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渗透 延续与融合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一般的区域主要有益智区、建构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角色游戏区等等,我们应从幼儿身心特点和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确立,比如活动区的种类、场地的大小、人数的多少等等,都应进行认真的斟酌和科学的分配。
  区域活动是推动幼儿园课程主题活动发展的抓手,课程主题又是区域活动不断深化的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合理利用区域活动的多种功能,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发展,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更直接、有效的经验。那么,在课程主题内容的辐射下,如何实现区域活动的有效延续和拓展,如何突出区域活动的开放性和融合性,教师如何在整合中提升幼儿的能力,在发散中引导幼儿的创新呢?
  一、同步巩固,与课程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1.前提与统一
  依据幼儿园课程整体性的理念,区域活动的目标与课程主题的目标应该是统一的,共同为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服务。课程主题活动目标是区域活动目标的前提和依据,为区域目标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依据课程主题,我们将核心要点有效地整合到区域活动的目标中去,再结合各区域的特点,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多方面列出分子目标。比如大班“丰收的季节”,这个主题的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关注周围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季丰收的景象,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懂得珍惜劳动的成果。第二,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体验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并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第三,欣赏散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初步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能运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理解。在主题目标的导向下,我们创设了以“美丽的秋天”为核心要点的区域活动,目标设定为:第一,引导幼儿借助多种材料,用艺术方法表现秋季的主要特征。第二,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秋天物产的多样和秋天的美。第三,引导幼儿在区域中开展与秋天有关的活动,能创造性地进行交往。由此可见,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目标从本质来说是统一的。
  2.渗透与相融
  区域活动的各区如何落实与课程主题相一致的目标呢?我们要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具体地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使之整合、多元,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比如在“三八节我爱妈妈”这一主题中,我们引导美工区的幼儿制作送给妈妈的礼物,如爱心卡、花朵、相架等等;鼓励表演区的幼儿演唱送给妈妈的歌,如好妈妈、袋鼠妈妈等;引领语言区的幼儿讲述有关妈妈的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夸妈妈等等。在这些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练练做做、听听讲讲、唱唱演演,多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出对妈妈的热爱、感恩之情。所有的区域活动都围绕了“爱妈妈”这一主题目标,目标在区域中的体现更加具体、细致和详实,幼儿自主地进行表达,制作了一份份独特的送给妈妈的礼物。
  二、横向拓展,将课程内涵外延有机整合
  1.主题内容的前置
  在展开新的主题内容前,为了调查幼儿在这方面的经验基础,找准他们在某一个内容上的兴趣点,我们往往通过有目的的材料投放,让幼儿先进行操作感知,既鼓励幼儿自主地进行前期经验的积累,又使他们的兴趣、需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明朗的呈现,在随后的集体教育活动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比如语言活动“小鼹鼠过生日”,故事中涉及到一些生活中的交通标志,在集体活动组织之前,教师将各类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片投放到区域中,尽管幼儿对这些标志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但是探索的兴趣异常浓厚。通过在区域中的前期探索,幼儿对故事情境中出现的标志更加关注,教师再根据他们在区域中表现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在集体教学中有效化解,进一步凸显了集体教学的效能。
  2.主题内容的巩固
  集体活动的延伸部分并不是虎头蛇尾的形式,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区域活动恰恰是我们实现延伸环节的良好契机。集体活动中相对缺少的个体指导与个别操作,完全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加强与巩固,实现了对集体教学的弥补和迁移。例如科学活动“种子的旅行”,当幼儿在集体教学中对种子的旅行意犹未尽时,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各类种子传播的资料,幼儿在区域中对种子怎样传播进行了兴味盎然的探索,不仅实现了集体教学内容的再巩固,更针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放射性的拓展。
  3.主题内容的下放
  主题内容并不一定要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尤其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区域活动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更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比如小班数学认知中区别圆和方的内容,教师讲述了“圆圆和方方”的故事,然后直接引导幼儿进入区域活动,在区域中提供了丰富的“圆圆的”和“方方的”实物——苹果、桔子、积木、饼干、呼啦圈等等,幼儿边摆弄,边认识,边区分,教师适时观察,及时引导,收效较好。
  三、纵向深入,向课程内涵热点挖掘追溯
  在集体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于活动中生成的热点、隐性的内涵,探索的纵深度往往是不够的。区域活动能够帮助我们以合适的形式,以自主的方式,在某一内涵热点上持续纵深地讨论和追溯,使主题内容更加鲜活。为了在区域活动中凸显主题内容的内涵热点,我们在材料投放上把握了以下策略。
  1.替换与更新
  随着主题内容的衍生、交替,区域活动材料的替换与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教师本位的材料投放,常常并不是幼儿感兴趣的,我们要逐步逐层地投放,边投放边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反应,再考虑继续投放还是更换。比如主题内容“我是中国娃”,一开始幼儿对各民族的服饰非常感兴趣,我们就投放了民族娃娃的人偶、照片、书籍,以及相关的美工材料,幼儿进行了民族娃娃的绘画。随着主题的深入,他们对首都北京的天安门、长城等名胜非常向往,我们进一步投放了视频、明信片等资料,供他们自主观察。
  2.探索与互动
  我们提供的材料若能引发幼儿深入的探索和积极的互动,那么材料就是有价值的。比如在科学探索区的“玩色”游戏中,尽管我们只是提供了简单的颜料、纸、笔、调色盘,但是幼儿在自己“玩色”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大胆的猜想,他们与同伴争论着,再通过自己动手验证得出了结果。再比如益智区的七巧板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材料,我们在每一次的指导过程中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自主创意拼搭到根据图纸拼搭,再到限时拼搭,幼儿在一轮轮的挑战中思维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四、相辅相成,区域活动助推课程优势发展
