者重现了文字当时情景,并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重现画面,要求学生读文时投入进去,说说“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对文字直观的感受,是基本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拓展画面”,指的是文本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情景以简单的文字一笔带过,教学中可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拓展文字背后的画面,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那么,他们经历了哪些辛苦?山中狂风暴雨袭来,他们怎样勇往直前?遇到密布的荆棘,遇到险峻的高峰,遇到饥饿的猛兽,他们又怎样度过危机?拓展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放大画面细节,释放语言情感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并抓住语言放大情感细节组织教学。
  放大画面细节,包括放大外显的细节与内隐的细节。无论是哪种描写都不是随意出现在文本中的,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出现,能更好地表现文本,传达其内在的深层意蕴的。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内在情感震撼。如《二泉映月》中,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一句,把目光投向“卖艺度日”四个字,凸显“卖艺度日”的画面,从世人的嘲讽、生活的贫困等方面照应理解后文的“生活坎坷”。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为什么有与童年时不一样的感受?《二泉映月》乐曲是怎样诞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书法绘画中留下很多“空白”,什么也没有,但是正是这种什么也没有的留白,产生了什么都有的效果。此所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所谓“内隐的细节”类同于国画的精髓“留白”,即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文中作者有意不写的内容,由此展开想象,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如《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中,写彭德怀下令杀掉自己的坐骑时有这样一句:“彭德怀背过脸去。”他为什么背过脸去?这张在镜头前消失的脸上到底写着什么?……引导学生揭开彭德怀此时的心理画面,看到他的矛盾与痛苦,进一步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爱,对战士的爱。
  三、品赏画面艺术,提升审美能力
  文学有三大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修订版课标亦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如辛弃疾所挥洒的万丈豪情,苏东坡所描绘的水墨画图,朱自清所吟唱的春天赞歌……应该把语文教学视为一种美学载体,让学生听着、感受着、想象着、回味着,真的有听到美好声音的那种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要真正享受到这份美感,需要引导透过文字品赏画面艺术。即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借助美学中对画面进行艺术化处理的方法,生发学生的个性感悟。古人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品读文字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还可引导学生给想象的画面加背景,如《菩萨兵》一课中,藏民“感激”红军的情景可以画成一幅画,画面主体自然是朱德总司令与藏民,画面背景上,可能有献给红军的山花,有送给红军的鸡蛋,有紧握不放的双手,有充满感激的笑容,有悄悄抹泪的袖管……这样饱满的画面将学生感受的“点”拉到宏观的“面”,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起到推进作用。也可以给画面定色彩,红代表喜庆,灰呈现悲伤,黑表现失望等。汉语字正腔圆,朗读起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抑扬顿挫,本身富含音乐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给画面配音,借音乐表达对语句的理解。
  (季晓翼,南通市理治小学,226321)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场名师培养对象观摩课活动。在“匀速直线运动”教学中,执教者整体构思精巧,师生双边互动踊跃。然而对“数据处理”这一环节的处理却欠妥。现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数据处理”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发现规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体现知识生成过程,有时还孕育着新发现。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然而许多教师常常不愿沉下心来,引导学生做“去伪存真”的仔细探究,而
摘要:创造力既是国家综合竞争力也是国民素质的核心构成,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动力和源泉。小学阶段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中的童话则对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的语文课程在课程观念、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损害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多种现象。文章以想象力为视域、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选编入手,对童话选编的主题、类型的合理性进行教育反思,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  关键
摘要:在素养教育理念下,我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宗旨,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注重构建生命课程、生活课程和生长课程,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关键词:“三生”课程;校本课程;品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各校都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逐渐走进一线的教师的视野中。我校在素养教育理念下,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宗旨,在开发和实
不管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描写植物的文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大类。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九册的《黄山奇松》、第十一册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等等。从写作顺序上看,无外乎枝、叶、干等等,看似简单,其意深远。法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巴什拉曾说过:“一棵树远不止是一棵树。”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常常会豁然开朗,因为课本中的这些“树”远不止一棵棵大树。  一、写树,其实都是写“我”
摘要: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呈现为适应—成长期、高原—超越期、反思—成熟期等几个时期。参赛选手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适时有效的心理调适呈正相关。科学的训练和适时的心理调适是促进参赛选手心理发展重要手段。可根据预防性、发展性、因材施教原则,加强人文关怀,有效促进选手的集体认同;开展心理辅导,科学解决选手的心理困惑;重视赛后总结,积极促进选手的能力生成。  关键词:职业
摘要:区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社区终身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办学中的主导地位,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了“三方合作,做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区属或县属高职院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区属;高职院校;三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张国翔校长对于职业教育本质具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文透视了其“人文治校”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其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干兴校,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学校、成就自我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叙事报告;张国翔;教育人生;人文治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64-04  [人物档案]张国翔,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昆山学院、
摘要:儿童立场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对儿童的关注除了教育学、心理学之外,还应该有生理学关怀。文章通过对一名剖宫产儿童的学习观察,分析剖宫产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表现,并从数字的辨识、数的认知和数感的培养、视听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帮助他们从学习的困境中突围。  关键词:剖宫产儿童;数学学习;感觉统合失调;视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摘要:学生社团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建设好、管理好学生社团,必须正确认识社团,规范管理社团,为社团配备合格的指导教师,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资金等。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C-0044-03  学生社团,是学生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一般的区域主要有益智区、建构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角色游戏区等等,我们应从幼儿身心特点和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确立,比如活动区的种类、场地的大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