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要真正会学习,必须会思考,会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在适当之时诱导学生、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独立见解;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思考、交流、探究、深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当然,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更要“以诱达思,启智悟道”。 结合瑶族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实际,笔者认为培养提高瑶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善诱巧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开启智慧,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运用能力。
一、 循循善诱,逐层深入
学生会思能疑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的诱导,以诱促思。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当好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更要当好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要设计一些习题、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要在关键处提出质疑点拨,明确要点;要在学生迷茫时给予启发帮助,扫除障碍;要在学生争议表明自己的见解时,正确引导学生……在瑶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的数学学习中,教师的善诱导、巧启发能打通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将问题层次化,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地分解传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有教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学五年级下册)一节时,就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细分为几个步骤:
1. 分图片(要求学生准备几张小圆纸,动手剪,动手在黑板或练习本中画出分的图片,将几个圆饼平均分给不同数量的人);
2. 用算式(即把图片的划分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写在本子或黑板上);
3. 比较思考(比较步骤一分图片与步骤二用算式,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
4. 揭開谜底(归纳计算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其中的因果关系);
5. 运用检测(练习巩固知识)。
教师的教学从图片划分,到用算式表示,再到比较思考异同,归纳方法,最后运用巩固。整个教学过程由直观图画到抽象思维,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就像蚕茧抽丝一般探究知识,掌握方法。特别是比较区别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动脑动口,思说结合,以说促思,加深理解。从学生最后的运用检测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学生基本掌握“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点。
二、回归生活,巧妙引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每讲授一个知识点,都应考虑它和身边的哪些生活实践相联系,在传授知识时,通过身边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使数学回归生活,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进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校曾结合瑶山常见常用的数学问题编写了一本小学校本课本《瑶山生活与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长方形、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分析瑶山生活中常遇到的山林、木材、生活用品等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对这些身边的数学问题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善于把教材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熟知、有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身边生活中学习数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如教学七年级“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时,教师以“在生活中找出有三角形的事物,然后说说这些三角形在物体中的作用”引入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小组探讨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稳定”问题,让数学问题进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促进学生思考,获得数学知识。课后还布置一些生活运用问题,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解说其中的因果关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增强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相机诱导,开拓思维
相机诱导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疑难,及时引导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小组学习方式,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练习、组内交流讨论、组间展示质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引导。诱导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教师教学“平行线的判定”,出一例题;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因为刚学了平行线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很多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演算、画出图示。但教师看了学生小组的板演和练习后,进一步启发引导:我们学习了三种判定的方法,其他方法不行吗?学生听了很快又动了起来,动脑想、动手画、动笔练,就有了不同的判定过程。
四、灵活教学,激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例题的教学,惯例是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教师举例求解,归纳各种类型,接着学生模仿练习。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学生巩固了知识,但学习始终停留在被动接受与模仿练习上,只学会了套用模式解题,减少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究,缺乏对知识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的思考。
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思考学习中运用了哪些思考方法、公式、定理,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运用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如教工程类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教学中教师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重点讲述自己怎样想,怎样思考的,以此来引领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修一段510米的路,由甲队单独修需10天,由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510÷(510÷10 510÷15)=6天。学生解答后教师把工作总量分别改为390米、750米和1350米,再让学生做,结果都是6天,通过列式计算,比较讨论,学生理解这条路的长度是工作总量,不管这条路有多长,都可以看作“1”,这样就把重点从解法转化为分析,即显示解题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把学知识变为发展思维,又由思维发展来获得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责任编辑 罗 峰
当然,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更要“以诱达思,启智悟道”。 结合瑶族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实际,笔者认为培养提高瑶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善诱巧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开启智慧,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运用能力。
一、 循循善诱,逐层深入
学生会思能疑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的诱导,以诱促思。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当好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更要当好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要设计一些习题、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要在关键处提出质疑点拨,明确要点;要在学生迷茫时给予启发帮助,扫除障碍;要在学生争议表明自己的见解时,正确引导学生……在瑶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的数学学习中,教师的善诱导、巧启发能打通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将问题层次化,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地分解传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有教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学五年级下册)一节时,就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细分为几个步骤:
1. 分图片(要求学生准备几张小圆纸,动手剪,动手在黑板或练习本中画出分的图片,将几个圆饼平均分给不同数量的人);
2. 用算式(即把图片的划分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写在本子或黑板上);
3. 比较思考(比较步骤一分图片与步骤二用算式,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
4. 揭開谜底(归纳计算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其中的因果关系);
5. 运用检测(练习巩固知识)。
教师的教学从图片划分,到用算式表示,再到比较思考异同,归纳方法,最后运用巩固。整个教学过程由直观图画到抽象思维,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就像蚕茧抽丝一般探究知识,掌握方法。特别是比较区别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动脑动口,思说结合,以说促思,加深理解。从学生最后的运用检测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学生基本掌握“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点。
二、回归生活,巧妙引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每讲授一个知识点,都应考虑它和身边的哪些生活实践相联系,在传授知识时,通过身边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使数学回归生活,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进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数学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校曾结合瑶山常见常用的数学问题编写了一本小学校本课本《瑶山生活与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长方形、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分析瑶山生活中常遇到的山林、木材、生活用品等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对这些身边的数学问题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善于把教材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熟知、有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身边生活中学习数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
如教学七年级“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时,教师以“在生活中找出有三角形的事物,然后说说这些三角形在物体中的作用”引入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小组探讨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稳定”问题,让数学问题进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促进学生思考,获得数学知识。课后还布置一些生活运用问题,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解说其中的因果关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增强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相机诱导,开拓思维
相机诱导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疑难,及时引导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小组学习方式,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练习、组内交流讨论、组间展示质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引导。诱导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教师教学“平行线的判定”,出一例题;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因为刚学了平行线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很多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演算、画出图示。但教师看了学生小组的板演和练习后,进一步启发引导:我们学习了三种判定的方法,其他方法不行吗?学生听了很快又动了起来,动脑想、动手画、动笔练,就有了不同的判定过程。
四、灵活教学,激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例题的教学,惯例是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教师举例求解,归纳各种类型,接着学生模仿练习。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学生巩固了知识,但学习始终停留在被动接受与模仿练习上,只学会了套用模式解题,减少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究,缺乏对知识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的思考。
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思考学习中运用了哪些思考方法、公式、定理,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运用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如教工程类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教学中教师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重点讲述自己怎样想,怎样思考的,以此来引领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修一段510米的路,由甲队单独修需10天,由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510÷(510÷10 510÷15)=6天。学生解答后教师把工作总量分别改为390米、750米和1350米,再让学生做,结果都是6天,通过列式计算,比较讨论,学生理解这条路的长度是工作总量,不管这条路有多长,都可以看作“1”,这样就把重点从解法转化为分析,即显示解题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把学知识变为发展思维,又由思维发展来获得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责任编辑 罗 峰