  集体活动的效能是有限的,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理解程度、操作方式都具有个别差异,这些因素期待我们在深入有效的区域活动中得到化解。
  1.有利于落实观察和记录
  区域活动无疑是教师进行观察记录的最佳时机之一。这时的幼儿是放松和愉悦的,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最容易在此刻呈现,教师若有一双慧眼,定能观察到幼儿的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和个性特征,即使是零碎的,也是真实的,即使是片段的,也是有意义的。在区域活动的场景下,更有利于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关注到每一个个体。
  2.有利于落实个别化指导
  幼儿在个体发展上的差异,使得个别指导非常重要。不同的幼儿,需要不同方式的引导,而集体教学虽然也能顾及到个体的反应,毕竟还是有限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提供幼儿易于接受的支持方式和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无疑是落实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晓琼,昆山市实验幼儿园,2153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2.5 0.5”学制分段改革背景,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探索“双向共推、三轴联动、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团队、核心课程与校本教材、实训基地、社会培训、技能竞赛、人才培养质量等的建设和提升。  关键词:“2.5 0.5”学制分段改革;“双向共推、三轴联动、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场名师培养对象观摩课活动。在“匀速直线运动”教学中,执教者整体构思精巧,师生双边互动踊跃。然而对“数据处理”这一环节的处理却欠妥。现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数据处理”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发现规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体现知识生成过程,有时还孕育着新发现。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然而许多教师常常不愿沉下心来,引导学生做“去伪存真”的仔细探究,而
摘要:创造力既是国家综合竞争力也是国民素质的核心构成,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动力和源泉。小学阶段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中的童话则对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的语文课程在课程观念、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损害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多种现象。文章以想象力为视域、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选编入手,对童话选编的主题、类型的合理性进行教育反思,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  关键
摘要:在素养教育理念下,我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宗旨,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注重构建生命课程、生活课程和生长课程,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关键词:“三生”课程;校本课程;品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各校都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逐渐走进一线的教师的视野中。我校在素养教育理念下,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宗旨,在开发和实
不管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描写植物的文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大类。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九册的《黄山奇松》、第十一册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等等。从写作顺序上看,无外乎枝、叶、干等等,看似简单,其意深远。法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巴什拉曾说过:“一棵树远不止是一棵树。”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常常会豁然开朗,因为课本中的这些“树”远不止一棵棵大树。  一、写树,其实都是写“我”
摘要: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呈现为适应—成长期、高原—超越期、反思—成熟期等几个时期。参赛选手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适时有效的心理调适呈正相关。科学的训练和适时的心理调适是促进参赛选手心理发展重要手段。可根据预防性、发展性、因材施教原则,加强人文关怀,有效促进选手的集体认同;开展心理辅导,科学解决选手的心理困惑;重视赛后总结,积极促进选手的能力生成。  关键词:职业
摘要:区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社区终身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办学中的主导地位,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了“三方合作,做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区属或县属高职院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区属;高职院校;三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张国翔校长对于职业教育本质具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文透视了其“人文治校”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其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干兴校,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学校、成就自我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叙事报告;张国翔;教育人生;人文治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64-04  [人物档案]张国翔,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昆山学院、
摘要:儿童立场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对儿童的关注除了教育学、心理学之外,还应该有生理学关怀。文章通过对一名剖宫产儿童的学习观察,分析剖宫产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表现,并从数字的辨识、数的认知和数感的培养、视听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帮助他们从学习的困境中突围。  关键词:剖宫产儿童;数学学习;感觉统合失调;视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摘要:学生社团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建设好、管理好学生社团,必须正确认识社团,规范管理社团,为社团配备合格的指导教师,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资金等。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C-0044-03  学生社团,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